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發展」高世楫:加快綠色科技創新促進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

高世楫:加快綠色科技創新促進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

經濟發展

黨的十八大以來, 以習近平同志爲核心的黨中央把生態文明建設擺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 系 統推進生態文明體制改革, 全方位、全地域、全過程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推動綠色低碳發展, 生態文明建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 成爲新時代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的顯著標志。

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指導下, 我們初步建立自然資源資產產權管理體系、國土空間規劃和保護體系、資源有償使用和市場化配置體系、 生產生活活動的環境外部性控制體系、政府與社會共同監管和有效問責體系, 實現源頭嚴管、過程嚴控、後果嚴格問責, 爲我國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實現生態環境質量顯著改善、綠色低碳發展取得實質性進展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在十年生態文明建設中, 黨中央堅持創新驅動發展, 堅持以科技創新推動生態文明建設, 支持在生態文明建設各領域各環節開發和採用新技術解決各種問題, 科技創新在中國污染治理和生態環境保護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通過研發新材料、新工藝、新設備, 推動了清潔生產和綠色製造, 在源頭上減少了污染物的生成。通過推廣應用和創新改造污染控制技術, 如從傳統的煙氣脫硫脫硝、廢水處理技術到燃煤發電超低排放, 這些技術的應用極大降低了工業生產對環境的影響。藉助科技手段提升了垃圾分類、資源回收和循環利用的水平, 減少了生產和消費對資源的依賴。研發更節能、低排放的產品, 諸如新能源汽車、節水器具等, 減少了日常生活和生產活動的環境足跡。科技創新支持生態修復的過程, 如適應不同生態本底的土壤修復技術、水體生態恢復技術等, 提高了生態系統修復的效率。

在生態環境監測領域, 我們充分利用信息技術發展提供的有利條件, 採用衛星遙感、無人機巡 查以及物聯網感知等最新技術, 建立了 “陸海統籌、天地一體、上下協同、信息共享” 的生態環境 監測網絡, 這是世界上覆蓋面最廣、技術先進、系統完整的生態環境監測體系, 提高了環境質量監測的精確度和實時性, 實現了 “全面設點、全國聯網、自動預警、 依法追責”, 爲推進我國生態文明建設提供了有力支撐。建設這一世界先進水平的監測系統主要依靠集成創新, 但在這個過程中我 國企業在新型傳感技術、關鍵監測設備、信息系統集成等領域實現了技術進步甚至創新突破。環境保護部門利用大數據、雲計算等信息技術提高了環境管理的效率和透明度, 公衆更容易通過各種平臺獲取生態環境信息, 以新的技術方案助力形成了政府有效管理、全民積極參與的生態文明建設新模式。

在低碳技術領域,我國產業發展和科技創新非常活躍且成效顯著, 使我國在面向碳中和的綠色低碳轉型中位列產業發展和技術創新的全球第一梯隊。我國提早規劃和佈局綠色低碳領域產業發展 和科技開發, 以市場競爭激勵企業創新、以產業發展需求引導全社會研發投入、面向世界科技前沿佈局基礎研究, 有力推動了我國低碳產業特別是可再生能源產業的快速發展。在風電、光伏、動力電池、電動車等綠色產業新領域, 我國不但是最大的產品生產國、消費國, 而且建立了產業鏈最完整、集羣特徵最突出的有全球競爭力的產業體系。從機制上看, 企業真正成爲創新主體, 研究開發內生於企業發展需要且支持企業不斷提高競爭力, 產業發展需求引導大學和研究機構拓展研究前沿和深化基礎研究, 使我國在這些領域的研究開發處於世界領先地位。根據國家知識產權局《全球綠 色低碳技術專利統計分析報告(2023)》, 2016—2022 年, 在全球綠色低碳技術專利授權總量中, 來自中國的申請有39.8萬件, 佔比58.2%, 遠高於日本佔比11.6%、美國佔比9.5%、韓國佔比6. 2%和德國佔比3.7%。這些專利技術有效地支持了我國企業創新、產業升級和經濟高質量發展。得益於我國動力電池產業和電動汽車產業的創新發展, 2023年我國汽車出口量首次超過日本成爲世 界第一汽車出口大國。我國產業成功實現創新驅動發展, 不但爲我國能源綠色低碳轉型、 實現 “雙碳” 目標提供了堅實的產業基礎, 而且使我國具備了通過創新引領全球綠色低碳發展的能力。

