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泡瑪特:一家極其“反常”的企業
最近讀了財經作家李翔新出的《因爲獨特》這本書,記錄了他對泡泡瑪特創始人王寧的四次訪談。從泡泡瑪特"一號位"的視角揭示了這家很多人看不懂的公司14年的成長曆程和關鍵思考。
2016年8月推出Molly系列盲盒之後,泡泡瑪特一夜爆火,逐漸走入大衆視野。
在此之前,它算是個渠道品牌,就是那種潮玩雜貨鋪,大概有十家門店。這時期產品基本都是外採來的,其中來自日本多麗夢公司的Sonny Angel就佔了營收的30%。
但泡泡瑪特只是Sonny Angel中國代理商之一,三分之一的營收又都來自這款產品,命運就很容易被對方拿捏,每到新的城市開店時,還要徵求對方意見。
後來泡泡瑪特跟多麗夢因爲代理問題出現了分歧,王寧也嗅到了這種模式隱藏的危機,於是開始自己找IP做產品,從渠道品牌往產品品牌轉型。
之所以一開始推出的是Molly是因爲,他們當時在微博徵集大家最喜歡的IP,結果50%的留言都提到了這個名字。
於是他們去找Molly背後的藝術家王信明,當時中國其實沒有真正意義上的潮玩行業,藝術家即便手握IP,也沒有通過這種方式變現的,收入比較微薄。
他們就像當年還在餐廳裡唱歌的周杰倫。
後來就是Molly的爆火,一併帶火了"盲盒",即消費者購買的潮玩產品在包裝盒上沒有明確標註,只有打開纔會知道自己抽到了什麼。
Molly火了之後,泡泡瑪特又通過收購、內部孵化、籤獨家或非獨家協議等方式推出了Pucky、Dimoo、Labubu、Skullpanda等多個IP。
在一個嶄新的賽道,摸索出了"IP+盲盒"的模式,然後在全產業鏈進行佈局。泡泡瑪特擺脫了之前做潮玩雜貨鋪時連年的虧損,到2019年營收超過了16億。
去年是泡泡瑪特14年來發展最好的一年,上半年營收就超過了45億,淨利10.2億元,同比增長90%。
目前泡泡瑪特收入過億的IP就有7個,運營了8年的Molly系列依然能帶來7.8億的營收,而這兩年爆火的Labubu所在的The Monsters系列和Skullpanda系列營收均突破了5億。
更重要的是出海方面,今年泡泡瑪特在海外相當受歡迎,尤其是Labubu在東南亞賣爆了,達到了一貨難求的程度。
今年上半年泡泡瑪特83家海外門店貢獻了整體30%的收入,有預測顯示,下半年的佔比會超過40%,今年第三季度海外收入同比高增440%。
國內國外幾乎快要各佔一半了,相當於在海外重塑一個泡泡瑪特。
這在中國企業普遍出海,又面臨很多難題的當下,尤其難得。
我之所以選擇寫泡泡瑪特,並不只是因爲它今年業績好,股價飆升(甚至股價有些過熱了),而是更認可它的獨特性。
仔細研究這家企業你會發現,它幾乎避開了這10多年的"主流":
別人選賽道都是選前景廣闊、資本看好的,而泡泡瑪特一開始做的就是太多人不理解、看不懂的潮玩;
泡泡瑪特創立初期,移動互聯網浪潮滾滾而來,彼時創業最火熱、最容易拿到融資的就是"互聯網+",線下在很多人看來是要被線上淘汰的,而泡泡瑪特卻選擇了從線下開店開始,這也造成了泡泡瑪特剛開始很難拿到投資;
在把"快"作爲商業必備要素的10多年,泡泡瑪特卻保持了相當的謹慎,王寧認爲泡泡瑪特是"決策快,做事慢",投資人都嫌他們太慢。
甚至創始人的個人經歷也有些"反主流":別人上大學時忙着上課,修學分,後面就是找工作,王寧卻忙着擺地攤、做格子鋪,並獲得了家人支持,後來"正經上班"的時間也只有一年多。
所以在充斥着內卷、價格戰的當下,泡泡瑪特也取得一些相反的效果:
它不但沒有打價格戰,還推出了價格更貴的MEGA系列,很多產品在海外市場賣得也比中國大陸更貴;
這兩年很多企業增長乏力,泡泡瑪特業績和股價卻超預期雙雙大增;
出海成爲中國企業必選項的當下,出海面臨的難題也有很多,泡泡瑪特的海外營收佔比卻要接近4成了。
應該說,泡泡瑪特在當下給我們最大的啓示是:不卷"主流"的發展路徑,也會獲得成功。
從研究人開始
理性來看,泡泡瑪特做對了什麼?
