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中國足以重塑全球AI格局
來源:環球時報
美國《福布斯》雜誌12月23日文章,原題:2025年的中國和人工智能:若想保持領先,全球高管必須知道的事情 中國製定了2030年成爲世界主要人工智能(AI)創新中心的遠大目標。到2030年,AI有望爲中國創造每年超過6000億美元的經濟價值。
2024年,中國AI企業數量超4500家,佔全球總數的15%。中國在2024年自然指數科學貢獻榜單上名列前茅,而且2014年至2023年,中國生成式AI專利申請量居全球第一。此外,2024年中國生成式AI領域的私人投資較上一年增長更爲顯著。
在AI賽道,中國絕非普通參與者,而是一股足以重塑國際格局的力量。中國政府對AI提供前所未有的支持,中國創新企業形成欣欣向榮的生態系統並全力聚焦於滿足具體產業需求的應用。中國給全球高管帶來巨大商機的同時,也帶來挑戰。
2025年,中國擁有四大AI戰略優勢。一是政府支持AI創新。從科研經費到基礎設施發展,北京堅定不移的支持爲中國AI發展帶來無與倫比的優勢。二是AI生態系統發揮作用。阿里、華爲、百度等中國公司通過組建生態系統推動應用程序發展,推動不同規模的企業利用其技術優勢實現成長和創新。三是確保AI滿足現實世界的需求。與美國不同,中國在研發應用領域致力於將AI與硬件相結合,從而對實體世界產生影響。四是聚焦AI垂直市場。與西方一開始專注於通用AI不同,中國優先發展滿足具體產業需求的應用,這種垂直方法能爲醫療保健、智能生活、金融和製造業等不同產業加速提供更具影響力的解決方案。
目前,中國生成式AI領域的主要參與者可分爲四大類:一是政府支持的科研中心和實驗室;二是阿里、百度、騰訊、360、字節跳動和華爲等科技巨頭;三是一些在西方名不見經傳的中小型企業;四是包括若干獨角獸在內的初創公司。
中國在AI領域最矚目的方面之一就是AI模型的多樣性和專業化。從百度的“文心一言”到阿里的“通義千問”,這些強勢的AI模型並不只是單純地複製既有技術,而是爲滿足中國市場的獨特語言和文化需求而積極開展創新。
中國AI繁榮發展的一個關鍵驅動因素是AI基礎設施的快速建設普及。阿里雲、華爲雲和騰訊雲等雲端巨頭都在推動高級AI功能的普及。
以AI爲核心的平臺也降低了企業利用AI技術的門檻。例如,華爲雲服務將大模型培訓的開發週期縮短到數週,而月之暗面科技有限公司則通過與阿里雲的合作大幅提高了模型推理效率。
中國在面向具體產業的AI應用開發領域取得巨大進展。舉例來說,醫聯旗下的MedGPT在真實世界測試中已呈現出與真人醫生相當的專業能力,凸顯出AI在醫療診斷中的潛力。今年6月,上海“徐彙區政務服務大模型”上線,提供企業生命週期諮詢,大幅提高了政府服務效率。這種垂直整合和專業化的趨勢爲全球高管提供了與中國夥伴探索AI合作的機會。
對於AI治理,中國政府採取前瞻性應對方式,平衡創新與避險需求。2023年,中國政府頒佈《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務管理暫行辦法》,爲AI發展和治理提供清晰指導。此外,中方提出的《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議》,標誌其對開展AI治理國際合作的承諾。今年5月,中國還發布了《網絡安全技術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務安全基本要求》徵求意見稿。
不過,2025年的中國AI發展面臨三個挑戰:一是中美之間持續的技術爭奪;二是如何吸引並挽留頂尖人工智能人才;三是如何確保數據可用性。
只有瞭解中國AI生態系統的獨特性並相應調整戰略,企業領導者才能確保自身企業立於全球AI革命的前沿。(作者爲洛桑國際管理髮展學院創新與戰略學教授馬克·格雷芬,甄翔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