在全球綠色低碳轉型速度加快的同時, 我國生態文明建設進入以降碳爲重點戰略方向、推動減 污降碳協同增效、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實現生態環境質量全面改善的新階段, 綠色科 技創新將成爲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動力, 綠色低碳發展成爲我國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方面。我們必須按照科技創新面向世界科技前沿、 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戰略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 康的要求, 進一步完善我國國家創新體系, 加快科技創新步伐, 實現創新驅動的高質量發展。

從我國在信息通信、可再生能源、電動車等領域實現產業和技術快速追趕並進入世界前沿的成 功經驗看, 要進一步以綠色科技創新推動我國高質量發展, 必須堅持強調有效市場競爭對激勵創新 的基礎作用, 鼓勵政府針對企業需求和產業發展需要部署產業共性技術開發並持續支持基礎研究, 同時系統推進金融支持、人才培養、標準引導、國際合作等方面的機制建設, 形成中國特色的高效 創新生態系統。

釋放市場競爭活力, 促進綠色科技創新。推動國內綠色產品和服務大市場形成, 簡化綠色科技產品和服務的市場準入流程, 降低行業壁壘, 讓更多的綠色技術能夠快速進入市場。堅持市場化改革, 打破壟斷, 防止行業內不正當競爭, 營造一個公平、透明的市場環境, 讓各類企業特別是中小 企業能夠在綠色科技領域中公平競爭。通過宣傳教育和消費指導, 提升公衆對綠色產品的認知和接 受度, 形成綠色消費潮流, 從市場需求端拉動綠色創新。制定和完善綠色科技領域的激勵政策, 如稅收優惠、財政補貼、綠色信貸等, 以降低企業的研發和轉型成本, 鼓勵企業進行綠色創新。利用資本市場的力量, 通過設立綠色基金、綠色債券等金融工具, 吸引社會資本投入綠色科技創新領域。強化知識產權保護制度, 確保企業和研究機構在綠色科技領域的創新成果得到法律保障, 激發更多的投入和創新活力。支持和鼓勵企業積極參與國際環保合作項目, 引進先進的綠色科技和管理 經驗, 提升自身綠色科技創新的水平。

支持引導企業加強綠色產品創新。加強綠色設計理念普及, 將綠色設計理念融入產品開發過程 中, 注重產品的全生命週期對環境影響的評估, 實現從源頭上減少資源和能源的消耗。建立健全綠色產品標準與認證制度, 促使企業在產品創新中遵循環保標準, 開發符合節能減排要求的產品。鼓勵中國綠色經濟新亮點 勵企業採用循環經濟模式進行產品設計和生產, 優化資源循環利用率, 減少廢棄物的產生。鼓勵企業使用新型環保材料代替傳統材料, 例如生物降解塑料、環保塗料等, 以減輕產品對環境造成的負擔。運用信息化、自動化技術提高生產效率和產品精度, 同時減少能源消耗和廢棄物排放。通過各種渠道加深消費者對綠色產品的認識, 引導公衆選擇環保、節能的產品, 形成綠色消費趨勢。政府通過綠色採購政策優先採購使用環保、節能、低碳的產品, 引領市場需求。通過這些方式的推動, 可以有效促進綠色產品的持續創新, 提高產品的綠色低碳性能和市場競爭力, 推動中國綠色科技創 新穩步向前發展。

支持綠色共性技術開發和基礎研究。人類面臨的環境問題日益緊迫, 要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 必須面向碳中和加大科技創新投入、加快綠色科技創新步伐。我們需要制定綠色科技研究計劃, 國 家層面上應該制定長遠的綠色科技發展戰略和研究計劃, 並確保這些計劃的連續性和穩定性。在共性技術開發方面, 需要加大全社會對綠色技術研發的資金投入, 增加研發經費的比例, 尤其是在新能源、節能環保、生物技術等領域。出臺相關的科技政策, 對綠色技術的研究與開發給予稅收減免、財政補貼等經濟激勵, 營造鼓勵創新的良好環境。加強對綠色技術發明的知識產權保護, 確保發明者和創新團隊的合法權益得到保障, 以激勵更多的研發活動。促進產學研合作, 推動產業界、學術界和研究機構之間的緊密合作, 以協同創新的模式加快綠色技術從研發到市場的轉化過程。建立綠色技術創新平臺和技術轉移機制, 爲技術研發提供支持, 幫助中小企業獲取利用先進的綠色技術。設立綠色科技創新基金, 鼓勵風險投資對綠色科技創業項目提供資金支持, 增加綠色技術開發的資金來源。開展綠色技術的示範工程和試點項目, 驗證技術的實用性和經濟性, 推動技術的成熟 和提高市場接受度。

