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稅制爲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助力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在部署2021年重點工作時,強調要紮實做好達峰、碳中和各項工作,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達峰行動方案。

“碳達峰”指的是在2030年,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長達到峰值,之後逐步回落。“碳中和”指的是到2060年,通過植樹造林、節能減排等途徑,抵消自身所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實現二氧化碳“零排放”。

爲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稅收政策充分發揮導向作用,引領經濟社會綠色轉型

在我國,雖尚未有設置專門的“碳稅”,但已出臺了一系列鼓勵節能環保的稅收優惠政策,構建日益完善的綠色稅制體系

記者梳理髮現,現行對小汽車和摩托車徵收消費稅,對機動車徵收車輛購置稅,對機動車船徵收車船稅,以及根據乘用車排氣量設置差別稅率,對新能源汽車、公共交通車輛和節能車船給予優惠政策的做法,有利於促進新能源汽車的替代和低碳交通發展,減少來自流動源的碳排放;我國於2018年開徵環境保護稅,對大氣污染物等進行徵收,能約束煤炭等化石燃料的使用,發揮在碳減排上的協同作用;現行對風電、光伏發電等清潔能源,對燃料乙醇、生物柴油等替代燃料,對節能設備和節能項目,以及對資源綜合利用等方面實施的增值稅、消費稅和企業所得稅等一系列稅收優惠政策,有助於調整能源結構,整體減少資源消耗,發揮促進碳減排的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能源消耗是碳排放總量的最大來源。進一步加大風能、光伏等清潔能源比重,降低煤炭等傳統能源碳消耗,是通往碳中和的必經之路。而在這一過程中,科技創新顯得尤爲重要

在廣西,一家電力公司用科技創新實現了變廢爲寶,建立了循環經濟體系建設據介紹,該公司將廢棄桑枝、甘蔗葉、玉米杆、桉樹皮等原料經過粉碎,通過高溫超高壓再加熱進行發電。據介紹,該企業享受環保稅、增值稅、企業所得稅等多重優惠政策,僅企業所得稅方面就享受了247萬元的減免。2020年,該企業共發電11013萬千瓦時,供網電量10084千瓦時;年可替代標煤12萬噸,減少二氧化硫2880噸、氮氧化物840噸、二氧化碳31.2萬噸。

走進河南省許昌市一家煤化企業,看不見想象中傳統煤化企業的“黑、髒、亂”,聞不到異味,映入眼簾的是綠意蔥蘢的公園式工廠和乾淨清潔的生產環境。煤焦化企業本是排放大戶,何以抖落身上一層“灰”?

“環保稅等一系列優惠政策的支持,給企業綠色發展提供了強力支持。”首山化工財務負責人李玉甫表示,稅收紅利不僅緩解了企業實現“超低排放”的資金壓力,也加速了產品研發進程,極大地提高了產品綠色附加值,實現了良性循環。

“作爲‘綠色稅制’的受益者,我們實現了經濟效益生態效益雙贏。”李玉甫表示,首山化工通過實施綠色發展,不僅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降低了排放量,還爲企業節約了成本,實現了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雙豐收”。

“稅收紅利在能源結構調整、引導企業綠色轉型等方面起到積極作用。綠色稅制也不斷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引導企業減污降碳。”西南財經大學教授、西財智庫首席研究員湯繼強在接受人民網記者採訪時表示,在稅收紅利支持下,清潔能源製造企業實現研發費用扣除比例提升至百分之百,助力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實現轉型升級。

北京國家會計學院財稅政策與應用研究所所長李旭紅在接受人民網記者採訪時表示,我國稅制在對碳課稅方面有較大的完善空間,要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仍任重道遠。需要各方付出更爲艱鉅的努力,以綠色稅制激勵企業減污降碳,引領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