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在的城市,哪個地方最具有「煙火氣」?
全文字數:1334
閱讀時間:5分鐘
長沙一阿姨把菜切好賣給年輕人,還推出一週菜單。
|圖源:新聞晨報
上海烏中市集與奢侈品牌 PRADA 聯名的菜場,攤位上,各種果蔬都被裹上了奢侈品的包裝,而且買菜滿 20 元,就會送該品牌的限量手提紙袋,還有三款可以挑選。
|圖源:網絡
這看着和我們平日裡接觸到的菜市場,似乎不太一樣。你還記得最近一次去菜市場是什麼時候嗎?
01
關於舊菜市場的「刻板印象」
很多人提到菜市場的時候,下意識想到的就是「在髒亂差中夾雜着悶溼」,這成爲了很多人對菜市場的一個刻板印象。
# 關鍵詞:悶熱
「小時候最討厭的地方就是菜市場,環境髒亂,大熱天的時候還非常悶熱」。
熱沒關係,跟着爸媽去買菜,是要「貨比三家」的。東邊村口的菜心便宜,西邊榕樹下的小攤玉米 8 毛一條,東奔西跑只爲能買到又好又便宜的蔬菜水果,爲了抹去零頭甚至可以和老闆嘮嗑很久。等到他們買好菜了,8 月的芒果熟了,我也熟了。
# 關鍵詞:潮溼
「花樣溜冰的冠軍選手,在菜市場買菜也要扶着走」。
在南方人的認知中,菜市場的地板似乎從未乾過,不管是春夏或是秋冬,地面污水橫流,溼滑的同時,空氣中還瀰漫着一種刺鼻的氣味。每天都來菜市場的街坊們早已習慣這種環境,以至於看到大媽們騎着電瓶車,在溼滑的地面上來去自如,也不足爲奇。
02
線上買菜逐漸走向大衆化
2022 年,線上買菜的 APP 越來越多,菜市場裡少了些年輕面孔,反而多了很多穿着各色衣服的外賣騎手。菜市場會因爲「線上買菜」的出現而消失嗎?「線上買菜」對人們的日常生活帶來了哪些影響?我們採訪了幾位使用過線上買菜 APP 的用戶,聽聽他們對「線上買菜」的想法。
@Underman
「以前菜市場就在樓下,回家就可以買菜」,沒搬家之前,每天回家都會去菜市場裡轉轉,逛上兩三圈,就已經想好晚上做什麼菜,以及要買哪些新鮮食材回家。後來由於工作原因,他搬到公司附近的公寓裡,最近的菜市場也在 3 公里外,「我也知道菜市場買菜更便宜,但一趟來回太久了」,他補充說道。如果說「不吃外賣」是他的底線,那「線上買菜」自然而然地成爲了他的「First Choice」。
@May
互聯網的大背景下,大部分年輕人都過着朝九晚六的工作時間,但 May 身爲一個廣告公司的策劃,加班已成常態。「前一晚已經想好做什麼菜了,下班剛想走,來活了,我可以等甲方,但菜市場可不願等我」,她無奈吐槽道。偶然一次機會她接觸到「線上買菜」,提前買好的菜可以選擇送達時間,即使晚下班也能在家門前取到放好的菜。「剛在公司加完班,現在回到家裡還要加班給自己做飯」,她笑着補充道。
@55 歲的「年輕」媽媽
「有個綠色衣服的小夥子,在市場跟我們這些大媽推薦線上買菜,說新客戶下單有瓶蠔油送,我就讓他給我下載操作了」,靚姨說道。但自從那次之後她就很少在「線上買菜」,理由很簡單,她說這個 APP 太複雜了,她不會用。後來她兒子主動耐心教她如何使用,如何付錢,她才逐漸「玩明白」。「我現在每天一有空就打開這個什麼買菜,看看有沒有特價菜,有我就搶了」,她興奮地說道,「下雨或者天冷我就不想去菜市場,反正價格也差不了多少」。
03
菜市場的新出路——與時俱進
如今傳統的菜市場可能沒有以前熱鬧,但和家人遛彎買買家常菜、與熟悉的商販討價還價、菜市場裡藏着的人情味和煙火氣,不會因爲「線上買菜」的盛行而消失。
近幾年,不少地區的政府也都已經在出臺相關規定,爲菜市場改造升級提供補助。2021 年 9 月,東莞市累計已有 59 個農貿市場開始升級改造,對其環境進行升級改造,創新「互聯網+農貿市場」二合一的監管模式,與時俱進。
因爲菜市場不僅是社交場合,也是維持社會正常運轉的不可或缺的存在,承載着數代人的回憶。對於消費者來說,它是我們購物場所的選擇之一,但對於菜市場的商販來說,這裡是他們的「家」,是賴以生存的「港灣」。
或許多年後依舊會有人問道,
「你所在的城市,哪裡最具有煙火氣」?
答:「菜市場」。
生活不易,小易繼續努力!
分享+點贊+點亮在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