在基礎研究方面, 強化基礎研究投入, 提高環境科學、生態學、清潔能源、 材料科學等與綠色科技緊密相關學科領域的研究經費和人力資源投入。跨學科整合, 鼓勵不同學科間的交叉融合, 如聯合生物學、化學、物理學、地理學等專業共同開展綠色科技領域的基礎研究。建立研究平臺和實驗室, 用好國家實驗室、構建國家級的綠色科技研究中心, 提供前沿的研究設備和優秀的研究環境。提升國際合作與交流, 加強與其他國家及國際組織在綠色科技領域的合作與交流, 引入先進的理念和技術, 共同解決全球性的環境和能源問題。重視人才培養和引進, 加大對綠色科技領域人才的培養力度, 設立專項獎學金, 引進國際上在綠色科技領域有突出貢獻的科學家。

總體上看, 我們已經到了依靠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的階段, 而在綠色低碳領域, 我國已經處在科技創新和產業發展的前沿和領導地位。通過進一步深化改革, 理順機制、加大投入, 促進綠色科 技創新, 以綠色科技創新引領和支持我國生態文明建設, 實現高質量發展和美麗中國建設, 同時也 爲全球綠色低碳轉型提供經驗, 爲共同建設清潔美麗世界做貢獻。

【高世楫:長安街讀書會成員、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源與環境政策研究所所長】

注:授權發佈,本文已擇優收錄至“長安街讀書會”理論學習平臺(“學習強國”學習平臺、人民日報、人民政協報、北京日報、重慶日報、新華網、央視頻、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臺、視界、北京時間、澎湃政務、鳳凰新聞客戶端“長安街讀書會”專欄同步),轉載須統一註明“長安街讀書會”理論學習平臺出處和作者。

責編:王驊琛;初審:陳佳妮、許雪靖;複審:李雨凡、程子茜

更多精彩請點擊

長安街直播

長安街讀書會是在中央老同志的鼓勵支持下發起成立,旨在繼承總理遺志,踐行全民閱讀。爲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學習、養才、報國。現有千餘位成員主要來自長安街附近中央和國家機關各部委中青年幹部、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學員、全國黨代表、全國兩會代表委員等喜文好書之士以及黨中央、國務院確定的國家高端智庫負責人,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主講專家和中央各主要出版機構的資深出版人學者等。新時代堅持用讀書講政治,積極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自2015年長安街讀書會微信公衆號發佈至今,始終堅持“傳承紅色基因,用讀書講政治”的宗旨,關注粉絲涵蓋了全國34個省、自治區、直轄市、行政特區。累計閱讀量達到了近億次,其中通過朋友圈轉發量千餘萬次,參與互動人數近千萬人,平臺產品質量高,針對性強,受關注度較好。並在中央相關宣傳網信部門的關心支持下,相繼同步入駐“學習強國”學習平臺、人民日報、人民政協報、北京日報、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臺、新華網、央視頻、視界、北京時間、澎湃政務等新聞客戶端,以及經遴選評薦近百本中央級核心期刊正式入選長安街讀書會幹部學習核心來源期刊,形成了系列的長安街讀書會理論學習平臺。長安街讀書會理論學習平臺累計固定讀者百餘萬,影響全國各級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大中院校等受衆數億人次。

爲深入學習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現正面向中央和國家機關、中央企業、各省市縣(區)等所在的黨校(行政學院)、幹部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等單位部門聯合開展相關黨建閱讀學習活動。近日,經相關部門批准,已正式同意全國人大常委會機關、中央紀委國家監委機關、中央組織部、中央和國家機關工委、國家發展改革委、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教育部、財政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中國證監會、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共青團中央等定點幫扶地的有關單位加入“長安街讀書會”黨建閱讀合作機制,並聯合承辦“長安街讀書會”系列讀書學習活動。

關注公衆號,回覆:【申請入會】【學思平治】【黨建閱讀】【智庫】【好書推薦】【幹部培訓】【免費贈書】【直播】【新書報送】【期刊報送】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