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器叫Japan?李子柒用漆器打響迴歸第一槍!中國文化達到巔峰!
這年頭,居然還有人認爲漆器是日本的文化遺產?要不是李子柒這一支漆器視頻殺出重圍,估計不少人真要帶着誤會活下去了!漆器,起源於中國春秋戰國時期,從那會兒的工匠就開始玩起了這種充滿“耐心考驗”的技術——幾個月、甚至幾年精雕細琢,才能讓一件漆器從胚胎走到光彩奪目。可沒想到,幾百年前這項中國的文化瑰寶“漂洋過海”,在日本開花結果,還被統稱爲“Japan”,讓人啼笑皆非。
李子柒這次的迴歸,挑中了漆器作爲開場主角,其實很有一份“文化捍衛者”的意味——告訴世界什麼纔是真正的中國之美。她的鏡頭慢悠悠地掃過每一件漆器的流光溢彩,讓人想起了老一輩工匠在漆器上耗費的歲月。她的視頻中沒有一句“漆器起源於中國”,但光是那些鏡頭,就已經給人答案了——這就是地道的中國工藝!比起一張“真僞標籤”,這種畫面本身就是最有力的佐證。看過的外國網友都得明白,這“Japan”叫得多少有些不合適吧?
李子柒的視頻喚醒的不僅是對漆器的認知,更是對中華文化的一種深層次尊重。她就像一個文化橋樑,讓屏幕前的西方觀衆看得一愣一愣的——原來漆器、瓷器、絲綢、茶道這些美好的事物都是東方的,它們在歷史長河中流傳,從中國走向世界。比起一張張“文化名片”,這些工藝技藝纔是真正能被記住的“活文化”。李子柒用視頻打響了第一槍,而這種“文化攻勢”,我們還需要更多!
其實,李子柒的迴歸不僅關乎漆器,而是一次對於“文化主動權”的回收——要讓世界知道,這些匠心之作的源頭在哪裡。漆器作爲古代中國的藝術結晶,是“慢文化”的代表:一層漆一層漆地打磨,纔能有最終的流光溢彩,而這種用心與匠心,恰恰是許多中國傳統技藝的共同特徵。它們反映的不僅是技藝高超,更是那種一代又一代的堅持與傳承。李子柒的鏡頭慢悠悠地從器物滑過,溫柔而堅定地訴說着這份中華底蘊。
可這件事也不只是靠一個視頻就能解決的。文化認知的錯位不是一天兩天的事,如何把中國傳統文化的內涵傳遞出去,讓它既能被看見也能被理解,是更大、更持久的工程。中國文化並非“擺在博物館裡等人來看”,而是需要被主動展示、被大聲告訴世界。李子柒可以是一顆種子,但要讓“文化長城”真的立起來,需要的是更多的創作者、傳播者一同去行動,用他們的方式去講述、去展示。
最終的問題其實很簡單:中國漆器能叫“Japan”,是因爲我們自己聲音不夠大,還是因爲漆器已經“落戶”海外?既然我們已經意識到這個問題,接下來要做的就是,不再讓“China”變成“別人家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