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破防了?封殺中國電動汽車後,歐盟立查拼多多:或罰78億!

近日,歐盟吃不到中國電動汽車的便宜,

轉頭又將矛頭指向了中國電商平臺拼多多旗下的國際版平臺Temu。

拼多多會不會走印度小米的老路子?

10月29日,歐盟正式宣佈對進口中國電動汽車的調查結果,確認對中國電動汽車徵收反補貼稅,以“保護”歐盟汽車製造業。而在不到24小時後,歐盟委員會又宣佈將對Temu進行調查,以確認其是否違反《數字服務法案》,涉嫌銷售未合法合規的產品。根據該法案規定,如果最終判定違規,Temu可能面臨高達全球年收入6%的鉅額罰款,估計金額或達78億元人民幣。

其背後隱含的,是對中國產品及其商業模式的牴觸。

在Temu進入歐洲市場後,其憑藉超低價格策略和強大的供應鏈優勢迅速吸引了數百萬歐洲用戶。數據顯示,Temu的月活躍用戶數量已超過7500萬,這一規模足以讓當地企業感到壓力。而歐盟此時對Temu進行調查,顯然是在利用法律工具,試圖限制這一來自中國的新興電商平臺在歐洲的擴張。

簡單來說,跟拼多多血刃,歐盟本土一個能打的都沒有。

從表面來看,歐盟以《數字服務法案》爲依據,調查Temu是否存在違規行爲,似乎合乎法規要求。畢竟“令人上癮的設計”比如“砍一刀”之類的確實會有這個嫌疑,但是Temu作爲海外版的應用,不會這麼張揚,據用戶反映,Temu確實也沒有“砍一刀”這種另類設計。Temu 更傾向於通過其他促銷方式,比如邀請好友獲得折扣、購物補貼以及遊戲化的獎勵機制,來激勵用戶分享和互動。

這種情況下,罰不罰就是看拼多多的後臺國夠不夠硬了。

歐盟所稱的“保護本土市場”顯然並非單純的技術問題,而是試圖通過打擊中國產品的市場競爭力,維護歐洲企業的壟斷地位。以往,歐盟對中國科技企業也曾採取類似措施,包括對華爲和TikTok的頻繁審查,似乎形成了一種模式:一旦中國產品在歐洲市場成功打入併產生影響力,歐盟便會以各類法規加以限制。

恐怕,這纔是歐盟破防的根本原因。

(蔡英文竄訪歐盟各國)

如果調查結果確實表明Temu存在不合規行爲,其所面臨的罰款金額也將是天文數字。根據歐盟《數字服務法案》的規定,Temu可能會被處以全球年收入的6%的罰款,約合人民幣78億元。對於Temu這樣的年輕平臺來說,這樣的罰款無疑是巨大的經濟打擊。

在全球化時代,各國市場本應以公平競爭爲原則,讓最具性價比和服務質量的產品脫穎而出。然而,近年來,西方國家在面對中國產品崛起時,常常以“法律”爲武器,保護本土企業利益的同時,設置各種壁壘阻礙外來企業。這樣的手法無疑是出於市場保護主義的考量。歐盟對中國電動汽車和Temu的接連打壓,實際上反映了其在經濟利益上的自我保護傾向。與其真正去提高本土企業的競爭力,似乎更願意藉助“法律”的武器打壓對手,以維護歐洲市場的現有格局。

只能說,這格局還是太小了,跟美國一樣。

未來,全球市場的競爭將更加激烈,單純依賴保護主義終究不可持續。Temu此類平臺的崛起不僅是經濟發展的自然結果,更是全球市場競爭加劇的產物。未來,國際市場或許會因爲這樣的調查而短暫動盪,但競爭依然是不可避免的趨勢,但這種不合理的打壓實在有失公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