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視察河南,縣委書記一問三不知,主席的做法至今仍值得學習
安靜的會議室內,面對毛主席的提問,南陽縣縣委書記魏兆銘的額頭上沁出了汗珠,他的腦子飛速轉動,想要努力地尋找出令主席滿意的答覆。
然而面對毛主席提出的數個出乎意料的問題,自認做好萬全準備的他卻落入了“一問三不知”的尷尬處境。
毛主席也並未苛責這位答不上問題的縣委書記,他用幾句話巧妙地緩解了緊張的氛圍,還給這位縣委書記上了一堂別開生面的“幹部培訓課”。
一、主席下河南
1958年,毛主席親臨河南的土地進行視察。
彼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已經成立接近十年,在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人民的生活逐漸步入正軌,但囿於生產力低下的現實狀況,國內的大部分地方仍然存在吃不飽、穿不暖的現象。
而河南作爲農業與人口大省,最能代表廣大中國基層人民的生活狀況,因此河南也成爲了毛主席十分牽掛與想要迫切瞭解的對象。
在河南視察的這段日子裡,毛主席下基層,與老百姓們面對面交談,瞭解到了農民們的真實生活狀況。直至調研結束之際,毛主席依然還剩下幾個縣沒有去。
但毛主席秉承“實事求是”的態度,要求這幾個縣的縣委書記前往鄭州當面與他彙報工作。
在這些毛主席不能親臨的縣中,南陽縣正是其中的一個。
毛主席對於南陽一直有種特殊的感情,他知道南陽是知名的歷史文化名城,從蜀相諸葛亮到醫聖張仲景,南陽自古以來可謂人傑地靈。
時任南陽縣縣委書記魏兆銘得知消息後,不敢絲毫懈怠,當即開始着手準備彙報資料。
身爲基層幹部,他一方面爲能夠向主席面對面彙報工作而感到榮幸,另一方面又頗爲緊張,因爲他知道自己代表的是這片土地上的廣大百姓。
魏兆銘並非南陽本地人,他出生於山東,年輕時便參與黨的基層工作。他工作態度認真,工作能力突出,同時還有着高度的爲民奉獻精神,十分契合一名優秀共產黨基層幹部的作風。
也正因如此,1955年,31歲的魏兆銘便被黨組織任命爲南陽縣縣委書記。
在經過幾日對資料文檔的精心整理與批註之後,魏兆銘踏上了前往鄭州的火車。
這幾天中他廢寢忘食地記下了南陽地區的諸多民生信息,從糧食產量到人口分佈可謂已然爛熟於心,甚至還把許多代表南陽發展的數據具體化成圖表,如同一個認真對待課後作業的學生。
抵達鄭州後,在時任河南省省委書記吳芝圃的安排下,魏兆銘終於見到了毛主席。
毛主席親切地與抵鄭彙報工作的幾位縣委書記握手交談,領袖和藹可親、平易近人的氣質緩解了魏兆銘緊張的心情。介紹與問候環節結束後,衆人正式落座,開始向主席彙報工作。
二、“一問四不知”
毛主席饒有興趣地看着這位年輕的縣委書記,旋即問了他一個出乎意料的問題:“魏書記,南陽縣有個‘二十八宿走南陽’的故事,你聽說過嗎?”
面對毛主席的提問,魏兆銘稍稍愣了一下,但很快便反應了過來。這個名句在南陽地區可謂流傳已久,他點點頭答覆道:“聽說過,主席。”
所謂的“二十八宿走南陽”,指的就是跟着光武帝劉秀一同打天下的二十八位名將。劉秀於地皇三年(22年)在宛城(今南陽)起兵反抗王莽,最終成爲了東漢王朝的締造者。
漢明帝繼位後,爲了紀念當年跟父皇劉秀打天下建立東漢王朝的功臣宿將,遂在洛陽南宮的雲臺上繪製了28位功臣的畫像,這就是史稱的雲臺二十八將,後人也將這些名將與天上的二十八星宿對應相稱,因此他們也有着“二十八宿”的名號。
毛主席又接着問他:“那你知道這二十八宿中,誰排第一位?”
這個問題可把魏兆銘給難住了,他對於這句話的瞭解也只停留在道聽途說的層次,至於背後的故事並未深究過。他只能站在那裡,支支吾吾不知如何應答。
毛主席留意到了他侷促的神情,便不再爲難他,轉而換了一個問題:“關於諸葛亮的躬耕的地方究竟是襄陽還是南陽,一直以來都存在爭議,你對這件事有什麼看法呢?”
