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說不行就是願意?解析伴侶間常見迷思:步入關係就有履行做愛的義務

示意圖/ingimage

Netflix熱門青春校園劇《性愛自修室》第4季同時也是最終季已上線。

接續上一季中摩爾戴高中(Moordale)關閉的劇情,歐帝斯(Otis)和艾瑞克(Eric)來到人生地不熟的凱文迪許預科學院(Cavendish Sixth Form College),雖然地點不同,但那些關於性別、性傾向、親密關係等討論依然持續發生。

在迎來最終季的時刻,女人迷編輯爲你精選本季五大金句,帶你快速閱覽這季的幾大看點。

歐帝斯:多練習積極的性同意,你會發現溝通能產生更親密的情感

尋求性伴侶滿足生理需求的傑克森(Jackson),在某次性伴侶未告知的情況下被觸碰了肛門,這讓他感到不適,歐帝斯因此提到「積極同意」的概念。

針對積極同意,臺灣最高法院在第1781號刑事判決中給出了相當白話的解釋:「對方沉默時不是同意,對方不確定或猶豫也不是同意,在對方未同意前之任何單獨與你同行回家或休息,只能視爲一般人際互動,不是性暗示,又同意擁抱或接吻,也不表示想要性交,即對方同意後也可反悔拒絕,無所謂『沒有說不行,就等於願意』或有『半推半就』的模糊空間。」

簡言之就是Only Yes Means Yes,在決定是否要從事性行爲,或是性行爲過程中你們想嘗試不同的體位時,都必須確認參與者是否都已然同意,試着拋開那些安靜、不反抗、不拒絕就是同意的預設。

此外,一個很常見的誤解是——步入關係的我們有履行性行爲的「義務」。

然而事實上,既存關係並不能做爲持續性積極同意的展現,在我們允諾伴侶進入自己的生命時,不代表你要同時把自身的身體自主權交出去,也因此當對方主動親近你的空間時,除了享受這份熱情外,我們絕對具備隨時喊停、拒絕的權利。

亞當:走上療愈之路,肯認雙性戀身分

「直到那一刻我才明白,原來我也有一顆心,那一刻我以爲它就要停止了。當我想着心跳要停止的時候,我才恍然大悟原來它一直在那裡。只是它不知道如何反應。」上一季中,亞當(Adam)用短短几行文字,讓大衆看見在他蠻橫、冷淡的背面,其實滿目瘡痍。

相較前幾季脆弱、憤怒這些立體又鮮明的形象,在這一季中我們看見亞當正走在痊癒之路上,同行的還有父親和艾瑞克。

面對父親,他終於能慢慢放開父親脫口而出讓人疼痛、刺耳的質疑,大膽說出自己的雙性戀身分,並且表示一直以來自己的不自信,其實是源於害怕被父親糾正的擔憂,就此開啓父子互相理解的可能。

面對曾經的愛人艾瑞克,亞當坦言自己出櫃的感受,並承認他依然在與出櫃後的恥辱鬥爭。那一刻,艾瑞克雖然只是輕輕的說出的「這條路很漫長,但你得相信自己有資格獲得幸福,亞當,你一定要愛自己」,卻已經讓兩人之間的疙瘩不再,亞當也終於得以平靜地接受,彼此不再是伴侶關係的事實。

以撒:真正重要的是,有人開口提出需求,你就要聆聽

在上一季展現機智和自信的以撒(Isaac),如同前幾季一樣,面對那些由環境所生的限制時,他並不帶歉意,這一季他持續爲障礙者發聲。在接連幾次新學校的電梯時不時故障,使他無法參與課堂的事件後,他決心反抗。

於是我們可以看見,在他大聲疾呼着無障礙空間的重要性後,校內其他隱匿的、被忽視的障礙者相繼出聲。值得注意的是,《性愛自修室》特別詮釋了聽障等需求不外顯的障礙者的困境,有時是因爲環境不足夠安全,使障礙者們沒有勇氣開口提出要求,所以就只能假裝自己跟其他人一樣應付得很好。

事實上,正如影視中提到的,「有時真正滋生問題的並非來自障礙本身,而是社會藩籬」,所謂共融並不是靠着口號、規範,那些形式組成,只有我們都能試着站在他人的高度,換眼看世界,才能爲所有人撐起平等生存的空間。

小薇:愛應該讓你感到安全,讓你感到有勇氣

始終心繫着課業的小薇(Viv)在一次課堂上,悄然撞見了愛情。

初次戀愛的她,將伴侶阿波(Beau)的熱切關心、如影隨形,還有隨興所至的對待,視爲是愛的展現,所以即便她意識到這份愛變得沉甸甸的,心裡有着說不清的怪,但依然試圖用那些與愛相關的證明,以此弭平想像與實際之間的差異。

也許我們都曾經是小薇,不懂得愛,不知道如何拿捏愛的力道,雙方距離又該如何衡量,甚至無法解讀伴侶那些愛的展現是否得體。於是面對伴侶過度用力的愛時,誤把在意、關心當成愛,卻忘了其實熾烈的愛可能與威脅、孤立、傷害並存。

然而,所謂的愛應該讓你感到放心,在關係中,你恆常感到的害怕,並不是愛的展現,也無法被那些偶爾的體貼、熟悉的道歉所抹滅。

面對遭受恐怖情人騷擾的當事人,小薇的同學爲我們做出了很好的展現,讓我們知道作爲陪伴者,可以表達關懷,但不批判、不責難,才能幫助當事人自由、不戒備地表達自己的感受,以此釋然那些心裡覺得怪怪的、卡卡的原因。

小歐:即便痛苦,但感受那些情緒很重要

歐帝斯在這一季終於與梅芙(Maeve)結束遠距離戀愛,期待能更發展親密關係的他們,始終無法成功,歐帝斯因此懷疑自己是否依然還沒克服性行爲的障礙,一直到與同爲性治療師的小歐(O)對話,他才終於能辨識害怕的背後,其實是源自於原生家庭的傷。

由於年幼時目睹父親離開母親珍(Jean)身邊後,母親身上的煎熬、黯然神傷,都歷歷在目,歐帝斯因此對於親密關係始終是害怕的,他擔心自己和母親一樣步入關係後會受傷,擔心自己會複製母親的情境。

面對這一道關係的傷痕,我們可以如何撫平、放下,小歐給出的答案值得我們細品。

小歐鼓勵歐帝斯嘗試感受那些情緒,因爲徹底隔絕情緒的話,傷口依然會在,傷心也無法因此化解。

面對愛情,這個充滿風險,無法預測雙方終點的東西,你可以嘗試把它當成一段旅程,享受它,並且相信你有資格過得幸福,放下那些對於愛情的恐懼,嘗試在新的際遇之中,那些人與人間連結的溫度中,長出再愛的勇氣。

於是,在得以安放、照顧自己的前提下,歐帝斯終於開始嘗試理解並學會看見母親的限制,並因此明白,沒有什麼人、什麼關係是完美的,擁抱不完美的童年,也才能擁抱受傷的自己。

《性愛自修室》完結,人們對性、愛的追尋卻尚未終結

有些人可能覺得《性愛自修室》無法及時解答它所拋出的疑問,但這正恰巧展示了那些關於性、愛的疑慮,不是在青少年階段就能得到通透的解釋與理解,關於性與愛的探索,是恆常的,是在生命歷程中的持續發生。

於是,《性愛自修室》作爲不少人開口談性的起點,但它的完結,卻不代表人們關於性與愛的疑問得以終結,我們還走在探索的路上,那些關於性與愛,複雜的、諸多的疑問仍然等待着我們發現、思考。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