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急了,或將對中國電動汽車徵收追溯性關稅
撰文/ 塗彥平
編輯/ 張 南設計/ 師 超
來源/ electrek、carscoops、fortune、路透社等,作者:Jennifer Mossalgue、Brad Anderson等
2024年3月6日,歐盟公報發佈了歐盟委員會(European Commission)關於對中國電動汽車進行進口登記的實施法規。從公報發佈的第二天即3月7日起,歐方海關將對中國電動汽車進行爲期9個月的進口登記。
路透社表示:“這意味着,如果歐盟的貿易調查後來得出結論,認爲它們獲得了不公平的補貼,它們可能會從那時起受到追溯性關稅的打擊。”
歐盟委員會正在對中國電動汽車進行反補貼調查,以決定是否徵收關稅來保護歐盟生產商。雖然調查將持續到11月,但歐盟最早可能在7月徵收臨時關稅。
汽車媒體carscoops分析認爲,“歐洲似乎越來越有可能對中國電動汽車徵收關稅。”
進口量增長
在公佈的法規文件中,歐盟委員會稱其掌握了足夠的證據,表明出口到歐盟的中國電動汽車正在接受補貼。
儘管該報告沒有詳細說明具體情況,但它發現這些補貼包括:資金直接轉移和潛在的債務或資金直接轉移;放棄或未收取的政府收入;政府以低於適當報酬的方式提供商品或服務。
歐盟委員會稱,通過“在相對較短的時間內大量進口”,來自中國的出口構成了“危急情況”。從2023年10月到2024年1月的進口量爲177839輛,與調查期(2022年10月到2023年9月)相比,月均進口量增加11%,與 2022年10月至2023年1月相比,月均進口量增加14%。
歐盟委員會稱,如果在調查結束前中國的進口繼續以這種加速度增長,歐盟生產商可能會遭受難以彌補的損失。
由於中國電動汽車是按船抵達歐盟的,歐盟委員會表示,如果真的發生了,它不知道追溯關稅的計算結果。
因此,歐盟委員會已指示海關部門開始對從中國進口的電動汽車進行登記,以便從即日起對其追溯徵收調查結束時決定的反補貼稅,以彌補已經造成的損害。
歐盟調查人員對一些中國品牌進行了抽樣調查,他們認爲這些品牌最能反映該行業據稱獲得的補貼。這些公司可能會被徵收更高的關稅,而特斯拉公司等其他出口商和其他歐洲公司可能會面臨平均關稅。
歐盟中國商會(CCCEU)表示,“對擬議的授權表示失望”,稱“最近中國電動汽車進口量的激增反映了歐洲對電動汽車日益增長的需求”。“我們殷切希望歐方切實維護中國企業的合法權益,爲中國企業營造公平、公正、非歧視的營商環境。”
正在進行的調查
2023年9月,歐盟委員會主席烏爾蘇拉·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在斯特拉斯堡的歐洲議會上提出:“目前,全球市場充斥着廉價的中國電動汽車,其價格因鉅額國家補貼而被人爲壓低。這正在扭曲我們的市場。”
很快,10月,歐盟就對中國電動汽車行業展開了正調查。當時已經明確的是,如果有法律依據,歐盟可以在9個月後(即2024年7月)徵收臨時反補貼稅,並在調查啓動13個月後成爲最終反補貼稅。
鑑於中國製造的電動汽車市場份額不斷增加,中國汽車製造商是否接受了不公平補貼就顯得尤爲重要。
中國商務部批評了這一調查,稱其是“以‘公平競爭’爲名行保護自身產業之實,是赤裸裸的保護主義行爲,將嚴重擾亂和扭曲包括歐盟在內的全球汽車產業鏈供應鏈,並將對中歐經貿關係產生負面影響”。
據路透社報道,2023年,中國出口的這些電動汽車佔歐盟電動汽車市場的8%,到2025年可能達到15%,“這些電動汽車的價格一般比歐盟製造的車型低20%”。
2024年1月,歐盟委員會訪問了比亞迪、吉利和上汽集團,調查人員參觀了這些品牌的工廠,以覈實這些公司在委員會調查問卷中提供的答案。
Electrek網站認爲:“關鍵是:獲得政府優惠政策支持、由廉價勞動力製造的中國電動汽車如果繼續以這種速度進入歐盟,Stellantis、大衆、雷諾、寶馬和其他歐洲汽車製造商將被淘汰出局。”
在Electrek的報道下面,有一些網友的評論很有意思。
“比亞迪Atto 3在歐洲的售價爲5萬美元,而在中國僅爲1.7萬美元,聽起來不像是掠奪性定價。”
“毫無疑問,推動對中國進口商品徵收關稅與中國政府的所作所爲關係不大,更多的是由於歐洲汽車製造商發現自己在電動汽車轉型過程中走得太慢,導致無法在競爭中取勝。”
“歐洲需要拿出證據。否則,這就是保護主義。”
“過去幾年的電動汽車市場——
歐盟領導人:我們需要更多經濟實惠的電動汽車,以加快向更綠色的未來和更低的排放過渡!
中國:這裡有大量經濟實惠的電動車型!
歐盟領導人:不,我們不要你們的!
歐盟汽車製造商:讓我們生產沒人買得起的大型、豪華、昂貴的電動汽車吧。”
歐盟委員會稱:“北京方面的補貼和銀行貸款活動推動了中國的超大增長,人們擔心中國建造的電動汽車工廠遠遠超過了國內市場所需的水平。”
與此同時,美國和歐洲一直在收緊對中國汽車和電動汽車零部件在本國銷售的規定,美國的關稅如此之高,以至於中國將重點轉向了其他地域,即南美、亞洲和歐洲。但現在歐洲可能會強制執行自己的關稅。
而繼歐盟啓動調查之後,英國也在考慮對電動汽車補貼進行調查。
與此同時,在許多情況下完全沒有爲電動汽車轉型做好規劃的歐洲汽車製造商,正在爭先恐後地尋求替代方案,以求生存。其中,雷諾公司最近證實,它正在與大衆公司談判,爲歐洲市場製造一款純電動微型汽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