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產業如何探索“新質生產力”?業內大咖這樣說
中新經緯7月11日電 (薛宇飛)“房地產不是沒什麼可做了,而是要轉向其他房地產領域,比如辦公、商業、酒店度假等。”在近日由中國房地產報、中國城市與區域治理研究院主辦的“2024第十四屆中國房地產品牌發展大會”上,萬通集團創始人、御風集團董事長馮侖表示。
在房地產企業銷售承壓的情況下,企業有哪些業務可以探索?又能做出什麼改變?中共中央黨校原副校長、中央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諮詢委員李君如在會上表示,房地產在“新質生產力”方面會出現新形態,像原來那樣造房子可能就沒人要了,需要依靠創新去開展新的路徑,要考慮按照新的生產要求去推進,不能因循守舊。
馮侖認爲,房地產進入到了“後開發時代”,這一時期主要面臨三個方面的變化。一是,政策發生變化,未來可能是保障房與商品房“雙軌並行”,他預計,保障房、商品房的市場佔比將爲60%、40%。
二是,企業、市場、產品和未來需求重點發生變化,住宅需求會減少,未來住宅市場的年銷售規模可能在6萬億元左右,市場需求集中在經濟增長、人口增加的城市。他說:“房地產不是沒什麼可做了,而是要轉向其他房地產領域,比如辦公、商業、酒店度假、教育研發、物流倉儲、醫療健康、公共物業等。其中,醫療健康和物流倉儲發展得很好。”
馮侖稱,三是,企業經營模式的改變。在“後開發時代”,企業的競爭能力、商業模式會越來越聚焦於運營、資產管理和服務,這些都給企業提供了新機會。
近兩年,“好房子”一詞在房地產行業頻受熱議。住建部於2023年底召開的全國住房城鄉建設工作會議上就指出,要下力氣建設好房子,在住房領域創造一個新賽道;完善工程建設標準,圍繞建造好房子,發佈住宅項目規範,從建築層高、電梯、隔音、綠色、智能、無障礙等方面入手,提高住宅建設標準。
路勁地產集團主管董事刁露認爲,“好房子”有兩個層面需要關注,一是項目建造端,在產品設計、建造材料、工藝做法等方面要精益求精,確保房屋質量可靠;二是企業運營端,服務的提升對好房子的意義也很重要。
龍湖集團副總裁兼北京公司總經理顧修銘以該公司在北京的某項目舉例稱,該項目所在區域主要是互聯網等企業的員工,面向具有剛性偏改善需求的年輕羣體。年輕人看重“煙火氣”,在這方面他們花了一些心思,比如在剛需產品中配建會所、提升“拎包入住”的標準等。顧修銘稱,從購房者的真實需求、居住痛點出發,做精細化設計,是他對好房子的認知與理解。
(更多報道線索,請聯繫本文作者薛宇飛:xueyufei@chinanews.com.cn)(中新經緯APP)
(文中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中新經緯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責任編輯:魏薇 李中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