嬤脊椎側彎坐輪椅 AI手術恢復行走

臺北榮總神經修復科主任吳昭慶(右)說,林婆婆接受微創脊椎手術後,如今行動自如。記者沈能元/攝影

70多歲林婆婆脊椎變形,合併骨質疏鬆,因腰痠背痛、坐骨神經痛,行動不便,舉步維艱。臺北榮總神經外科脊椎團隊評估後,以微創技術結合AI智慧電腦導航,事先模擬計算矯正螺絲置放位置,歷經8小時手術,她第2天即可下牀走路,解除多年的疼痛人生。

林婆婆年輕時即脊椎側彎,生產後常覺腰痠背痛、腳麻,但並未積極就醫。隨着年齡增長,行動能力愈來愈差,前幾年腿部疼痛不堪、寸步難行,持續復健、物理治療, 及各種注射打針療法均無效,在其他醫院接受脊椎內視鏡手術也未改善,最後只能坐着輪椅出門,幾乎放棄治療。

收治病例的臺北榮總神經修復科主任吳昭慶說,人體脊椎應該從上到下一直線,脊椎側彎時呈現弧形,林婆婆就醫時,脊椎側彎已達40度,每一節脊椎更有扭轉問題,過往此類複雜脊椎病變患者進行矯正的手術風險高,必須將脊椎拉直、矯正,還需切除多餘的增生骨刺,病人須承受失血多、傷口大、肌肉破壞較多、復原時間長等缺點。

近10多年來,北榮致力發展微創脊椎矯型手術。吳昭慶說,手術利用多重套管式微創器械,加上AI機器人智慧型顯微鏡,進行前側位、後位顯微手術,將矯正螺絲鎖在脊椎上適合的位置,截彎取直,重塑直立脊椎,目前北榮以這項手術治療人數已達二百到三百人。

吳昭慶指出,相較於傳統手術用人腦想像的2D影像,新式手術搭配AI科技導航,可以達到人腦無法想像的3D結構,手術精準度達98%,出血量僅約300CC,低於傳統手術的3000CC,且不需住加護病房,於一般病房住院6至7天,傳統手術需住院二週,新式術後第二天即下牀活動,疼痛大幅改善。

吳昭慶說,林婆婆恢復良好,目前不再腰痠背痛,逛街買菜自如,近兩個月已開始騎腳踏車,意外發現增高3公分。

北榮將相關研究論文發表於「神經外科(Journal of Neurosurgery:Spine)、脊椎外科(Spine) 等國際期刊,並與國際醫材大廠合作推行脊椎AI微創手術教育,南韓、日本、新加坡等地醫師都預定明年慕名來觀摩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