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考慮將中芯國際列入“實體清單”?公司迴應來了!

(原標題:美國考慮將中芯國際列入“實體清單”?公司迴應來了!)

有報道稱,美國正考慮是否將中芯國際列入“實體清單”。據瞭解,如果中芯國際進入“實體清單”,則意味着無法再和美國公司進行交易,而中芯國際產線中含有不少美系技術

9月5日下午,中芯國際發佈一份聲明予以迴應。聲明表示,中芯國際作爲一家同時在香港證券交易所中國大陸A股上市的國際化運營集成電路製造企業,公司嚴格遵守相關國家和地區的法律法規,並在此基礎上一直合法依規經營;且與多個美國及國際知名的半導體設備供貨商,建立多年良好的合作關係,美國商務部多年來針對中芯國際進口採購的設備,也已經核發多件重要的出口許可

同時,中芯國際自成立以來作爲全球半導體供應鏈上的重要成員,客戶遍及美國、歐洲及中國大陸等世界各地,其產品及服務皆用於民用和商用,從沒有任何涉及軍事應用的經營行爲,與中國軍方毫無關係;2016年及以前,中芯國際還是經美國商務部正式認可的“最終民用廠商” (Validated End-User) ,並曾有多位美國商務部官員實地到中芯國際進行訪查。因此,任何關於“中芯國際涉軍”的報道均爲不實新聞,我們對此感到震驚和不解。中芯國際願以誠懇、開放、透明的態度,與美國各相關政府部門溝通交流,以化解可能的歧見和誤解。

盤面顯示,中芯國際A股8月以來累計下跌19.38%,同期H股下跌20.77%。公司最新港股市值爲1362億元港幣,A股市值爲1284億元人民幣

衝擊多家美系設備廠商

一旦被列入“實體清單”,或影響中芯國際的擴充計劃。中芯國際近期發佈公告稱,公司與北京開發區管委會於7月31日共同訂立並簽署《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將成立合資企業從事發展及運營聚焦於生產28nm及以上集成電路項目。項目首期計劃投資76億美元,約合531億元人民幣。

然而,中芯國際的大量設備需要從境外進口,尤其是美國。據悉,一條製造先進半導體產品的生產線投資中設備價值約佔總投資規模的75%以上。

公司在科創板上市披露的招股書中表示,集成電路晶圓代工行業對原材料和設備有較高要求,部分重要原材料核心設備在全球範圍內的合格供應商數量較少,大多來自中國境外。未來,如果公司的重要原材料或者核心設備發生供應短缺、價格大幅上漲,或者供應商所處的國家和地區與中國發生貿易摩擦、外交衝突、戰爭等進而影響到相應原材料及設備的出口許可,且公司未能及時形成有效的替代方案,將會對公司生產經營及持續發展產生不利影響。

比如集成電路製造“四大件”。光刻機方面,荷蘭廠商ASML一家獨大,全球市場份額超過七成,其他重要廠商還有佳能尼康。刻蝕機方面,泛林半導體、東京電子、應用材料等國際企業佔據全球主要市場份額。薄膜沉積設備方面,集成電路PVD領域主要被應用材料、Evatec、愛發科壟斷,其中應用材料佔比約85%;CVD領域全球主要供應商爲應用材料、東京電子、泛林半導體,其中應用材料佔比約30%。集成電路離子注入機方面,應用材料、Axcelis獲得了全球大部分市場份額,其中應用材料佔有50%以上市場份額。

因此,若制裁落地,美系廠商亦將受到很大沖擊。中芯國際3月23日公告顯示,公司與泛林集團簽訂設備採購協議,購買總價爲3.97億美元。3月2日公告顯示,中芯國際與應用材料達成設備採購協議,購買總價爲5.43億美元。值得一提的是,中芯國際一季報宣佈將今年計劃資本開支由2019年年報披露的約32億美元提高至約43億美元后,公司二季報再度上調資本開支計劃,由約43億美元增加至約67億美元。增加的資本開支主要用於機器及設備擴充。

