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時不運動,週末也能抱佛腳!新研究發現,僅在週末運動同樣能降低全因死亡和癌症!
最近微信改版,容易找不到尹哥的文章,大家記得把尹哥設爲星標⭐️ 哦~
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注重體育鍛煉了,在近期發佈的《2022國民健身趨勢報告》中顯示:我國7歲以上人羣中,每週至少參加1次體育鍛煉的人數比例爲67.5%;有意識主動參加體育鍛煉的人,每週平均健身2.52天,每週累計健身時長99-120分鐘。
世界衛生組織2020年曾建議成年人每週應累計進行150-300分鐘中等強度有氧運動,或75-150分鐘高強度有氧運動,或等量的中等強度和高強度有氧運動相結合。這樣看來,我們的運動量可能還遠未達標。
可是白天真的很忙,要工作、要開會,下班後還可能經歷長時間的通勤、家務、應酬、學習充電……一個即將狗帶(go die)的我,如何舉起槓鈴、邁開步伐、揮汗如雨?每天只想回家後葛優癱着休息!
△ 來源:攝圖網
工作日沒有時間鍛鍊?沒關係,JAMA子刊一項研究表明:平時不鍛鍊,週末擠時間抱佛腳運動,同樣能夠帶來健康益處。只要每週能完成至少150分鐘的中-高強度有氧運動,不管是日常規律運動(≥3次/周)或集中在週末運動(1-2次/周),都能降低全因死亡風險、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及癌症死亡風險。
研究數據來自美國國民健康調查(the US National Health Interview Survey),在排除了患有癌症、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心臟病、中風及日常活動受限的人後,共納入350,978名參與者,平均年齡41.4歲,女性佔比50.8%。
按照每週運動時長,將這些參與者分爲:
不積極運動者,每週中-高強度運動時長<150分鐘。
積極運動者,每週中-高等強度運動時長≥150分鐘(1分鐘高等強度運動=2分鐘中等強度運動)。
按照運動的頻率,積極運動者又可分爲日常規律運動者(≥3次/周)和週末運動者(1-2次/周)。日常規律運動者每週運動中位時長爲420分鐘,而週末運動者則爲240分鐘。
平均隨訪時長爲10.4年,隨訪期間一共發生21,898例死亡,包括4,130例心血管疾病死亡事件和6,034例癌症死亡事件。
在調整了年齡、性別、人種、教育程度、經濟水平、婚姻情況、菸酒攝入情況、BMI等協變量後,研究人員分析得出:
與不積極運動者相比,週末運動者全因死亡風險下降了8%(0.92,95% CI, 0.83-1.02),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下降了13%(0.87,95% CI, 0.66-1.15),癌症死亡風險下降了6%(0.94,95% CI, 0.77-1.15);日常規律運動者全因死亡風險下降了15%(0.85,95% CI, 0.83-0.88),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下降了23%(0.77,95% CI, 0.71-0.84),癌症死亡風險下降了12%(0.88,95% CI, 0.83-0.94)。
不過,進一步調整每週中-高強度運動時長後,在相同的運動時長下,週末運動者和日常規律運動者相比,在全因死亡風險(1.08,95% CI, 0.97-1.20)、心血管病死亡風險(1.14,95% CI, 0.85-1.53)以及癌症死亡風險(1.07,95% CI, 0.87-1.31)中,差異並不顯著。
對於日常規律運動者來說,單次運動持續時間越長,全因死亡風險下降越多,運動時適當增加高等強度運動佔比,有助於降低死亡風險。
而對於週末運動者來說,運動頻率提高(2次 vs. 1次)與死亡風險下降並無關係,也就是說,不管是週末兩天都運動,還是其中一天運動,效果沒有太大差異(單休也不怕)。
總的來說,這項研究表明了不管是日常規律運動,還是週末運動都能夠降低死亡風險,同樣的運動時長,週末運動和日常規律運動,健康效果並無太大區別。
雖然和不經常運動的人相比,週末運動降低死亡風險效果可能不是十分顯著,但有一點需要注意的是,本研究將每週中-高強度運動時長<150分鐘的人定義爲“不積極運動者”。
而之前一些研究則是將每週運動時長爲0的人定義爲“不積極運動者”,與這樣的“不積極運動者”相比,週末運動者全因死亡風險下降了30%(0.70,95% CI, 0.60-0.82),心血管死亡風險下降了41%(0.59,95% CI, 0.48-0.73),癌症死亡風險下降了21%(0.79,95% CI, 0.66-0.94)。
不管是工作日還是週末,“動起來”總比“一動不動”要好,如果這都不能激起你週末運動的鬥志——
參考資料:
[1] Dos Santos M, Ferrari G, Lee DH, et al. Association of the "Weekend Warrior" and Other Leisure-time Physical Activity Patterns With All-Cause and Cause-Specific Mortality: A Nationwide Cohort Study. JAMA Intern Med. 2022;182(8):840-848. doi:10.1001/jamainternmed.2022.2488
撰文 | 四五七
編輯 | 阿拉斯加寶
來源 | 梅斯醫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