閔惠芬得意弟子趙劍華訪臺 首演《琴·情》紀念恩師

新加坡華樂團二胡首席趙劍華訪臺,演出已故恩師閔惠芬擔任首演的劉文金《長城隨想》二胡協奏曲。(圖/臺北市立國樂團提供)

大師身影,經典傳承,今年適逢一代胡琴大師閔惠芬逝世十週年,臺北市立國樂團特別策畫「琴‧情」音樂會,由首席指揮張宇安執棒,以二胡音樂爲主題,邀請新加坡華樂團二胡首席趙劍華訪臺,演出已故恩師閔惠芬擔任首演的劉文金《長城隨想》二胡協奏曲,音樂會並將首演臺灣作曲家陸橒的全新創作《琴‧情》,陸橒曾先後師事趙劍華與閔惠芬,期以此曲紀念師徒緣分。

師徒之情 盡在音樂裡

趙劍華是閔惠芬的得意門生,他回憶還在跟閔惠芬學琴時,只要時間允許,閔惠芬就會給趙劍華「放假」幾周,讓他去跟南京藝術學院、中央民族樂團等各地名師學琴。臨行前閔惠芬會聯繫好老師,寫一封親筆介紹信,讓趙劍華帶在身上,足見對於趙劍華的支持與用心。

1989年起趙劍華擔任上海民族樂團首席,後來新加坡華樂團成立,趙劍華成功考入樂團擔任二胡首席,開啓人生新樂章。這次曲目趙劍華特別帶來劉文金的《長城隨想》二胡協奏曲,也將世界首演描繪與閔惠芬師徒之情的《琴‧情》二胡協奏曲,爲此段師生情緣奏出動人樂章。

臺北市立國樂團首席指揮張宇安。(圖/臺北市立國樂團提供)

多首經典國樂曲目 一次享受

張宇安表示,這場音樂會聚焦二胡的各種演出,希望在一場音樂會上展現二胡的各種姿態。除了《長城隨想》、《琴‧情》之外,這次也將帶來胡琴四重奏的特殊編制,由北市國新中生代優秀的胡琴演奏家林承鋒、何佩庭、王薇及莊佩瑾擔綱,演出作曲家何娜的《胡中越影》以及作曲家劉卓夫的《戲花鼓》。

何娜是青年胡琴演奏家,浙江音樂學院國樂系二胡副教授,作品取材於江南戲曲越劇中的唱腔元素,運用二胡酷似人聲的音色對戲曲聲腔進行模仿,將傳統戲曲的聲腔音韻與現代音樂的和聲復調做有機結合。作品巧妙地運用胡琴家族中二胡與中胡的音色音域特點,挖掘胡琴高超的演奏技法與完美的音樂表現力,展現胡琴重奏的藝術魅力。本場演出何娜特別將《胡中越影》改編成12把胡琴與擊樂版本亮相,非常值得大家期待。

劉卓夫的《戲花鼓》胡琴四重奏與國樂團版,以湖南花鼓戲中的音樂元素作爲創作基礎,融合流行音樂的節奏特徵,營造出輕鬆、詼諧的氛圍,不但能提供截然不同的國樂感受,也能聽出這四位胡琴演奏家的深厚實力。

除了二胡演奏曲之外,臺北市立國樂團這次安排兩首經典傳統大型合奏曲目,一開始先由劉文金、趙詠山編配給國樂團的《十面埋伏》作開場,樂曲充分利用了樂團寬廣的表現力,賦予更強的聽覺效果,曲中許多彈性速度的段落能充分展現北市國優異的合奏能力與默契。另外由劉鐵山、茅沅創作,彭修文編配的《瑤族舞曲》,樂曲精巧,旋律主題個性鮮明,再加上彭修文的編配,恰如其份地彰顯國樂器獨奏的特色與合奏中該扮演的角色。歡迎樂迷於12月28日(六)19:30能親臨臺北市中山堂中正廳,現場聆賞經典樂曲,親炙大師深情餘音。

「琴‧情」音樂會將於12月28日(六)19:30在臺北市中山堂中正廳演出。(圖/臺北市立國樂團提供)

臺北市立國樂團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