自主可控進程有望提速

國內正加大力度打造“自主可控”的集成電路產業鏈,尤其是設備與材料環節,但由於起步晚、專利壁壘、過去重視程度不夠高等多重因素影響,短時間內還很難擺脫對海外廠商的依賴。儘管國內已研製出可部分替代的設備,但一些設備廠商使用的部分關鍵零部件還依賴於境外供應商。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若中芯國際被列入實體清單,或將加速“自主可控”進程,國內半導體設備與材料廠商有望拿到更多進入中芯國際產線驗證的機會。

中芯國際聯合首席執行官趙海軍在二季度電話會議上表示,中國本地的設備、配件及材料廠商一直在努力發展,但現在的規模還比較小。很高興看到主要的公司都已經上市,得了很多財務上的支持,也都在做研發,中芯國際對以後是看好的。他們通過與客戶緊密結合、然後開發,能夠把這個集成電路體系建立起來,但這需要時間,也需要大家在研發上做很多創新。中芯國際現在做的事情就是跟行業一起做創新。會嘗試使用國產產品,但中芯國際是國際公司,“我們沒有太大的傾向性,一定只用張三不用李四,我們就是想在這個行業健康的發展。產業追隨者不是一天就可以取代領跑者的,我們歡迎國外的龍頭企業來當地建廠,建立供應鏈,這對大家都是機會。”

目前,國內在光刻機、刻蝕機、薄膜沉積設備、離子注入設備、熱處理設備、清洗機拋光機等主要半導體設備領域都有佈局,廠商包括上海微電子、北方華創、瀋陽拓荊中微公司聯營企業)、凱世通萬業企業控股子公司)、中科信(電科裝備旗下單位)、上海盛美半導體、華海清科等。

中芯國際預計全年收入雙位數增長

中芯國際是內地技術最先進、配套最完善、規模最大、跨國經營的集成電路製造企業集團,提供0.35微米到14納米不同技術節點的晶圓代工與技術服務。

目前,中芯國際共有7座晶圓廠(含兩座控股),在上海建有一座300mm晶圓廠和一座200mm晶圓廠,以及一座控股的300mm先進製程晶圓廠;在北京建有一座300mm晶圓廠和一座控股的300mm先進製程晶圓廠;在天津和深圳各建有一座200mm晶圓廠。此外,公司在江陰有一座控股的300mm凸塊加工合資廠。

受益於產業鏈景氣回暖,中芯國際業績飆升。按國際財務報告準則,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約18.43億美元,創歷史新高,同比增長26.3%;歸母淨利潤亦創歷史新高,爲2.02億美元,同比增長556.0%。

展望全年,中芯國際的目標是實現收入15%至19%的雙位數增長。按此估算,中芯國際2020年的收入將介於35.83億至37.08億美元。結合一季度和二季度的收入完成情況,以及中芯國際之前給出的三季度業績指引――收入環比增長1%至3%,在不考慮匯率變化的情況下,可大致估算其四季度的收入可能介於7.73億至9.16億美元。

就是否會在9月14日之後繼續向某核心客戶供貨一事,中芯國際聯合首席執行官梁孟鬆在二季度電話會議上表示:“我們不針對某特定客戶進行評論,我們絕對遵守國際規則,絕對不做違反國際規則的事。有信心填滿先進工藝產能,很多客戶準備使用(先進工藝)。同時也會尋找替代方案。總體而言,我們能夠克服目前的這些挑戰,對先進工藝的開發和需求表示樂觀。”

公司管理層表示,公司成功在科創板掛牌上市,迎來發展過程中的“芯”征程。本次發行共募集資金約525億元,資金將重點投向科技創新領域,有助於公司進一步增強技術實力,豐富產品組合,擴大產能規模,全面提升公司在多種技術節點、多個工藝平臺的集成電路晶圓的代工能力。

公司管理層認爲,儘管全球經濟遇到了很多困難,但在諸多新應用的驅動下,芯片市場需求依然強勁,半導體行業的產能利用率維持高位。

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