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消費爲什麼這麼強?這可能就是答案

爲何20多年來最高的利率,似乎並未給美國人的消費帶來太大阻力?答案可能是,一些未被披露的“幽靈債務”撐起了美國人的開支,但同時也埋下了禍患的種子。

媒體最新報道指出,日益流行的"先消費、後付款" (Buy Now,Pay Later,簡稱BNPL) 模式,創造了大量隱性債務,讓美聯儲和華爾街越來越難以掌握實際經濟狀況,影響了經濟學家對經濟前景和利率軌跡的判斷。

什麼是BNPL?

BNPL即允許消費者先用後付、分期付款的購物模式,提供這項服務的美國公司包括Affirm、Klarna和Block旗下Afterpay等。

雖然聽起來很像中國的螞蟻花唄、京東白條,但不同的是,中國電商平臺的消費金融服務也需像銀行信貸信息一樣,納入徵信系統,而美國的BNPL平臺則無需向徵信機構報告,因此高度不透明。

由於平臺未公佈數據,因此也無從計算BNPL債務規模到底多大。根據Adobe Analytics的估算,一季度美國網購人羣使用BNPL貸款消費了約192億美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了12.3%。

BNPL服務通過免息分期付款等方式,在疫情期間大行其道,尤其吸引年輕數字化消費羣體。然而,批評人士認爲,這些服務格外誘惑那些財務困難的人羣。斯坦福大學會計學教授Edde Haan對媒體表示,BNPL“讓人們更容易陷入債務泥淖,而缺乏透明度使這種情況更加嚴峻”。

民調機構Harris Poll收集的數據顯示,43%的BNPL用戶拖欠付款,28%的人因使用這些平臺而拖欠其他債務。中產階層家庭也在大量依賴這些服務。民調發現,42%的年收入超10萬美元家庭的BNPL服務出現過逾期。

在使用BNPL的受訪者中,超過一半的人表示,BNPL讓他們購買了超過自己支付能力的東西,而近四分之一的人認爲他們的BNPL消費已經"失控"。調查還發現,23%的用戶表示,如果不分期付款,他們就無法負擔大部分的購物支出,而超過三分之一的用戶是在信用卡透支後才求助於BNPL服務的。

一些BNPL服務會自動從用戶賬戶扣款,可能導致透支費用。此外,BNPL平臺用戶按時付款不會提高信用評分,但一旦拖欠付款,就可能會被起訴,對信用造成負面影響。

美國消費者金融保護局也警告稱,BNPL服務會帶來諸多潛在風險,包括滯納金、隱性利率支出以及以貸養貸等。

隱形債務遮掩美國經濟前景 影響利率軌跡判斷

長期以來,BNPL服務平臺一直拒絕與美國三大徵信機構合作,披露這些幽靈貸款的數據,聲稱後者無法妥善處理這些小額貸款數據,公開信息可能會損害消費者信用評分。

尤其關鍵的是,BNPL的不透明屬性,可能已經誤導了美聯儲和華爾街分析師對美國經濟形勢的判斷。頑固的高通脹之下,大多數傳統經濟指標都指向美國消費動能不足,而現實卻恰恰相反。以至於經濟學家和交易員不得不一再推翻他們對經濟增長放緩和美聯儲降息的預測。

強勁的消費者支出和低失業率使許多經濟學家相信美國消費者韌性十足,但實情是他們可能只是在藉助未被納入統計數據的幽靈貸款來消費。

金融博客Zerohedge指出,對於美聯儲和華爾街而言,利用現有的數據來理解疫情後的經濟已經夠難了,幽靈債務的存在更進一步遮掩了美國家庭財務健康狀況的全貌,加大了經濟學家判斷經濟前景和利率軌跡的難度。

除了BNPL這樣的幽靈債務,顯性的債務也暴露出美國消費信貸面臨的潛在風險。費城聯儲上月公佈的一份報告顯示,去年第四季度,美國信用卡拖欠率創下歷史最高紀錄。截至去年12月底,近3.5%的信用卡餘額至少逾期30天。未2012年以來的最高水平,比上一季度上升了約30個基點。逾期60天和90天的比例也有所上升。名義信用卡餘額創下新高,信用卡使用率也上升,因消費者進一步擴大信貸額度。經通脹調整後的信用卡餘額仍低於2019年第四季度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