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駝養殖正在大陸絲路沿線「復興」

▲在金昌龍景村吳斌德在放養駱駝。(圖/新華社

本報訊

清晨7點多,車輪的「咯吱」聲由遠及近,38歲的吳斌德拉着滿滿一車飼草進入駱駝圈,十餘峰高大的母駝帶領着駝羔緩步走來,大快朵頤。

吳斌德家住甘肅省金昌市寧遠堡鎮龍景村的豬嘴山下,這裡是中國河西走廊東段的一個普通村莊。河西走廊是古絲綢之路的必經之道,絲路古道駝鈴聲聲,「沙漠之舟」曾載着各色人種和不同文明穿越茫茫戈壁

隨着現代交通的快速發展,上個世紀以來,作爲交通工具的駱駝在河西走廊逐漸淡出人們視野。如今,駝鈴聲再起,它給中國西部農民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

整理好飼草,吳斌德從口袋裡取出奶瓶,隨手將一隻毛茸茸的駝羔攬在懷裡。「駝羔1個月大,我叫它‘沒娘娃’,出生後不久它媽媽就摔死了。」由於母駝只給自己的孩子餵奶,吳斌德就成了這隻駝羔的「奶爸」。

「駱駝渾身是寶。」吳斌德說,駝絨能做高檔服裝,駱駝奶被稱作「沙漠白金」,營養價值很高。餵飽了「沒娘娃」,他穿戴好防護服,準備擠駱駝奶。

吳斌德告訴記者,擠駱駝奶的過程叫「逗奶」。母駝只在駝羔嗷嗷待哺時纔會產奶持續時間只有約30秒至60秒,且產奶量極少,每天不足1公斤。「逗奶」就是先讓駝羔去母親那裡咂上兩口,「逗」出母駝的奶水,「然後我抓緊時間擠一點保存起來,駱駝奶有營養,老人說,駝羔吃上一口,狼都攆不上。」吳斌德說。

如今,吳斌德的駱駝羣已從2013年的8峰擴大至150餘峰。2014年,吳斌德和村裡十餘戶人共同成立了金昌金龍泉奶駝養殖專業合作社,現在合作社的駱駝超過500峰。

藍天白雲下,成年駱駝被散養在豬嘴山方圓10公里的範圍內,棕色灰色白色的駱駝三五成羣,有時沿着公路結伴而行,過往開車、騎車的人對這些溫順的龐然大物禮讓有加。

龍景村黨支部書記楊永年介紹,上世紀八十年代初,龍景村尚有200多峰駱駝,「後來,手扶拖拉機幾乎淘汰了村裡所有的駱駝。」這幾年,在吳斌德等人帶動下,整個寧遠堡鎮有30多戶人養駱駝,總規模近1500峰。

駱駝養殖規模不斷擴大,吳斌德也有了「金」點子。2016年底,他籌資120多萬元購置設備,開始生產駱駝鮮奶優酪乳。「雖然每天出產的駱駝鮮奶、優酪乳只有幾十公斤,但在本地的銷售還不錯。」他說。

吳斌德告訴記者,未來他計劃把豬嘴山近千畝的鹽鹼灘改造成公園,依託駱駝發展鄉村旅遊,吸引更多的人來體驗絲路風情,「騎駱駝、喝駝奶、用駝絨」。(新聞來源:新華社港臺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