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水科院詳解氣候變化背景下 如何提高水利工程氣候韌性

陸水科院專家詳解氣候變化背景下提高水利工程氣候韌性。(大陸央視)

澎湃新聞28日報導,洪澇災害是中國大陸最頻繁、危害最大、造成損失最嚴重的自然災害之一。大陸水利部部長李國英在剛閉幕的第三屆亞洲國際水週報告時說,今年中國大江大河發生25次編號洪水,刷新1998年有統計數據以來最高紀錄,啓動防汛應急迴應39次,發佈洪水預警4238次,調度運用6293座(次)大中型水庫攔蓄洪水1404億立方米,最大程度保障民衆生命財產安全,最大限度減輕洪澇災害損失。面對氣候變化帶來的挑戰,如何提高水利工程的氣候韌性?

澎湃新聞報導,隸屬中國水利部,從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的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水科院)專家指出,氣候變化導致的水利工程風險,已成爲水利高品質發展的主要威脅之一。水利工程管理面臨新問題,首先體現在氣候變化導致水利工程風險不確定性增加。其次,水利工程鏈生災害機制不明。氣候變化背景疊加人類活動強度加強,水利工程鏈生災害頻發,導致人類社會面臨水利工程災害的脆弱性提高。再次,氣候變化災害效應的區域特徵差異明顯。

水科院認爲,爲提高水利工程氣候韌性,首先應開展水利工程風險普查,建立災害基礎數據庫。其次,應動態評價水利工程面臨的氣候變化不確定性風險。需要利用監測數據和氣候模型成果,動態評價氣候變化背景下水利工程面臨的風險。

「一方面,隨着水利工程使用年限增加,工程安全性會降低;另一方面,需要採用新的降雨水文規律,採用新的降雨重現期數據對水利工程的應對能力進行分析、調整。」水科院說。

水科院表示,明晰氣候變化背景下水利工程災害鏈生機理也非常重要。另外,水利工程類型多、分佈廣、運行時長跨度大、管理水準高低不一。需要不斷加強水利工程安全監測和風險預警。以水庫爲例,大陸全國97000多座水庫,尤其是小型水庫,設計、建設、管理水準,難以應對氣候背景下極端降雨,需要利用「三道防線」,及安全監測設備,加強水庫預報風險、監測風險、工程風險監測,感知極端事件和工程風險,及時預警,最大程度降低工程風險,以及風險發生後的危害。

當氣候災害風險來臨,如何提高水利工程管理機制和風險應對水準?水科院指出,一方面,在體制機制方面,堅持責任明確;另一方面,利用數位孿生等新技術,運用四預措施,提高風險應對水準。

水科院指出,中國幅員遼闊,氣候特徵差異大,應因地制宜採用差異化應對措施。從歷史統計來看,乾旱地區水利工程風險機率高於溼潤地區,而氣候變化背景下,乾旱地區的降雨變率更高,需要按照風險區畫,採用差異化應對手段,以應對不同地區差異化的主要致災因素。

水科院建議,要促成水利工程災害資訊共用和減災協同機制。加強水利、應急、氣象、救援、統計等多部門之間資訊共用和即時協同。提高跨部門水利工程災害感知、預警和應對水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