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金融“碳”新路,爲高質量發展貢獻廣發力量
綠色是高質量發展的鮮明底色。加大綠色金融產品創新,豐富金融服務形式,是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重要路徑。近年來,廣發銀行堅決貫徹國家關於碳達峰、碳中和的重大戰略部署,將綠色低碳發展貫穿於全行經營管理與業務發展的各個環節,佈局綠色金融領域並推進綠色金融創新產品落地,連續多年被中國銀行業協會授予“綠色銀行評價先進單位”稱號。
截至2023年年末,廣發銀行綠色信貸餘額1544億元,較“十三五”期末增長1248億元,增幅超四倍,增速高於行業平均水平。廣發銀行大力推動綠色金融發展,以“綠色金融活水”澆灌“綠色產業之花”,支持經濟轉型和產業結構調整升級,堅定不移走綠色低碳的高質量發展道路。
強化頂層設計,夯實綠色金融發展根基
綠色金融的落地,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其成功實施離不開頂層設計的強化和組織架構的健全。
爲確保綠色金融的高效推進,廣發銀行逐級明確綠色金融發展責任,搭建聯動耦合的組織鏈、責任鏈、執行鏈。其中,董事會在全行範圍樹立並推進可持續發展綠色理念;高管層設立綠色金融發展領導小組,統籌全行資源,齊抓共管綠色金融。在執行層面,總行公司金融部爲全行綠色金融牽頭部門,設立綠色金融專營處室;各分行相應成立領導小組,明確牽頭部門和落實舉措,上下協同推動綠色金融發展目標及各項工作落實。
廣發銀行在綠色金融之路的探索遠不止於此。爲加大重點領域的投向引導,廣發銀行加強資金定價支持,對符合監管標準的綠色金融業務,予以內部轉移定價優惠;加強信貸政策傾斜,在內部覈算中調減一般綠色信貸經濟資本佔用係數。
在頂層政策方面,制定《廣發銀行支持綠色金融加大碳減排支持工具領域貸款投放實施方案》,按照“先補貼後申請”的方式,對分行申報碳減排項目前置給予政策優惠,提升前端營銷積極性。
做好“碳”字文章,助力經濟轉型
綠色發展是高質量發展的底色,也是踐行金融工作政治性、人民性的具體舉措。聚焦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提出的“五篇大文章”,廣發銀行豐富金融“工具箱”正在爲綠色金融市場注入新活力。
2023年,廣發銀行緊跟國家發展戰略,努力踐行“雙碳”綠色發展理念,印發《廣發銀行環境和社會風險管理辦法》《廣發銀行關於落實綠色金融指引的實施方案》,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帶來的挑戰,健全綠色金融產品體系,大力發展綠色信貸、綠色債券等綠色金融業務,增強投融資活動對環境的正外部性影響,積極探索綠色金融產品創新。
在拓展綠色信貸業務基礎上,廣發銀行不斷完善綠色金融產品體系,豐富綠色產品供給,爲客戶提供多元化、特色化的產品服務。例如開展綠色消費融資、綠色債券承銷、綠色資產證券化業務等融資類業務,發行掛鉤碳中和ETF相關結構性存款產品,推進可持續發展掛鉤貸款、綠色供應融資等業務創新,以金融行動助力“碳達峰”“碳中和”。此外,廣發銀行還積極發揮綜合金融優勢,以“保險+銀行+投資”協同推進一系列綠色項目的落地。
在“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發源地的浙江安吉,廣發銀行綠色綜合金融服務取得了一定成效。安吉縣百萬畝竹林既是重要的生態屏障,又是實現富民增收的重要資源存儲。廣發銀行了解到竹產業改造升級和碳匯能力提升項目資金需求後,爲項目主體安吉縣兩山生態資源資產經營有限公司提供銀團貸款,與中國人壽集團旗下其他成員單位聯動開展林業保險產品合作,爲竹林、林農提供保險保障服務。如今,當地碎片化的竹林碳匯生態資源實現規模化的收儲、整合和市場運作,打造起一條既賣竹林資源又賣竹林碳匯的“雙豐收”之路。
聚焦金融創新,增強發展動能
實現“雙碳”目標,推動綠色轉型絕非一朝一夕,而在於久久爲功。綠色轉型發展涉及生產生活的方方面面,很難做到一款產品“包打天下”,需結合實際情況因地、因業施策推進綠色金融創新。廣發銀行持續創新完善綠色金融產品與服務體系,及時關注客戶真實需求“量體裁衣”,打造與當地產業發展特徵相匹配的產品工具,增強綠色金融服務適配性。
在海洋漁業資源豐富的廣東陽江,廣發銀行結合區域海洋經濟發展特點,以具有吸收並儲存大氣中二氧化碳功能的漁業活動即“碳匯漁業”爲切入點,將海水養殖藻類、貝類每年產生的預期碳匯收益作爲質押物,創新推出“海洋碳匯質押+融資擔保”綠色農業貸款,有效盤活水產養殖企業沉睡的“綠色資產”,通過創新綠色信貸,解決小微涉農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助力區域藍碳經濟發展,同時也爲深入拓展“碳賬戶+”生態場景奠定基礎。這只是廣發銀行支持綠色產業發展的一個縮影。截至2023年年末,廣發銀行綠色信貸餘額1544億元,較“十三五”期末增長超四倍,增速高於行業平均水平。
凝心聚力擔使命,奮楫揚帆再起航。廣發銀行將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金融工作會議精神,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主動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加快完善綠色金融頂層設計,積極探索金融支持綠色產業發展新模式,加大力度支持綠色產業轉型升級,爲高質量發展貢獻金融力量。
文|記者 汪海晏 戴曼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