研究零售,就離不開三個核心要素:人、貨、場。而且這三個字的次序也是不能變化的。之前流行的"新零售"大多失敗了,就是它只解決了"場"的問題,"人"和"貨"都沒變。
先來看人,泡泡瑪特官方曾給出一個數據,其用戶75%爲15-35歲的女性羣體,95後居多。
在很多消費類投資者看來,25歲左右的年輕人羣,尤其是年輕女性是消費類目應該格外關注的羣體。
因爲小於這個年齡的可能消費能力還不足,但他們會擡頭仰望比他們大的哥哥姐姐在買什麼、種草什麼。而大於這個年齡可能想保持青春、更有活力,就會回過頭去看看比他們小的在消費什麼。
這幾年研究年輕人的文章相當多,都會提到95後、00後是追求個性和悅己的一代,也更需要能提供情緒價值的"精神"類產品。
爲什麼現在年輕人需要更多情緒價值?
這裡我分享一個角度。
人類學教授項飆曾提到過"附近的消失",是說人們越來越通過抽象的概念和原則來理解世界和生活,卻忽視了周邊具體的社會關係。在我看來,當代人需要更多情緒價值很大原因就在於"附近的消失"。
比如,以前人們圈子比較小,比如在廠子裡上班,周圍都是熟悉的人,你文章寫得好、籃球打得好,大家都敬佩你,給你鼓掌。後來有了電視,大家就去看NBA了,不看你打球了,你的那點籃球技巧不值一提。
互聯網和經濟全球化一來,更是人人都在全網、全世界激烈競爭。甚至大洋彼岸素不相識的美國藍領工人都覺得勤奮刻苦、996的你搶走了他們的製造業,使他們失去了工作。
以前你在一個領域有點小本事就能在固定的圈子裡獲得不少讚譽,現在大家見多識廣,地球另一端人的才華都能見識到,你永遠都在跟頂級的人較勁,卻幾乎追不上。
哲學家陳嘉映說,這是一種一個人直接面對漫無邊際的整個世界時的無力感、失敗感和無足輕重感。
90、00後更是"附近"加速消失的一代,這種感覺會更重。因爲他們成長於"人機合一"的移動互聯網時代。
PC互聯網可以看作是貓,宅在家裡,你出門了就不能跟它玩了,出去也得裝在貓包裡揹着,可以"人機分離"。
而移動互聯網是狗,出門也能牽着遛,不斷跟它互動,"人機合一",周圍發生了什麼,你也沒看見。
再加上這幾年全球經濟處於下行週期,年輕人比較壓抑,太需要情緒價值高、好玩的娛樂型產品。
像淘寶前幾天公佈的2024年度十大商品,就有不少是被外界戲稱爲"發癲"的產品。比如醜萌的無邊抱枕、醜魚拖鞋、"不要臉"防曬服、穀子,還有玩諧音梗的"蕉綠綠植"。
事實上,經濟下行週期更適合玩具和娛樂行業的發展。迪士尼就誕生於美國深陷金融危機的上世紀20年代末,抓住了美國人在沮喪時強烈需要快樂的大好時機崛起。而在2008年金融危機前後,迪士尼更是大舉收購皮克斯動畫、漫威工作室和盧卡斯電影公司,擴充IP資源庫。
樂高在2008年、2009年金融危機期間業績增幅也達到了12%、15%。今年上半年營收也增長了13%。
與人的情緒強綁定的產品本身是很能抗週期的。
護城河是什麼
再來看"貨"。
2016年之前泡泡瑪特還在做潮玩雜貨店,店裡有家居產品、服裝、化妝品、玩具等,跟其他雜貨店並沒有太大差別。但店裡高8釐米左右的Sonny Angel卻能佔到營收的三分之一,這是個大爆品了。
即便當時並沒有所謂的"潮玩行業",但這個切實存在的需求引起了王寧的注意。
再加上泡泡瑪特與Sonny Angel所屬公司有代理上的分歧,而且泡泡瑪特已經連續虧損三年了,讓王寧和團隊"孤注一擲"地All in潮玩,而且是要做自己掌控IP的潮玩。
這其實無意中開創了一個新品類。
當時市場上比較相似的公司都有哪些呢?
