邁向可回收時代:2025中國商業航天蓄勢待發丨2024年終特刊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白楊 北京報道

2024年,中國商業航天站在歷史與未來的交匯點上,展現出前所未有的活力和突破。

儘管在發射次數上不及年初預期,但政策紅利持續釋放、資本加速涌入以及不斷的技術創新,都在推動商業航天產業進入發展的快車道。

年初,“商業航天”首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成爲新增長引擎之一。隨後,包括北京、廣東在內的多地政府相繼出臺支持商業航天發展的政策。

一級市場,商業航天也備受資本青睞。今年以來,藍箭航天、東方空間、天兵科技、深藍航天、星際榮耀等民營火箭公司以及垣信衛星、微納星空等衛星公司均完成了新一輪融資。

多位商業航天人士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採訪時均表示,中國商業航天蓄勢待發,大家都在積極嘗試垂直起降回收實驗,目的是確保明年可回收火箭的首飛成功。

據21世紀經濟報道不完全統計,中國商業航天將在明年迎來可回收火箭的密集首飛,包括朱雀三號、天龍三號、力箭二號、引力二號、雙曲線三號、智神星一號、星雲一號等。

因此,2025年有望成爲中國商業航天進入爆發期的一年。尤其是2024年,千帆、國網等大型衛星互聯網星座相繼開始組網,爲市場創造了規模化的需求。此外,海南商業航天發射場的全面啓用,也使得中國商業航天在發射資源上進一步擴容,滿足了更多企業的發射需求。

一位民營火箭企業負責人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目前幾家頭部火箭公司的手上都有一些星座訂單,接下來考驗的就是火箭發射能力能否跟上星座的部署節奏。

這意味着,只要明年可重複使用火箭技術取得突破,解決火箭運力問題,整個商業航天市場也將形成商業閉環,進而邁入全新的發展階段。

可回收火箭蓄勢待發

今年8月和12月,我國兩大“萬星”星座——千帆和國網相繼開始組網。

按照規劃,“千帆”星座將在2025年底前發射648顆衛星;2026-2027年發射648顆衛星;2030年底前,實現15000顆衛星的部署。而“國網”星座計劃發射12992顆衛星,預計在未來5年內發射約10%(1300顆),到2035年完成全部衛星的發射。

根據國際電信聯盟(ITU)的規則,衛星頻率及軌道使用的原則是“先到先得”,同時爲了防止衛星軌道資源被“哄搶”,ITU還規定,申請到衛星頻軌資源的公司需要在獲得許可後2年內完成10%的衛星部署,5年內完成50%,7年內完成全部部署,否則ITU將對申報的星座規模進行縮減。

在ITU的規則下,星座部署也有了明確的時間節奏。截至發稿,千帆星座今年已完成三次發射,在軌衛星數量達到54顆。若繼續按照一箭18星的節奏,千帆星座想要實現2025年的目標,還需要進行33次發射任務。

因此,低成本、大運力、高頻率的火箭發射能力,是星座組網最迫切的需求。2024年,中國商業航天也是圍繞實現這些能力的方向在發展。

藍箭航天火箭研發部總經理、朱雀三號總指揮戴政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採訪時表示,藍箭航天的技術戰略有兩條主線:一是對朱雀二號改進型進行運力提升與成本優化,以滿足當前市場需求;二是重點研發朱雀三號,目標是實現一子級的回收與複用,從而大幅降低火箭發射成本。

長遠來看,火箭的可重複使用,是解決火箭運力問題的核心路徑。今年,包括藍箭航天在內的多家火箭企業都進行了垂直起降回收驗證(VTVL)試驗,這類試驗被比喻爲“蚱蜢跳”,是火箭實現可重複使用前的關鍵步驟。

其中1月和9月份,藍箭航天分別成功完成了350米及10公里的VTVL試驗。戴政告訴記者,10公里級的垂直起降試驗比較完整地模擬了一子級回收的關鍵環節,藍箭航天也成功突破了兩大技術難點,分別是火箭二次點火和位置偏差修正。

