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芾寫給皇帝的一幅書法,900年難超越,字字沉着痛快,讓人叫絕!
米芾,這位在書法史上特立獨行的 “怪才”,以其乖張的個性和卓絕的書法技藝聞名於世。他認石頭爲兄長,因潔癖與女婿更爲親近。在書法領域,他更是有着 “米狂” 之稱,他大膽地批評顏真卿、李邕、柳公權、張旭、懷素等書法大家,在厚古薄今的風氣下,他直言柳公權是 “醜書惡札之祖”,顛張狂素是 “俗品”。
然而,這種看似離經叛道的行爲,實則是建立在他深厚的書藝功底之上。米芾自幼便醉心於書法,7 歲開始學習,遍臨晉唐名帖,對 “二王” 筆法鑽研至深,早期書法呈現 “集古字” 之態,後憑藉自身非凡的創造力自成一家。
《梁簡文帝梅花賦》創作於元豐七年(1084 年)冬十月,此時 33 歲(或 34 歲)的米芾正處於書法創作的高峰期。這一作品是他奉命爲皇上所寫,卷首 “臣米芾奉敕敬書於績熙殿” 見證了其特殊的創作背景。
此卷近 300 字,單字大小約 8 釐米,通篇呈現出風檣陣馬、沉着痛快之態。從起筆來看,藏鋒的運用爲整個作品奠定了穩健的基調,而行筆則樸拙且充滿力道,“字字剛勁,筆筆生風”,豪邁奔放、神韻飄逸的韻味盡顯。
米芾獨特的 “刷字” 風格在其中表現得淋漓盡致,他用筆迅速而強健有力,筆畫的飛白連帶、一波三折,如 “早”“弄”“維” 等字,豎畫拉長形成渴澀飛白,這種處理方式不僅形成了天然的停頓分割,更賦予作品獨特的韻律感。
在結字方面,欹側跌宕、變幻無窮,險奇痛快與章法的肅整清新形成鮮明對比,字與字之間左右呼應,毫無悶堵之感,字形大小相間,使得全卷韻律十足,彷彿有一股靈動的氣息在字裡行間流淌。
米芾在繼承 “晉人古法” 的基礎上,大膽張揚個性,作品中流露出的豪邁俊朗與 “八面出鋒” 的筆法,無疑是他創新精神的有力體現。
米芾的 “八面出鋒” 在作品中運用得爐火純青。他的書法用筆,依據線條的曲直、方圓、強弱等變化來掌握筆勢,以不同的筆鋒觸紙,從而達到姿態萬千的效果。在這件作品中,無論是轉筆角度、折筆速度還是行筆力度,都能看到他對筆鋒的精妙掌控。
多露鋒逆入,或中鋒,或側鋒;筆鋒平行但不平拖,而是根據體勢靈活變動,恣性痛快,毫無猶疑、抖擻、滯礙之感,點畫線條幹淨利落,筆勢險絕,飛白的運用更是將這種筆法推向了極致。
對於書法愛好者而言,臨摹此作,能夠深刻領悟米芾精湛的筆法技巧,從而提高自身的書法水平。
從作品所傳達的意境來看,它以梅花爲主題,有着深刻的內涵。梁簡文帝蕭綱原作的《梅花賦》文采斐然,前半部分精心描繪梅花盛開之景,後半部分則由物及人,刻畫後宮麗人賞梅的微妙情態,最後以詩句展現她們因梅花飄零而生髮的青春易逝、年華如水的惆悵。
米芾以其獨特的書法藝術將這一主題展現得淋漓盡致。在北宋時期,梅花被文人雅士賦予了高潔、堅韌、不屈不撓的精神品質,深受喜愛和讚美。米芾書寫此賦,既是對梅花之美的歌頌,也是對這種精神品質的追求與嚮往的表達。
然而,對於《梁簡文帝梅花賦》的真僞也存在一定的爭議。有當代書法專家認爲此作品可能是贗品,理由是作品被認定爲米芾 35 歲之前創作,風格有蘇軾和蔡京的味道,從字體上看雖瀟灑飄逸,但有輕飄之感,少了米芾成熟筆法應有的神韻。
但也有研究蘇軾筆墨的學者持相反觀點,他們認爲此作品通篇氣定神閒、筆風十足、風骨清雅,應爲米芾真跡。
【往期好文】點擊下方藍色標題跳轉內容詳細頁面!
超多的書法學習資料,點擊上方公衆號名片,關注“書畫博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