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前官員:川普「量化」臺美關係 賀錦麗重結盟

美國白宮之戰鹿死誰手,牽動全球政經。前白宮官員何瑞恩指出,賀錦麗預計將循拜登重視聯盟固臺海路線,川普側重可量化的事務例如軍費。副手組方面,華茲以人爲本,關切臺灣人心聲,範斯重視臺海更勝歐洲。

何瑞恩(Ryan Hass)在歐巴馬(Barack Obama)時期擔任白宮國安會中國、臺灣及蒙古事務主任。歐巴馬2014年出訪北京、2016年赴杭州出席20國集團(G20)高峰會,及同年底前往秘魯出席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領袖會議,何瑞恩都是隨團的幕僚之一。

歐巴馬卸任後,何瑞恩轉往華府老牌智庫布魯金斯研究所(Brookings Institution)研究兩岸多年。他立場友臺,除了曾在公開學術研討會上呼籲與會者勿忽略臺灣的主體性、不時隨智庫團訪臺,也投書英文媒體Taipei Times(臺北時報)談臺美如何利用契機深化關係。

‧拜登規 賀錦麗隨

「要先了解她(賀錦麗)在過去4年裡持續聽取情報簡報,參加政策談判,她一直在總統拜登身邊,重大決策無不參與,非常熟悉拜登政府的做法,我預期她會高度延續拜登政府對臺灣以及亞太地區的政策」,何瑞恩說。

他昨天接受中央社訪問時指出,拜登路線重視聯盟、夥伴關係,以及在盟友之間建立密切網絡,以維持亞洲及臺海穩定,確保全球公共領域開放,沒有一個國家能以損害區域利益的方式主導亞洲。

何瑞恩表示,有別於川普認爲盟友有損美國實力,賀錦麗(Kamala Harris)將傾向把「與朋友合作」視爲對美國實力的補強,而不是消耗。他也提到,賀錦麗的幕僚不僅狀況內又經驗豐富,因此他不認爲如果賀錦麗當選,會上演「賀賴電」。

‧川普交易式外交重數據

川普對臺政策特色方面,何瑞恩的觀察與美臺兩地的多數學者一致,內涵不脫「交易式」(transactional)手腕,「即使川普最親近的支持者也會認同這點」。

何瑞恩指出,與其他領導人相比,川普更偏好「可以量化」的事務,可以用來對外展示政績,例如貿易平衡及國防開支,因此他可能會對臺施壓,要求大幅增加軍費。

「(川普)並非單純將臺灣視爲個體看待(thinkingof Taiwan as Taiwan)」。何瑞恩觀察,川普掌權時,他花了很多時間思考臺灣在美中競爭框架下的位置,而非將臺灣視爲一個具有2300多萬人口、民主、充滿活力且自由的社會。

何瑞恩說,川普政府有一些幕僚非常關心臺灣,竭力支持臺灣民衆,例如接替何瑞恩的簡以榮(IvanKanapathy)及前白宮副國安顧問博明(MattPottinger)。

他指出,但簡以榮及博明挺臺相對低調,不希望吸引川普太多注意力。「這讓我憂心,因爲這代表川普總統本人可能沒有像他第一任期內的一些幕僚那樣,熱衷支持臺灣」。

‧華茲撇意識形態 以人爲本

副手方面,民主黨副總統候選人華茲(Tim Walz)在1989年天安門事件期間,經香港前往廣東教書一年,他與妻子在1990至2000年代初期成立公司,帶領學生前往中國參訪,瞭解中國歷史文化。這段海外經歷讓共和黨競選陣營一口咬定華茲親中,未來「逢中必軟」。

何瑞恩說,華茲看待臺灣及中國的方式,將是以「曾與兩地人民直接互動」的心情出發。換句話說,華茲在中國期間,看到地緣政治事件對臺灣及中國人民的影響,理解他們所承受的壓力。

何瑞恩分析,華茲不會透過意識形態或抽象概念來理解事態發展,「他會非常關心這些事件對中國和臺灣人民的影響」。就中國而言,華茲一向明確且直言不諱地表示中國政府並未善待人民,中國人民應該得到更好的治理和領導,「我認爲這是一種大膽、勇敢且誠實的表態」。

對臺路線方面,何瑞恩推測「賀華配」如果勝選,華茲將會抱持「臺灣人民的心聲應該被外界所聞,及臺灣人民應在國際體系中獲得尊重」的立場進入白宮。

‧範斯重視臺海更勝烏克蘭

共和黨部分,則由曾反對美國向烏克蘭增加援助,認爲臺灣同樣需要愛國者飛彈的參議員範斯(JDVance)出任川普副手。

何瑞恩說,範斯認爲烏克蘭是歐洲應該處理的問題,歐洲國家應該爲保護和促進歐洲安全出更多力,這也反映了範斯對臺海和平穩定的關切,及「應投入更多資源遏止中國對臺野心」的看法。

「如果俄羅斯在烏克蘭取勝,那將是美國的地緣政治災難,這會使中國更加有恃無恐,威脅到臺灣。因此,我理解參議員範斯的邏輯,但我不同意他的看法」。

‧副總統無重大外交決策權

美國前副總統錢尼(Dick Cheney)據報常常透過每週與前總統小布希(George W. Bush)一起用餐的時段,在小布希耳旁力推自己屬意的外交政策。如今兩陣營副手人選就定位,未來對外交政策能施多少力,何瑞恩說,副總統頂多是幕僚顧問,無決策權。

他也指出,美國副總統對外交政策的影響力,會因議題而異。在涉及臺灣或中國、兩岸議題時,這是對美國長遠利益具有重大意義及重要性的議題,通常由總統親自督軍。

「我確信總統會非常認真地看待這些建議,不過,一般來說,戰爭與和平議題會落在總統的肩上,我們的制度就是這樣設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