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諸多港口嚴重擁堵,堆積大量進口電動車,因爲中國產能過剩?

前言

近期,小米新能源汽車上市,在同行和消費者之間引起了軒然大波,國內對於新能源汽車的討論,也再次迎來了高潮。

而在國外,新能源汽車同樣在媒體報道中,引起了不小的關注度,但不同的是,歐洲分國並非欣賞我國新能源汽車的性能以及高性價比,而是覺得我國產能過剩!

那事實到底是如何呢?是我國產能過剩,還是歐洲媒體未經查證,捕風捉影,故意抹黑我國呢?

新能源汽車

從今年年初開始,新能源汽車行業在我國的討論度一直居高不下。

首先由比亞迪打響第一槍。

開始對自己的新能源汽車“秦”進行斷崖式降價,直接降到了7.98萬元。

各個車商在看到比亞迪的操作後,爲防止自己的市場受損,也紛紛效仿。

爭先恐後的對自己新能源汽車的價格進行調整。

一時間,競爭十分激烈。

其次就是近期,關於小米新能源汽車的發佈會,直接讓很多友商和消費者體驗到了前所未有的震撼。

雷軍作爲小米的創始人,以超高的性價比在手機、智能手環甚至是文具等多個領域展現了驚人的競爭力,每次都讓廠商瑟瑟發抖。

這次同樣不例外。

小米在新能源汽車市場整體降價的情況下,推出了性能強悍,功能全面且價格低廉的新能源汽車,上線半小時訂購量達到了五萬臺。

而小米和雷軍,以及新能源汽車等詞條也在這樣的情況下,頻繁登上熱搜,討論度極高。

國內新能源汽車形勢大好,很多人對於小米的新能源汽車十分追捧,與此同時的國外,對新能源汽車的態度卻恰恰相反。

歐洲多個港口嚴重擁堵,港口旁邊停滿了新能源汽車,西方媒體的報道中,把港口擁堵嚴重的責任歸結於我國新能源車產能過剩,可事實真的如此嗎?

真實原因

根據《環球時報》記者的走訪,瞭解以及報道,我們會發現真實的原因並非是西方口中,我們的產能過剩導致的,更多的是他們國家自身的原因。

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運輸困難的問題。

人少車少,碼頭的新能源車就像沒有快遞員整理送貨的快遞一樣,堆積如山。

根據相關數據顯示,歐洲國家以德國爲例,其卡車司機非常少,並且大多數都是超過55歲的老年人。

卡車的數量比較少,那就意味着尋求會非常的緩慢,畢竟每天的工作時間是有限的,每輛車的容量同樣有限,運輸的人少,就導致瞭如今的狀況。

再者,卡車司機得老齡化問題,也讓卡車司機這個行業逐漸走向衰退,且更新換代特別慢。

55歲以上的老人多數都快要到達了退休的年紀,如果這批卡車司機退休了,年輕人又不願意從事這項工作,那麼工作自然很難開展。

當然,歐洲國家也可以放棄本國的人力資源,選擇從國外尋找這方面的人才,不過結果大概率不會樂觀。

在德國成爲卡車司機,就要具備會德語和有駕照兩個條件,而學習過小語種的人,尤其是德語的人怎麼可能願意去做卡車司機呢?

畢竟德國的國內發展並不落後。會德語的人才無論是在德國,還是在國內,都可以在其他領域有一番作爲。

除了上述問題之外,大廠的壟斷行爲和費用問題,也是碼頭擁堵的原因之一。

大廠,我們以特斯拉這個品牌爲例,在卡車市場如此嚴峻,人力資源非常少的情況下,特斯拉還包下了很多車,用作本公司的運輸。

從特斯拉的角度來講,爲了能夠讓自己的產業正常運行,配備車輛無可厚非,可對於本不富裕的卡車市場來講,這無疑是雪上加霜。

至於費用問題,指的並不是卡車運輸的費用,而是停車費。

這些停在碼頭的車輛,有的是迫於無奈,還有一些是因爲不想承受高昂的停車費用。

如果把車拉走,那麼所屬公司必然要有停車場去容納這些汽車。

這對於很多中小規模的企業來說,也是一筆不小的支出,所以很多人寧願停在港口。

最後,就是歐洲的基礎設施落後的問題。

歐洲的大多數國家,工業發展的時間都比較早。

我們承認,幾十年前的他們走在發展前沿,有着最先進的技術和最完善的設施,但是現在,這些曾經引以爲傲的設施卻成爲了累贅。

工業發展時間早,意味着很多設施得使用年限比較靠前,到今天已經經歷了幾十年風雨的摧殘,在加上這些年的損耗,現在歐洲國家的一些基礎設施很多已經開始力不從心。

歐洲港口的吊裝系統就是其中之一。

吊裝系統工作多年後,現在的運行只能說是勉強維持正常水平,苟延殘喘,歐洲的國家也知道這個情況,只是拆除後重建的成本太大,所以只能繼續使用。

綜上所述,港口擁堵多數是因爲歐洲國家的自身原因,和我們的產能並沒有太大關係。

至於歐洲港口的新能源車,確實有一部分是我們國家的,但也有其他國家得,並不都是我們國家出口的。

所以歐洲媒體的這種行爲,完全就是亂扣“帽子”,企圖以這種方式來抹黑我國,讓歐洲以及世界民衆接收到錯誤的信息。

近幾年來,歐洲媒體利用這種手段矇蔽世界人民的情況並不在少數,但我們像來在逆境中越戰越勇。

至於我國是否是產能過剩,那就更是無稽之談。

根據相關數據,到2030年,全世界的電車產量應該在4500萬輛,以我們2022年的數據爲基準的話,是我們現有電車數量的4.5倍。

而歐美國家使用新能源電車的數量過少,導致電車銷售量不理想,剩餘過多,是市場和政府的問題,也並非是我國產量過高的原因。

在多年前,歐美國家曾經打着“環保”的口號,大力的發展新能源汽車,只可惜最後無疾而終。

尤其是近幾年,不僅歐美政府不再支持,各打歐美廠商也是有的宣佈破產,有的直接停止生產。

就像之前的蘋果公司,研究電車近12年,卻在去年宣佈停止研發。

可以說,如今的電車市場,已經完全是在我國的掌控下。

根據2023年數據,我國的電車在世界市場上的總佔比達到了百分之六十三,今年有小米這樣的良心企業加入,電車的性價比逐漸升高,之後的銷量只會越來越好。

所以,歐美的新聞以我們產量過剩作爲噱頭,除了和以往一樣,矇蔽世界人民的眼睛,往中國的身上潑“髒水”之外,本質上可能也是對我們電車市場的忌憚。

畢竟,未來的發展趨勢一定是以環保的電車爲主。

至於歐美國家,我想他們現在應該做的,是如何讓自己的電車市場起死回生。

不然,等到世界各地都在使用電車的時候,歐美所謂的“電車沒有未來”的言論不攻自破的時候,歐美這些車商又該如何收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