像Sonny Angel所屬公司日本的多麗夢,它自己的定位是家居雜貨品牌,Sonny Angel是作爲家居擺件來賣的。
迪士尼也做玩偶,但它主營業務是電影和樂園,通過電影孵化IP。
擁有芭比娃娃的美國公司美泰定位是兒童玩具品牌,特別是小女孩喜歡的洋娃娃;擁有變形金剛的美國公司孩之寶,也做《變形金剛》大電影、動畫、漫畫。而且他們的玩具是真正可以拿來玩的。
還有日本的三麗鷗,定位是生活方式品牌,以做二次元動漫IP爲主,旗下最具代表性的IP就是被稱爲"東亞女孩的芭比娃娃"的Hello Kitty。
泡泡瑪特的潮玩更多是拿來觀賞、收藏,並不能像變形金剛和芭比娃娃那樣的擺弄着玩。
樂高也可以拿來玩,但樂高是積木,沒有真正意義上的IP。
泡泡瑪特與這些已有的企業都不同,所以最初幾乎沒有投資人願意投,因爲不理解,還有人覺得它是把兒童玩具賣給成人。
它其實可以看作是一種微縮、便宜且易得的藝術品玩具。
今天我們去逛展,逛完了意猶未盡,又拿不走,是不是就會隨手買個藝術品小模型?所以這些年藝術品文創也特別火。
泡泡瑪特簽約了王信明、龍家升、熊喵等潮流藝術家,把他們的作品拿去建模,然後用鋼做成磨具,後面就是注塑、打磨、上色等等,經過一系列工序做成產品,通過自己掌控的各大渠道使其出現在消費者面前。
它其實遵循了一個簡單的商業邏輯:把高級、昂貴的產品和技術進行改造,使之廉價且易得,從而能在大衆中更廣泛傳播。
王寧做了一個類比:
那些藝術家就好比幾百年前全世界最好的鋼琴家、小提琴家,他們的商業模式是在最貴的劇院賣最貴的門票給幾十個人聽。唱片公司的模式是把歌手的音樂錄下來,賣到全世界,把音樂大衆化。
接下來,泡泡瑪特用了"盲盒"這一方式將新人羣對潮玩這個新品類的需求一下子引爆。
盲盒早在泡泡瑪特推廣之前就在日本流行了,不是新事物。它激發了人性深處的收藏癖,開盲盒那一刻,有着非常大的不確定性,刺激、期待與興奮在這一刻交織。
曾有社會學家將人的追求概括爲三種:舒適、牛X和刺激。
舒適就是滿足最基本的生理需求,沒有飢寒交迫,今天已經不成問題。滿足之後人就會感到空虛無聊,就追求後兩者,牛X就是追求更廣泛的被承認,炫耀自己;刺激就是興奮感。
消費本身就能帶來刺激,開盲盒使這種感覺加倍。而且潮玩具有非常強的可曬性,你如果抽到盲盒裡的隱藏款,就是幸運的,可以跟人炫耀,發在各大社交平臺。
這使得泡泡瑪特具備了合法成癮性,而這種類型的產品有個特點就是用戶留存比較高,比如網絡遊戲、電子煙。
除了開創了新品類、提前進行IP佈局、產品具備合法成癮性之外,泡泡瑪特還有個護城河,那就是這個市場相比其他市場足夠小。
市場足夠小爲什麼是護城河?
泡泡瑪特創立早期,潮玩不算是個行業,大家都覺得這個市場小,比起炙手可熱的"可聯網+"根本不值得一提,而且還是被電商不斷擠壓的線下,所以泡泡瑪特一度很難拿到投資。
但這也避免了大量競爭對手的涌入,王寧在回憶這段歷程時提到:
當然我覺得也很幸運,因爲大家看不懂,自然也不會去投我們的競爭對手。
這些年潮玩市場迅速發展,但相比其他賽道仍然不大,國內很長時間裡大概率也只能容納這一家千億市值的企業。
哥倫比亞大學商學院教授布魯斯·格林沃爾德在《競爭優勢:透視企業護城河》中認爲,雖然我們分析競爭戰略時常用波特的"五力模型"(供應商和購買者的討價還價能力、潛在進入者的威脅、替代品的威脅以及公司間的競爭),但真正決定企業生死的是進入壁壘,如果行業沒有進入壁壘,那大量競爭對手瞬間就把市場瓜分了。
進入壁壘高低主要看三個標準:
行業中是否有市場份額穩定、長期佔支配地位的企業?如果有,說明行業在位者有能力建立和維持競爭優勢,新進入者難以進入。
行業中企業進入和退出的情況是否頻繁?如果不頻繁,說明行業有一定門檻,新企業難以輕易進入。
支配地位的企業是否持續保持高利潤?如果有,說明競爭優勢已經轉化成了實際的收益,行業進入壁壘很高。
小區域、小市場的"局部霸主"最容易獲得高進入壁壘。比如人口幾萬的偏遠小鎮,只能支撐一家大型商店,如果再來一家,那麼兩家商店都沒有足夠的客流來支持自身的盈利,新來的就沒有能力擠走原有的,所以就幾乎不會有新來的,這裡的大型商店就能不斷鎖定客戶,獲得高進入壁壘。
