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星罹「微笑型憂鬱症」 醫:外表看不出來 恐突然大爆發
女星玥熹自曝罹患中度微笑型憂鬱症。(圖/IG@cookie0258)
女星玥熹以開朗形象,常出現在綜藝節目中,但日前她自曝罹患中度「微笑型憂鬱症」,且伴隨有口吃、自律神經失調等問題。對此,身心內科醫師胡學錦表示,微笑型憂鬱症患者情緒看似平和,甚至能笑臉迎人、正常工作,外表完全看不出來,但其實內心是不快樂的,一樣需要接受治療,否則可能在一段時間壓抑後突然爆發,後果和憂鬱症一樣嚴重。
玥熹透過社羣平臺分享,去年父親無預警離世,後爆出荒謬的葬儀社風波,這段期間,她完全沒有任何喘息機會,直到某天,她出現口吃、結巴的徵兆後,才意識事情嚴重性,就醫後確認罹患憂鬱症,屬於中度微笑型憂鬱症。
阮綜合醫院身心內科主任胡學錦表示,一般典型憂鬱症是以情緒低落爲表現,病人面容愁苦、眉頭深鎖,甚至莫名哭泣,生活功能大受影響,因此容易被他人察覺。
胡學錦表示,微笑憂鬱症也屬於憂鬱症一種,又稱爲微笑憂鬱症、陽光憂鬱症或高功能憂鬱症,這類的病人看起來情緒和平常變化不大,甚至笑臉迎人,能繼續維持平常工作,外人甚至無法發覺異狀,但其實患者內心是不快樂的,一樣需要外界幫助或治療。
胡學錦表示,憂鬱症的核心症狀爲情緒低落,或失去興趣持續兩週以上,但有些憂鬱個案的症狀並非如此,而是出現非典型症狀,可能包括突然變得容易生氣、情緒不穩定、感到壓力不堪負荷、突然變得內向想要獨處、感到內疚、需要壓抑自己隱藏感受、或是有些檢查不出來的身體症狀。
臺北市衛生局社區心理衛生中心臨牀心理師周庭筠在中心網站指出,微笑型憂鬱症因爲症狀表現的型態,更難以被旁人察覺、患者也較難及時尋求協助,可能在一段時間壓抑後突然爆發,轉變成實際可見的自傷或輕生行爲。
周庭筠表示,微笑憂鬱症跟憂鬱症一樣是可以被治療的,由於憂鬱症的成因,一部分由大腦以及其他許多複雜的因素所構成,這些大腦的狀態,會使得罹患微笑型憂鬱症患者,同樣難以跳脫負向情緒、不斷反芻負向記憶等症狀,因此一昧的鼓勵正向思考、放寬心是無法解決憂鬱情緒,甚至會讓罹患憂鬱症的人感到壓力,就醫尋求專業協助有其重要性。
胡學錦表示,治療微笑型憂鬱症與一般憂鬱症的治療方法一樣,可採藥物治療、心理治療或腦刺激治療,一般藥物治療,要連續服藥3、4周後,才能漸近看見改善成效。
★中時新聞網關心您:如果您覺得痛苦、似乎沒有出路,您並不孤單;勇敢求救並非弱者,您的痛苦有人願意傾聽。請撥打1995、1925或張老師專線: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