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後/政院建議蔡英文不提「公司化」 臺鐵改革從「體質」着手

▲兼任民進黨主席總統英文。(圖/民進黨提供)

記者陶本和/臺北報導

臺鐵的沈痾從國民黨執政時代,幾十年的問題,在普悠瑪事故、以及傷亡更爲慘重的太魯閣事故後,臺鐵內部即使不情願,恐怕也擋不住強大民意。因此臺鐵體質改善、企業改革公司化與否等議題,也讓總統蔡英文、行政院蘇貞昌府院高層更有一搏動力。而蔡英文在7日也趁勢登高一呼,在不直接觸碰「公司化」敏感字眼下,啓動臺鐵的「體質改革」。

在臺鐵總體檢報告的籤核問題上,蘇貞昌、政院發言人羅秉成已多次反駁,而蔡英文在7日的談話中,也強調144項改革,已經處理了109項,並指出剩下的,是需要時間來處理的長程目標,這些長程目標,當然就是歷任政府都不敢碰的臺鐵企業化變革

這次事件後,臺鐵在能量上確實略顯單薄,所以支持「公司化」的一派認爲,這是蔡英文與蘇貞昌出手改革的好時機;不過,如果從「執行面」的角度出發,光是拋出公司化,就引發臺鐵工會反彈,甚至揚言罷工,這無非帶給政院相當大的阻力

據悉,在府院討論臺鐵改革的過程中,執政團隊確實達成「應該改革」的共識,除了當前一直在進行的改善工作持續進行之外,臺鐵應該要從「體質面」來進行調整

首先,政院方面認爲,「公司化」不能解決臺鐵的所有問題,公司化不能一勞永逸,還可能因此衍伸更多問題;因此建議總統,不應再提「公司化」、「民營化」等太過簡化,且已經有既定模式名詞,而是從公司治理、經營改革的角度出發,好比國營企業民營化,如中華郵政的模式。

尤其這次發生的意外,是發生在正在做邊坡改善中的工程,期間發生的工地管理問題,不是用「公司化」這個工具就能一次解決。所以,府院高層皆認爲,臺鐵應該從「體質面」來進行調整,包括從「內部組織文化」、「財務問題」2大層面來着手。

在「內部組織文化」部分,「運工機電」四大系統的橫向整合功能,改變層層上報,傳統八股官式文化,提高管理效率;在「財務問題」上,就從退休人員資產問題來處理。

舉例而言,桃園市長鄭文燦就有提到,臺鐵售票所得的93%都用於薪資退休金,剩下的才用來支付其他經營革新工作。因此,從這一點就可以看到,臺鐵在財務改革也是當務之急。未來在不影響員工權益狀況下,勢必要由政府編列龐大預算來支應企業改造期間的所有成本。現在民氣可用,就剩下府院高層如何發揮政治智慧以及與工會間的協商手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