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總統請用文明說服我

李武忠

馬英九總統再三呼籲在野黨應放棄暴力杯葛儘速通過兩岸協議監督條例服貿協議、自經區等,卻不願具體迴應外界質疑,自說自話(花生花生醬爭議焦點)無助解決爭端。身爲農業政策研究者,亦知全球化勢不可擋,以臺灣外貿依存度如此高的國家自然無法自絕於區域經濟整合之外,應該要積極加入TPP、RCEP、FTAAP等來拓展臺灣對外經貿空間;然而站在長期關心臺灣農業發展的立場也深知臺灣農業並沒有作好準備,要來面對貿易自由化所帶來的衝擊,貿然開放不僅會給臺灣農業及多數農民帶來重大災難,也可能讓臺灣糧食安全受到威脅後果相當嚴重,如何以談判空間換取農業產業結構調整與升級的時間,馬總統應該要求主管部門提出具體因應策略對外說明。

以自經區設置農業加值爲例,雖然政府已召開多次公聽會民間還是有許多疑慮,希望馬總統及其施政團隊能針對底下問題以理說服多數沒有藍綠色彩的民衆政府部門若能改變思維與做法,坦誠以告相信會獲得廣大民衆的支持,只要與民意站在一起又何愁法案會遭在野少數霸佔杯葛讓法案一再卡關

首先,農業部門承認農業加值對本土農業有一定衝擊,所以擬成立「農產品進口損害救助基金」,試問除了編列經費外難道沒有更具體的應變措施嗎?對於哪些項目可能遭受衝擊,衝擊程度爲何以及如何輔導等等,政府部門並未沒具體的因應對策,叫農民如何安心?

其次,自經區以進口國外農產原料爲主,經爭取後政府部門雖同意區內加工廠也可以使用本土農產原料。問題是隻有口頭承諾並未明文規定自經區內廠商應採用本地農產品之比率(可依種類、數量、季節等作調整),農民如何實質受益?再者,MIT使用應裡外有別,讓本土產農產品與進口原料生產製造之農產加工品能有所區隔。但是農業部門卻一再以示範區內若強制規定,將形成區內比現行規定更嚴格之情形,有違示範區自由化的核心精神不願採用。試問美國,韓國日本爲確保食用安全也有類似的規範並不違法,何況國內也對進口牛肉規定要標示來源,爲確保MIT品牌與品質及消費者知的權利,政府爲何不能從善如流?

政府所推動的農業六級化(生產×加工×行銷)系採以商領農,鼓勵企業投入加工、行銷將末端利潤切割或由企業獨享。試問這樣的模式偏離了原本六級化與農民共享的精神將如何增加農民實質收益?

最後,農業屬敏感性產業各國均給予適度保護,像日本、南韓等國家在自由貿易談判過程,均對農業採取最大的保護,不輕言退讓。而國內卻破天荒的在未進入區域經濟合作實質談判前,就主動將農業納入自經區,開放給外人經營底牌盡掀。試問未來與其他國家進行自由貿易談判還有何籌碼

政治本來就是一門妥協的藝術,沒人可以將所有的資源整碗捧去。爲保護本土農業在上述問題未獲得合理解釋前,馬政府若執意要強渡關山,自然會遭遇民衆的強力反彈,誰和民衆站在一起,誰就會獲得最終勝利,馬總統監委提名已踢到鐵板爲何總學不會教訓

●作者李武忠,新北市,博,經濟系教授。本文爲網友投稿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ET論壇歡迎更多參與,投稿請寄editor@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