豈容“工廠直髮”騙取公衆信任
李英鋒
近日,在各大平臺上,有不少直播間打着“工廠直髮”“工廠實景直播”等口號進行帶貨,使用的套路如出一轍——端坐在商品堆中的出鏡主播、源源不斷傳送商品的傳送帶,給觀衆營造出一種身處工廠的景象。從零食到日用品再到兒童玩具,這些“工廠直播間”涉獵廣泛,不少商品銷量驚人。然而,其中不少都是被精心搭建而成,背景可能只是靜態圖片或循環播放的錄播視頻,抑或用綠幕摳圖等技術合成的虛擬場景。(11月11日《法治日報》)
在不少消費者的傳統觀念裡,工廠直髮往往意味着銷售環節更少、優惠力度更大、價格更低,而不少商家也把“沒有中間商賺差價”作爲工廠直髮模式的一大賣點。一些直播間搭建虛假的工廠生產場景,假裝在生產源頭髮貨,就是抓住了消費者追求工廠直髮產品性價比的心理,以此騙取大衆的信任,激發他們的購買慾。
任何營銷手段,都必須以誠信爲基礎。《廣告法》規定:廣告應當真實、合法;廣告不得含有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內容,不得欺騙、誤導消費者。如果直播間搭建工廠背景只是爲了進行直觀的生產演示、實物樣品展示或說明,並通過顯著標記、提示等方式明確告知消費者有關流水線的包裝打造情況,也能保證展示的信息與實際信息相符,就在合法合理營銷宣傳的範疇內。
相反,如果直播間刻意隱瞞虛擬生產場景的相關信息,或未向消費者進行顯著說明、提示,所展現的生產場景信息、商品信息等與真實情況不符,讓消費者誤以爲虛擬生產場景是真實的生產場景,就會影響消費者的消費決策。這種做法涉嫌虛假宣傳,侵犯了消費者的知情權、選擇權和公平交易權,踐踏了法律底線和誠信底線。
對於這種營銷新套路、欺詐新變種,監管必須採取有效的治理措施。相關部門應對直播間“工廠直髮”類營銷活動加強監測和巡查,健全監管治理機制,完善升級監管手段。通過合規約談、合規指引、案件查處、通報曝光、失信懲戒等方式,教育、督促、倒逼電商、直播間經營者、主播等主體增強自律意識,守住法律底線和誠信底線,規範營銷行爲,摒棄利用僞流水線、假工廠車間虛假帶貨的做法。
平臺也應承擔相應的管理責任,不斷完善直播間營銷管理規則和標準,利用技術手段加強對直播間營銷行爲的監督,要求直播間針對直播中出現的生產場景、商品信息的真實性或虛擬性作出顯著標記、說明。一旦發現虛假“工廠直髮”“源頭髮貨”等問題,採取斷開鏈接、下架商品、取消推薦、封限賬號、降低信用評級等措施,並報告監管部門。
此外,消費者也應多長個心眼兒,多瞭解直播間“工廠直髮”的信息,多看看“工廠直髮”的全景,不盲目下單。如發現遭遇虛假宣傳,應通過投訴、舉報、訴訟等方式積極維權,並向監管部門提供治理線索,向直播間傳遞反制監督的壓力。
供圖/視覺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