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點燃夏日文旅 消費市場釋放火熱活力

(原標題:“旅遊+”點燃夏日文旅 消費市場釋放火熱活力)

打卡博物館“網紅展覽”,沉浸式觀看劇場演出,穿着漢服去旅遊,戶外露營享受美食與自由……盛夏風光明麗燦爛,正是出行遊覽的黃金時節。這個夏天,各地文旅市場呈現出蓬勃的“夏日活力”,新業態、新模式層出不窮,爲居民和遊客提供了更加多樣的休閒娛樂,釋放了巨大的消費潛力,爲夏日經濟注入了發展動能。

今年以來,我國旅遊市場持續火熱,帶動消費潛能不斷釋放。文化和旅遊部數據顯示,根據國內旅遊抽樣調查統計結果,2024年一季度,國內出遊人次14.19億,比上年同期增加2.03億,同比增長16.7%。國內遊客出遊總花費1.52萬億元,比上年增加0.22萬億元,同比增長17.0%。分析人士指出,今年一季度,我國文旅經濟運行良好,文旅市場迎來首季“開門紅”,從需求側的火熱消費,到供給側的優質產品,多重數據折射出我國內需的強勁韌性和深厚潛力。

藍天流雲下,草木蔥鬱,牛羊成羣,哈薩克族少年馳騁草原……近日,隨着電視劇《我的阿勒泰》熱播,新疆阿勒泰地區的旅遊熱度再次推高。飛豬數據顯示,自5月7日電視劇開播以來,阿勒泰旅遊搜索熱度增長超5倍,飛往阿勒泰的機票預訂量環比上週增長超50%,租車預訂量環比上週增長近1倍。當地還原劇中張鳳俠小賣部、孤獨的樹、夏牧場等“打卡”景點,賽馬、自行車賽、民間音樂會、草原舞會、滑雪等一批線下活動也被納入文旅項目。

從《去有風的地方》到《我的阿勒泰》,“一部劇帶火一座城”的現象頻頻出現,文旅融合的故事不斷“上新”,“跟着影視劇去旅行”成爲了Z世代年輕人的出行新時尚。近年來,影視劇、演唱會、音樂節等正成爲文旅市場新的增長點,激發消費全新活力,帶動地方旅遊經濟發展。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詩和遠方’已經真正成爲了美好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旅遊研究院院長戴斌表示,能夠滿足多樣性、個性化需求的文旅場景,將會繼續受到廣大遊客的追捧。文化和旅遊要在更深層次、更廣範圍融合發展,使文化成爲推動旅遊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要素,讓旅遊成爲建設文化的重要力量。

隨着夏日演出市場旺季來臨,演唱會、音樂節、歌舞劇等熱門演出呈現“一票難求”的火熱場景。4月,周杰倫杭州演唱會吸引外地遊客472.2萬人次;5月初,貴陽路邊音樂會線下累計接待遊客31萬人次……今年夏天,不少年輕人選擇“爲一場演出奔赴一座城市”,將觀看演出和就地旅遊結合起來,實現“一座城市,兩種體驗”的深度遊覽。

在浙江紹興,爲期兩天的西施音樂節順利收官,次塢打面、糖秧、手工藤羹、西施團圓餅、糖醋餃等當地特色美食銷量激增,西施故里旅遊區、山下湖珍珠小鎮等景區成了遊客熱門“打卡”地;在山西太原,兩場大型演唱會吸引不少外地歌迷前來觀看,歌手在演唱會上把太原方言、刀削麪、老陳醋加入演唱環節,點亮特色“城市名片”……如今,看演出不再是“特種兵式旅遊”的代名詞,休閒娛樂消費的“軟需求”廣受年輕人的認同。

“從‘引客’到‘留客’,‘演出+旅遊’還需要久久爲功。”業內人士表示,一方面要促進文化消費與旅遊消費融合,做好城市服務和業態升級,發展“體驗經濟”;另一方面,也要通過舉辦演出加強對在地文化和景區的傳播,塑造地方文旅新品牌,演出市場的持續火熱,將會爲城市文旅帶來更多新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