一些採取"農村包圍城市"的品牌,包括沃爾瑪,其實就是不斷從小市場開掘,他們的競爭優勢並不是全國性的,而是由一塊塊區域優勢組合起來的。
競爭優勢和高進入壁壘從本質上來說是局部的和特定的,而不是普遍的和分散的。
開店是細節積累
"場"指的是消費場景和銷售渠道。
2012年中國曾有一場王健林與馬雲的億元"賭局"。
王健林稱,"到2022年,如果電商在中國零售市場份額佔到50%,我給馬雲一個億。如果沒到,他還我一個億"。
儘管幾年后王健林稱這場賭局只是個笑話,並着手佈局萬達電商,後萬達電商曇花一現,王健林與電商從此絕緣。
時至今日,線上銷售仍只佔到社會零售額的30%左右,線上與線下融合得也更深了。
但在2012年前後,正是互聯網高歌猛進之時,很多人都覺得線下沒希望了,不懂互聯網和電商就意味着不懂未來。
但廣告學專業出身的王寧卻對線下有種執念,他認爲做品牌不是在賣貨,而是在賣文化,而這就要有真正的體驗感。
而且他認爲線上的門店包裝太容易被模仿了,可以找個同樣的設計師做出同樣的門店風格,不利於新品牌的打造。
相比之下,線下直營門店通過視覺、觸覺、聽覺和服務能更好地傳遞品牌文化,給人一種"包裹感"。
開線下門店其實是無數次迭代和無數細節積累的過程。比如在什麼地方開店,每天誰來開門、誰去關門,誰來收錢、錢放在哪兒,貨怎麼擺、怎麼配貨,店裡怎麼服務。這些財務的流程、貨的流程、服務的流程,標準怎麼統一,甚至還有衛生怎麼來打掃,誰監督、怎麼監督。
還有,泡泡瑪特有近萬個SKU,近百個IP,門店要怎麼通過動線設計和展櫃擺放來向消費者傳遞一種節奏感,而不是讓人進店之後不知道從什麼地方逛起。怎麼通過門店去傳遞"情感"這種感受上的東西,畢竟泡泡瑪特是非實用產品。
這些都需要強執行力和不斷的摸索和調試。《因爲獨特》這本書裡記錄了在泡泡瑪特去年的年終覆盤會上,王寧除了盯大事之外,還時不時關注到一些門店的細節問題,比如門店裡燈壞了的維修流程問題——2023年泡泡瑪特線下門店超過4000起的維修案例中,燈具維修佔到了1264起。
對於線下門店來說,選址至關重要,選好了營業額就高,租金就不是問題,而且還能起到品牌宣傳的作用,選不好則會導致店鋪關閉,帶來損失。
嘉御資本創始人衛哲曾在一次演講中提到,王寧有一次向他請教互聯網跟傳統行業相比厲害在哪。
衛哲認爲互聯網的試錯成本非常低,比如淘寶購物按鈕是放左邊還是放右邊?藍顏色好看還是紅顏色好看?一旦出現這些問題,就ab測試,100萬消費者放左邊,100萬消費者放右邊,試試就知道了。但線下的試錯成本就很高。
後來王寧就去解決試錯成本低的問題,在選址前先在中意的地方放一些自動販賣機(機器人商店)、快閃店做測試,再來決定選址,這樣開店的成功率就變高了。
這裡多插一句,泡泡瑪特在IP開發過程中其實也解決了試錯成本的問題。在北京、上海每年舉辦的潮流玩具展中,它會給一些還沒出名的IP設計師定製一些小玩偶,現場調研哪些賣得好、賣得快,讓消費者用真金白銀投票,然後決定簽約哪些藝術家。
虎嗅的報道顯示,截至2024年10月底,泡泡瑪特門店總數爲480個,其中港澳臺及海外門店數爲106個。此外,還有2000多機器人商店。
泡泡瑪特在拓店過程中非常謹慎,今年上半年在內地僅新開20家門店,在海外也從未有一年拓店超過30家的時候。
最後
雖然泡泡瑪特目前的主營業務是零售,但也在試水新業務,比如樂園、遊戲和積木。外界對泡泡瑪特的評價也從"中國三麗鷗"、"中國萬代"到"中國迪士尼"。
但泡泡瑪特與這些都是不同的。
今年第一篇商業分析之所以選擇泡泡瑪特,不是因爲其業績和股價,而是因爲它足夠獨特,正如那本書的名字。
它讓我們看到了小品類也能做到千億市值,不追風口也能"獨美",慢節奏也能取得快增長......
經歷了這幾年各行各業瘋狂的內卷和價格戰,"獨特性"應該是接下來每個公司都要考慮的話題。當然每個人也要考慮,不做批量生產的NPC。
多一些獨特,少一些內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