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2.5濃度高 北京官員:「烹飪」貢獻不小

大陸中心綜合報導

明年的亞太經合會(APEC)將在北京舉行,當局正着手整治空氣品質。不過,北京市政府外事辦公室主任趙會民8日表示,「中國人的烹飪,對PM2.5(大氣直徑小於或等於2.5微米的顆粒物)的貢獻也還是不小的。」這番言論引來爭議,有網友調侃,這是要大家吃涼拌黃瓜

明年APEC預定在北京的雁棲湖舉辦,這是時隔13年之後APEC再一次回到大陸。北京市政府外事辦8日舉行記者會,介紹了會議的籌備情況;有記者問到關於空氣品質問題,趙會民說,北京市已經制定2013到2017年清潔空氣行動計劃

趙會民指出,該計劃包含了8大項措施,例如控制人口、控制機動車、提高機動車排放標準,關閉一些重污染企業,「也包括給我們的市民提出希望,比如我們中國人的烹飪,實際上現在城市大了之後,它對PM2.5的貢獻也還是不小的,這些也希望市民能夠更好配合政府做好清潔空氣的工作。」

「烹飪催高PM2.5」之說,引發網友討論,有人調侃:「建議竈具採取搖號方式,做飯要以身份證第二位採取單雙號限制。」也有人問道,這難道是要大家吃涼拌黃瓜?還有人認爲,十一長假期間,北京再度遭遇霧霾侵襲,機動車剛剛「洗脫嫌疑」,現在烹飪成了「代罪羔羊」。

據悉,去年夏天,中國社會科學研究大氣物理研究所研究員王躍思發表一項研究結果,顯示北京冬季霾的形成主要來源是一次污染物,罪魁禍首是供暖燃煤產生氣體。不過,他指出,夏季與冬季不同,烹飪源的影響更大,在污染源中能佔到15%至20%左右。

王躍思同時提出治理對策,他認爲,烹飪源的控制並不難,只要加強監管就行,對居民油煙排放進行集中管理,對運營餐館油煙過濾系統加強制度化監管,就可以減少很大一部分的PM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