啤酒行業迎來“拼內功”新階段 數智煥新打造新質生產力高地

擁有121年曆史的青島啤酒,正在生長出“新意”。

10月8日,世界經濟論壇在瑞士日內瓦宣佈,“全球燈塔網絡”迎來新的3位“可持續燈塔工廠”成員,具有121年曆史的青島啤酒廠成功進階,成爲全球首家啤酒飲料行業“可持續燈塔工廠”,這是繼其2021年點亮全球首家啤酒飲料行業工業互聯網“燈塔工廠”之後,再次爲全球食品飲料行業樹立綠色發展標杆。

當下,現代企業之間的競爭,早已不是公司之間的一對一之爭或是單純的產能之爭,更是圍繞各自產業鏈核心的生態之爭,啤酒行業邁入“拼內功”的新階段。隨着互聯網、雲計算、人工智能等技術的加速創新,數字化和綠色化正日益成爲全球經濟社會轉型發展的新趨勢,新質生產力本身就是綠色生產力。

激活“低碳競爭力” 科技驅動綠色釀造新範式

“把車間裡的熱空氣回收,再轉供生產的殺菌機使用,車間溫度降低3~5度,好像安上了‘大空調’。”這樣的變化青島啤酒員工早已切身感受到,而類似的節能降碳在這家百年企業還有很多,正成爲其“低碳競爭力”優勢的小小縮影。

在國家“雙碳”大背景下,增強企業低碳競爭力,形成綠色低碳供應鏈和生產生活方式,成爲全球經濟社會轉型發展的新趨勢。

啤酒行業作爲資源密集型產業,從發酵、過濾到包裝、物流,每一個環節都需要消耗能源,並且產生不同程度的碳排放。如何綠色可持續釀造,是當下啤酒乃至整個酒類釀造行業面臨的新考題。

如今,隨着青島啤酒廠成功進階爲全球首家啤酒飲料行業“可持續燈塔工廠”,青島啤酒也爲行業的“低碳競爭力”和綠色釀造提供了新範式。這個百年工廠,以科技爲新引擎,持續升級轉型,更精準、高效地實現產品質量、資源、能源、生態多維度的動態平衡。

要實現可持續發展,能源資源的高效利用是關鍵一環。青島啤酒廠利用先進算法和物聯網,降低啤酒生產中的能耗和碳強度。而在啤酒釀造過程中,其也利用4IR技術將發酵等生產環節產生的二氧化碳、煮沸蒸汽等非常規資源循環使用,減少對環境的影響。

例如,過去污水處理廠都是外購碳源,耗時且耗費成本,但隨着青島啤酒與污水處理廠的合作,富含有機物的啤酒生產廢水,對污水處理廠來說恰恰是優質碳源,雙方的攜手無論是在經濟效益還是生態方面,變廢爲寶均實現共贏,目前已推廣至全國56家工廠。

近三年來,青島啤酒更是加快可再生能源電力的覆蓋,截至2023年底,分佈在全國16個省市的50家青島啤酒工廠已使用了可再生能源電力。一直以來,包裝環節使用材料的碳排放都是佔據着啤酒產品碳足跡的大頭。青島啤酒致力於打造可持續包裝,積極開展減塑活動,研究探索替代塑料使用的材料與產品,全方位降低包裝中的塑料成分,推進包裝綠色化。

此外,青啤創新科研團隊還實現了以“高效低耗綠色釀造”爲核心的10項關鍵技術的集成與產業化,如今青啤的千升酒水耗、標準煤、電耗均處於國際領先,帶動行業綜合能耗降低30%以上,引領啤酒行業加速邁向綠色發展新紀元。

引領行業新標準 數智煥新打造新質生產力高地

存量競爭時代,啤酒行業邁入“拼內功”的新階段。相比單純的卷產能,誰能在數字化、智能化時代率先轉型升級,掌握新階段的行業製造標準,誰才能掌握核心競爭力並有望成爲領航者。

近兩年來,乘着AIGC的東風,各行各業都在掀起一場科技變革。當數字化席捲啤酒這一傳統制造業,以工業互聯網“燈塔工廠”爲核心,研發、製造、供應商和銷售終端、用戶最終都被連接成一張互聯互通的“網”,爲啤酒行業生產提供了數智時代的新標準。

如今,精準化的數字調控、自動化程序化轉接,代替了繁雜的強人工屬性的傳統制造。

事實上,早在十多年前青島啤酒的生產工序就已率先實現自動化,而近幾年推進的智能化,更多細化在高效銜接每條生產線、每道工序的能力中。相關數據顯示,通過數字技術與生產製造融合,青島啤酒廠近三年碳排放密度降低48%、單日平均產量提升60%、成品出庫效率提高了50%。

具有全球一流水平的青島啤酒科技研發中心項目、120萬千升智慧產業園擴建項目、100萬千升高端特色啤酒生產基地項目、25萬噸高端麥芽原料基地擴建項目、100萬千升純生擴建項目……正是青島啤酒爲打造新質生產力高地踩下的每一個真實註腳。

作爲“鏈主”企業,青島啤酒也加快鏈接新興技術與傳統制造的滲透融合,帶動玻璃瓶、易拉罐等上下游產業鏈轉型升級,形成了更加靈活、更具韌性的產業生態體系。同時數字化轉型也進一步提升青島啤酒柔性供應鏈的能力,助力了智慧工廠的個性化定製,滿足消費者更多元、個性化、更豐富場景的消費需求。

正如世界經濟論壇先進製造與供應鏈中心總負責人Kiva Allgood所言:“燈塔工廠正在破除人工智能帶來的喧囂,不斷提高數字化轉型的標準。他們將先進技術用於企業經營,不僅是爲了提高生產效率,更是爲員工和社會打造一個兼容幷包、可持續發展的未來。” 文/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