這個問題又把魏兆銘給問住了,他儘管對這件事早有耳聞,但從縣委書記的角度出發,他認爲這無非是兩個地方提高自己知名度的一種方法,因此並不太關注。
他只能硬着頭皮回答:“這個問題我沒有研究過,並不知道具體情況。”
連續兩個問題都沒回答上來,會議室內的氣氛頓時緊張了不少,不少尚未發言的縣委書記如臨大敵,大氣都不敢喘。毛主席遂將香菸分發給在座的同志們,自己也率先抽起了煙,緩和了緊張的氛圍。
隨後,毛主席一邊抽菸,一遍提出了他的第三個問題:“諸葛亮爲什麼會定居在南陽呢?”
魏兆銘聽罷,腦海中依然是一片空白。他沒有想到主席的提問都是針對南陽的歷史文化,對此知之甚少的他此時如同熱鍋上的螞蟻,答又答不出來,也不好意思坦白自己並不知道。
省委書記吳芝圃見狀,主動地爲魏兆銘解圍,他站起來對毛主席說:“主席,這個我知道,我來替他回答吧。”
吳芝圃早年間曾考入杞縣縣立甲種農校,在當時相當於擁有大學文化。他對於歷史知識多有了解,將諸葛亮的自荊州來到南陽的經歷娓娓道來,得到了毛主席讚許的眼光。
一旁的魏兆銘不由得佩服省委書記的博聞強識,同時也對於自己身爲南陽縣委書記卻對南陽曆史知之甚少而深感慚愧。他像是考前惡補知識,但上了考場卻忽然發現考的是另一科的侷促考生一樣,只能對着試卷上的空白“望洋興嘆”。
魏兆銘本以爲自己糟糕的表現,會讓主席直接跳過自己去聽取下一個人的工作彙報,但主席仍然轉向了他,並對他說:“既然你不太瞭解南陽的歷史,那我就問你一個民生問題。”
魏兆銘聽罷頓時鬆了一口氣,看來複習了幾天的知識終於能派上用武之地了。但主席接下來的問題卻讓他再次啞口無言:“南陽縣的百姓,一個人每個月要吃幾兩香油呢?”
身爲縣委書記的魏兆銘,平時所管理的都是與南陽縣大發展方向有關的內容,他可以不假思索地彙報出南陽縣的工商業、農業發展狀況,可以精確地概括南陽縣人口的分佈情況,卻從來不曾留意過他朝夕相處的南陽百姓們一個月要吃幾兩香油。
他低下頭,向毛主席誠懇地坦白自己對此並不瞭解,同時也對自己在此次會議上的糟糕表現而深表歉意。
“我身爲南陽縣縣委主席,不僅對南陽的歷史知之甚少,對於百姓最基本的民生情況也並不清楚,我不是一個合格的縣委書記,實在對不起,主席。”
三、心懷百姓的偉人格局
魏兆銘本以爲自己的表現會在主席心裡留下十分不好的印象,甚至覺得自己的烏紗帽已經不保了。然而出乎他意料是,主席並沒有責怪他的意思,反而主動起身,上前握住了他的手。
“魏書記,你的工作很努力,態度很認真,材料準備的也很充分,”
毛主席的語調依然淡然而隨和,字裡行間也充滿了語重心長與對他的期望。
“但是,作爲一名縣委書記,不僅要關心當地的發展與民生,更要了解一些當地的歷史文化,多關心老百姓的真實生活。這樣一來,你才能更好的融入羣衆,理解羣衆,真正的感受到人民的訴求,才能真正的治理好一片土地。”
毛主席的一番話語如同春風拂面,打消了魏兆銘的消極情緒。他看着毛主席和善的雙眼,裡面充滿了對他的期許。魏兆銘暗下決心,要成爲毛主席期望的那種真真正正的人民幹部。
自那以後,毛主席的“四個問題”成爲驅策魏兆銘前進的力量,他在崗位上兢兢業業,爲黨和國家奉獻到1983年,成爲推動南陽地區的發展的一大功臣。
毛主席的四個問題看似與南陽的發展關係不大,但實際上指向的都是縣委書記管理的盲點與誤區。許多地區領導者只關注紙面上的發展數據,只擅長在宏觀層面上調兵遣將。
這實際上是與毛主席所提倡的“從羣衆中來到羣衆中去”的工作精神相悖的。
在毛主席眼中,任何時候都要把百姓放在第一位,不是因爲紙面發展數據漂亮體面,老百姓纔會擁有富足美滿的生活,而是通過關注最現實的民生,滿足百姓們最直接的訴求,才能擁有漂亮的發展數據。
而這恰恰也體現在對這個地區的歷史文化的理解之中,一個熟識本地區文化、瞭解本地區歷史的管理者,往往都會對這個地區充滿熱忱與關愛。
開朗豁達的胸襟,循循善誘的教導方法,偉人的智慧與格局早已成爲一種精神,一個榜樣。鞭策着無數人民幹部砥礪前行,爲人民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