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腎臟病盛行率攀升!僅1成自知 醫示警「8大高危險族羣」
▲醫師提醒,臺灣慢性腎臟病盛行率逐年攀升,高危險羣要特別留意。(圖/達志/示意圖)
記者趙於婷/臺北報導
臺灣的慢性腎臟病盛行率逐年攀升,但是隻有約1成的病人知道自己腎臟有問題。醫師指出,腎臟健康常常受到忽視,很多人直到病變發生,才意識到它的重要性,建議「糖尿病患、痛風患者、長期吃止痛藥者」等8大高危險族羣要特別注意腎臟健康。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昆明院區家庭醫學科主治醫師陳怡廷指出,腎臟是人體的重要器官,位於後腰部,負責過濾血液中的廢物,維持水分與電解質平衡,調節血壓並促進造血。陳怡廷也特別點出以下8大高危險族羣要留意慢性腎臟病。
1. 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是慢性腎臟病的主要成因之一,長期高血糖會損害腎臟的過濾功能,進而引發腎病及心血管疾病。特別是亞洲糖尿病患者,腎病惡化速度較快,建議將糖化血色素(HbA1c)控制在7%以下,降低病變風險。
2. 高血壓患者:高血壓會直接損害腎臟血管,應將血壓控制在130/80 mmHg以下,以減少腎功能惡化的風險。
3. 痛風患者:高濃度尿酸會沉積於腎臟組織,增加腎臟病、心血管疾病及尿路結石的風險。建議補充足夠水分並控制尿酸數值。
4. 六十五歲以上長者:隨着年齡增長,腎臟功能逐漸退化,須正視多重用藥與泌尿道感染等相關問題。
5. 長期服用止痛藥者: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可能對腎臟造成傷害,應避免濫用藥物,並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6. 有家族病史者:如多囊性腎病變、遺傳性腎炎等家族病史者,須定期檢查腎功能。
7. 吸菸者:吸菸會增加腎臟病變風險,且會使病情進一步惡化。戒菸可顯著改善腎臟與心血管健康。
8. 代謝症候羣患者:肥胖是代謝症候羣的重要指標,會增加慢性腎臟病發生的風險。減重可改善蛋白尿,及延緩腎臟病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