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在紀念館前豎中指,媽媽解釋:孩子不調皮,只是崇拜這個手勢

圖|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家長對孩子潛意識中就是偏愛的,正是因爲有這個前提,作爲家長才更好理性看待孩子的行爲表現,理性引導孩子的行爲,避免讓孩子走上彎路。

我記得我們讀高中的時候,有一篇自命題作文內容就是“家裡丟了東西,客觀來看偷東西的可能是鄰居,也可能是孩子,但是家長卻立馬確定是鄰居偷的,而不會想到孩子”,給出了這樣一個引子,自己命題寫作文。

其實就是分析人們潛意識中的偏見,可以由此入筆來分析家庭教育的問題。

男孩在抗戰紀念館豎中指

網絡發達時代,人們什麼都願意分享到開放的網站,信息互通,讓個人的一些個別的行爲很容易成爲大家關注的焦點。

國慶假期,一個媽媽發了兒子在抗戰紀念館的圖片,並配有長文字。

假期旅遊照很正常,不過這個媽媽發的不太正常,她配圖是一個男孩在抗戰紀念館豎中指的圖片,而配文則是:“孩子不咋調皮,但是小男孩中間都崇拜這個手勢……”

不太清楚這個寶媽的用意是什麼,孩子既然喜歡這個手勢,那就是經常比這個手勢,照片背景可以是任何地方,可是她偏偏選擇了抗戰紀念館。

這就讓人難以理解了,不知道她是有意要表達什麼,還是說孩子先表達了,然後她再有意爲孩子解釋。

孩子無知,所以要家長引導

家長要表達的意思大概是:這樣的行爲不代表什麼,孩子沒有任何惡意。

可是在抗戰紀念館做出這樣的手勢,就是不妥當的,這種手勢是有一定的意義的,這種意義是世界共知的,這種意義不是個別羣體存在的意義,既然是共知的就要形成一定的約束力。

我們可以換個角度來看問題,家長認定這沒有問題,並且在公開的社交平臺發了孩子的這張照片來作爲有力證據,證明這沒有問題,結果呢?引來了很多的指責聲,這對孩子是有利的嗎?

我們只需要接受現有的條條框框,現有的文明約束就行了,孩子以後想要更好的生活,也是在這個基礎上,以孩子作爲案例來挑戰現有的規則,結果就是讓孩子成爲衆矢之的,除了影響孩子的正向成長,還有什麼意義呢?

既然沒有正向的意義,只有負面的影響,那這件事就不要去做。

孩子的確很無知,可能也很無辜,所以纔要家長引導,讓孩子能夠分清現有文明的好壞,而不是放大孩子的無知。

青春期過度叛逆的兩種原因

孩子進入青春期以後,變得很叛逆,這經常是讓很多家長感到無助又苦惱的事情。

可是與此同時,還有很多人根本感受不到孩子的叛逆,孩子平緩度過青春期,毫無波瀾,反而在這個階段成長很快。

孩子會不會經歷叛逆的青春期,是天生的嗎?

當然不是,這跟成長環境,父母教導方法有直接的關係。

有兩種情況,孩子很容易在青春期進入到叛逆的狀態。

一種是,過度溺愛的孩子,在孩子幼年時期,孩子周圍的家長各種無條件滿足孩子的需求,很少正向引導或者約束孩子的行爲,這樣成長起來的孩子,進入青春期以後會出現“叛逆”的現象,其實這種叛逆就是他們需求的正常表現,因爲一直被輕而易舉滿足,到了青春期以後,心智快速提升,慾望逐步擴大。

幼年時期,心智限制,孩子的需求也會在一定的界限之內,家長很容易滿足,青春期,心智提升,需求擴大,家長越來越難以滿足,孩子就開始鬧情緒,另外幼年時期行爲在家長眼中不算出格,青春期行爲擴大,在家眼中就變得不合適,其實不過就是自然成長的結果而已。

在家長眼中這就成了“叛逆”,其實不過就是正常蔓延的結果而已。

還有一種是,“過度限制孩子”,家長管得寬,完全不會從孩子的角度來考慮問題,一味遵從個人意願,試圖讓孩子按照個人希望的方向成長。

孩子進入青春期,心智大大提升,外加受到外界環境的影響,內心渴望自由,而對父母有了一些怨恨的情緒,開始跟父母對着幹。

更有甚者,無關對錯,只要讓父母感到痛苦。

耐心陪伴,細心引導,鬆緊有度

孩子在幼年時候,如何陪伴,如何引導,如何教育真的很關鍵。

這個時候 孩子就像是一張白紙,等待着家長去發揮。

孩子幼年時候,誰來帶,媽媽帶,或者是老人帶,其實都不成問題,關鍵是陪伴孩子的成年人如何陪伴、如何引導。

三個原則要做到,“耐心陪伴,細心引導,鬆緊有度”。

耐心陪伴,增加孩子的安全感,這是孩子一生的情感基礎。

細心引導,孩子纔來到這個世界上,對這個世界一無所知,對人類文明一無所知,對規則一無所知,這個時候就需要成年人來引導,給孩子樹立良好的是非觀,這個同樣很重要。

無規矩不成方圓,我們愛護我們的孩子,給孩子良好的安全感,這當然重要,同時也要讓孩子從小逐漸適應規則,鬆緊有度才能讓孩子在規則中健康成長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