瓶裝水喝多容易生病?缺鎂是元兇

英國營養博士佛格森(Dr Christy Ferguson)說,上述這些症狀很可能是身體缺鎂導致;而且如果你是瓶裝水慣性使用者,那很可能上述毛病都可能出現。

英國《每日郵報》報導,一位工作上得四處旅行的女性,爲了每天努力維持喝下八杯水,水分補充常常得靠瓶裝水。可是長久下來,他喝夠了水,身體卻出現不少症狀。例如,身體臃腫,儘管睡得再多一樣覺得累;她試着運動讓身體代謝好一點,可是肌肉痠痛、關節痛、頭暈、心悸這些症狀卻緊緊跟隨。3年來她找了內分泌科、神經科、消化科、風溼免疫科,但都沒有醫生能對症下藥解決她的病痛。

後來,她從自然療法找到答案。一位自然療法醫生利佈告訴她原來她的體內缺鎂。

鎂是人體中很重要的礦物質,可以幫忙穩住心臟節律、調節血壓,強壯骨骼。鎂缺乏的症狀包括躁動和焦慮,不安腿綜合徵,睡眠障礙,噁心,嘔吐,異常心臟節律,肌肉痙攣,虛弱,過度換氣,指甲生長不良,甚至癲癇發作。

醫生建議每人每日攝取的鎂,成人男性是420毫克,女性則是320毫克。鎂存在全榖類,綠葉蔬菜,堅果和肉類中,可惜現代人咖啡因、酒精、穀物加工過多,蔬菜也因爲集中栽培而使得鎂含量降低,更嚴重的是,瓶裝水裡的鎂比自來水少太多。長期依賴瓶裝水爲唯一水分來源,並不健康。

另外,壓力過大,讓我們人體腎上腺素給了身體「戰鬥或逃跑」的指令,讓身體的鎂大量流失也是主因之一。結果,原本身體要靠每調節血壓和心臟的節奏,反而因此變得更少,更難面對壓力。

《每日郵報》報導,缺鎂的典型症狀是疼痛、疲勞、失眠;肌肉痙攣;但是這些症狀又很容易被誤診爲腸躁症、經前緊張、偏頭痛、纖維肌肉痛等。。缺鎂很難被診斷出來,所以人們常常不知道有它的存在。

要怎樣從食物中攝取足夠的鎂?根據臺灣營養學院的分析,鎂主要來源是植物性的食品,以堅果、葉菜、豆類、全榖等較爲豐富。以100公克食物爲單位來比較,各色堅果類含量最豐富,水果類與肉類含量很少超過30毫克,深綠色葉菜類、豆類、魚貝海鮮類約含30-60毫克,有些貝與螺類含量更高。

另外,鎂的吸收率約50%,飲食中若膳食纖維、磷或鈣過多,會干擾鎂的吸收。

身體缺鎂容易導致疲累、焦躁,可多攝取含鎂量豐富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