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新冠疫情還要持續多久?專家:取決防控策略
吳尊友:新冠疫情還要多久?等防控落實每個環節。(澎湃新聞)
澎湃新聞報導,大陸3月以來,累計報告本土感染者17萬6455例,波及29個省分。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6日下午在大陸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佈會上研判,大陸多點散發狀態的持續時間,取決於防控策略及防控措施落實力度。大陸中央堅持「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總策略和「動態清零」總方針,從嚴從實把防控措施落實到每個環節,近期疫情呈現多點散發形勢,很快會好轉。
吳尊友說,由於全球第四波疫情影響,特別是周邊國家及香港疫情居高運行,使得大陸「外防輸入」壓力特別大,一定要堅持落實疫情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四早」政策,落實四方責任,把防控措施落到實處。民衆需要理解和配合防疫工作,提升健康意識,養成良好健康習慣,明確自己是健康第一責任人,要把常態化防控的個人措施落實到位,例如戴口罩、保持手衛生、保持社交距離等。
吳尊友指出,已注意到新冠病毒新變異毒株XE的相關報導,並密切追蹤該新毒株傳播流行範圍、傳染性、致病性等方面研究進展。在對過去兩年新冠病毒變異情況研究的基礎上,結合對RNA這類病毒的認識,始終認爲,新冠病毒變異是持續發生的常見事件。所以,對於出現新的變異毒株是有準備的。
吳尊友稱,無論新冠病毒怎麼變異,大陸採取的常態化防控措施,包括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所謂「四早」措施,廣泛的疫苗接種,以及羣衆採取的戴口罩、勤洗手、勤通風、保持社交距離等個人防護措施,都能有效地控制疫情。
吳尊友說,還要密切關注診斷試劑能否繼續適用新的變異毒株的實驗室診斷;現有的疫苗是否能夠預防新變異毒株的感染、預防重症和死亡方面的效果等。這些新的認識,對於是否更新診斷試劑、是否更新疫苗等決策,提供了重要科學依據。
吳尊友指出,想快速找到密切接觸者,在「外防輸入」方面,一是強調入境人員的隔離觀察;二是強調涉及境外冷鏈或貨物運輸的人每日監測,及時發現「物傳人」後繼發的「人傳人」。這兩項措施,都旨在將境外輸入的疫情,發現在第一代病例,這是發現最早、控制速度最快、效果最好的「外防輸入」策略措施。
在「內防反彈」方面,一是要加強新冠疫情地區人員流動控制,嚴防感染者流出。二是加強門診就診者監測,對發熱、咳嗽等疑似新冠或感冒病人核酸檢測。三是出現咽喉紅腫或疼痛、咳嗽等症狀的人,可用抗原篩查自我檢測,發現陽性要及時向當地防疫部門報告。
及時發現每個感染者的傳播鏈上的密切接觸者,是早發現的重要措施。對於密切接觸者的發現和管理,一要全,二要快。目前採取兩種方法,一是傳統的流行病學調查,詢問感染者共同工作、生活的人,以及近距離接觸的人;二是利用大數據發現「時空伴隨者」,進一步風險排查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