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轉焦慮型思維,從發現生活中的“小確幸”開始
與很多飽受焦慮困擾的來訪者聊過之後,我發現他們的思維往往有跡可循。
第一,他們常常處於高度的自我關注。他們往往過分關注自身,並且覺得別人的注意力總集中在自己身上,比如:總覺得別人都在評價自己;擔心自己做錯了什麼,什麼做得不夠好;擔心自己說錯話別人會怎麼評價;或者高度關注自己的身體,我好像有一點頭暈,我會不會暈倒;我的胃怎麼突然疼了,會不會是胃癌?我怎麼還沒睡着?我會不會一直睡不着?
第二,他們總是選擇性地關注負面信息。他們總在關注自己做的不好的地方,或者關注身邊一些不好的事情。比如:我剛纔的發言有哪裡說的不恰當,我發的這封郵件有沒有疏漏的地方,我剛纔對領導的眼神有沒有問題,或者身邊又發生哪些糟糕的事情,誰誰又得了癌症,哪裡又爆發了災難,聽說哪裡又要打仗了……他們總是對負面的信息特別敏感。
事實上,這些思維定勢也正是引發我們焦慮的關鍵所在。如果能糾正這些錯誤的思維定勢,我們的焦慮也將得到很大程度的緩解。
在繼續接下來的探討之前,我想請你先問自己一個問題:“最近如何,一切順利嗎?”
我的來訪者C是一名癌症患者。自從患癌以後,她越來越焦慮,滿身負能量,使得家人的情緒都很低落。聽到這個問題,她向我傾訴了很多苦楚:自從手術以後自己的健康每況愈下;自己的治療花了不少錢,家裡積蓄所剩無幾;愛人退休金不高,身體也不好;兩個孩子不懂事,老大不小了還不成家;家裡住的房子又老舊、小區環境也差……她越說越焦慮,自己的情緒也越發低落。
對於我的問題,而C女士的回答是——“我的生活到處都不順利”。或許你沒有癌症這樣大的困擾,但我相信你的答案中包含着各種各樣其他的煩惱。是的,毫無疑問,生活的確有很多不順利的地方,但請你靜下心來仔細想想,就沒有任何順利的地方嗎?
於是我向C女士提出建議,我們或許可以嘗試另一種談話方法:用“幸好“兩個字接龍——每當你說出一件生活中不開心的事,後邊就接一句由“幸好”開頭的話。
之後,我們的談話變成了這樣:“我的治療花了不少錢,家裡積蓄所剩無幾,但幸好錢還夠,沒有舉債;愛人退休金不高,身體也不好,但幸好在我生病期間他撐住了,自己沒有病倒;兩個孩子不懂事,老大不小了還不成家,但幸好工作都還不錯,對我也有孝心;家裡住的房子又老舊、小區環境也差,但幸好已經列入了舊城改造工程,過不了幾年就能拆遷新建了……” 經過了這一系列“幸好”的改裝以後,C女士情緒改善多了,整個人都輕鬆了不少。
長期處於焦慮狀態中的人,幾乎都有這樣一個共同的心理模式——高度自我關注以及選擇性負面關注。也就是,以自己爲核心,高度關注與自己相關的事,同時忽略掉身邊其他的人和事。高度關注生活中負面的事情,同時忽略掉積極、正面的事情。我們的潛意識裡認爲——“所有順利的部分都微不足道,而不順利的部分纔是我生活的主旋律。” 通過C女士的案例我們不難發現,在整個談話過程中,這位來訪者的生活並沒有發生改變。但當她轉變了看待生活的視角,心理感受也就發生了變化,焦慮也就隨之得到了緩解。所以,只要我們轉變關注點,轉變看待生活的視角,我們的感受和心理狀態也會變得不同。
那該做怎樣的轉變呢?既然問題模式是“高度自我關注以及選擇性負面關注”,那就讓我們把這個模式做一個逆轉——把“高度的自我關注”轉變爲“廣泛的外部關注”,把“選擇性負面關注”轉變爲“選擇性的積極關注”——跳出自己的個人悲劇感,去留意身邊快樂幸福的細節,去選擇性的忽略那些消極負面的信息,而聚焦於積極正面的信息。
你可以試着像C女士一樣,學習用“幸好”接龍造句。也可以堅持每天記錄下10個生活中幸運的小事件,將注意力集中在外部世界的積極的事件上,進而獲得良好的心理感受。通過這樣的練習,你會形成心理上的“正面關注”習慣,你的焦慮也將得到大幅改善。
作者:唐婧,張昊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