“與國內其他一些公司不同,藍箭的飛行實驗更注重於模擬真實火箭一子級返回過程中的挑戰,如全程不同壓力下的點火控制、高速下的精確降落等。而其他公司可能採用全程點火的方式,技術內涵差異很大,因爲真實情況下全程消耗燃料進行位置速度控制幾乎是不可能的。”戴政說。

有了這兩次VTVL試驗的成功,戴政對於明年朱雀三號的首飛有了更強的信心。但他也表示,“朱雀三號首飛的關鍵技術都已經做了驗證,但因爲是全新的系統、全新的工位和全新的火箭,所以決定首飛能否成功的核心因素在於發射任務的實施落地是否順利,包括產品質量以及整個系統的匹配性”。

據其透露,明年朱雀三號預計進行三次發射,並且爭取在三發之內實現一子級的成功回收。

商業航天需要更多耐心

當然,航天事業的高風險特性,決定了每次火箭發射,都會有失敗的可能。而如何定義失敗以及如何應對失敗,也是關係中國商業航天長遠發展的重要議題。

基石資本執行董事浦檳巖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採訪時指出,中國商業航天領域在發展環境和產業特質上有一定的特殊性,所以耐心資本在這個領域的角色,相較於其他行業賽道來說更加重要。

在美國,NASA對於商業航天公司SpaceX的發展給予了非常多的研發和訂單支持,這在企業發展的初期尤其重要。而中國商業航天在發展的初期,參與國家科研項目和重大工程、爭取政府商業航天採購項目較爲受限,因此中國商業航天公司需要更多依託於從創業投資基金獲取發展所需資金。

浦檳巖認爲,隨着行業內的領先企業跨過一個又一個的里程碑,整體行業估值在不斷提升,企業對於資金的需求也在快速放大。在批量化、商業化階段,企業需要更多的長期耐心資本的支持,行業資本也需要國家級資本等大體量資金的支持。

除了資本的耐心外,商業航天的發展還需要市場以及監管的耐心。

戴政告訴記者,像國外看到SpaceX各種爆炸也能鼓掌的市場環境,國內還有個接受的過程,所以中國的商業航天企業必須結合自己能承受的平衡點去做。

航天領域的一個發展規律是,如果用比較保守的方案,技術突破和驗證就會比較慢,如果冒風險比較大,即使失敗也能拿到很多數據。

但許多企業現在不敢更大膽,原因就是試錯風險太高。浦檳巖表示,對於商業航天領域的企業來說,不出錯和出彩並不是選擇題,在目前的產業發展階段和資本市場環境下,這兩個任何一個出了問題,都可能對企業的發展有很大的影響。

“在不出錯方面,我國商業航天企業的特點是資金來源社會化、服務對象商業化、風險承擔自主化。”浦檳巖稱,當年SpaceX在發射失敗的情況下,還是能拿到NASA的後續訂單支持,這個情況目前在國內可能比較難實現,企業能做的只能是儲備更多的資金,進行更多的投入,如果儲備的資金與出錯的影響匹配不上,企業就會面臨很大的發展問題。

而在出彩方面,因爲中國商業航天企業目前資本化上市沒有很明確的路徑,爲了滿足發展需要,只能通過一個個的產品、研發、商業化里程碑去獲得新融資。但目前行業內的競爭也很激烈,如果沒有出彩的里程碑,後輪的融資也會有一定的不穩定性,進而會影響公司的研發進度和長期發展。

另外商業航天企業不能忽視的一點是,過去數年,整個行業仍處於摸索階段,市場相對分散。但隨着2025年各家公司完成可重複使用火箭的首飛,外界在衡量企業價值時也有了更清晰的標準。

戴政向記者坦言,商業航天是一個贏家通吃的市場,未來市場集中度也將慢慢提升,“誰擁有更大的運力、更低的成本、更高的發射頻次,市場就會選擇誰。”

因此,業內人士預判,2025年不僅是中國商業航天邁向可回收時代的關鍵之年,也將是行業進入優勝劣汰階段的轉折點,那些可回收技術能力率先取得突破的企業,有望在這場星辰大海的競賽中脫穎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