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居養老 陷「低價內卷」、入不敷出困局

因爲價格低廉,房間是四合院和聯排小平房,東方老年公寓深受當地老人歡迎,是漢中少有的滿員養老院。(取材自中國新聞週刊)

身爲陝西老齡化程度最高的城市,漢中很早就喊出「旅居在漢中」、「醫養在漢中」的口號。但當重金投入建設的民辦養老機構真正嘗試旅居養老時,卻被困在「低價內卷」裡。

漢中是陝西十個地級市中老齡化程度最高的城市,截至2023年底,全市近320萬常住人口中,老年人達81萬,佔25.48%。

漢峰頤養中心的房間超過40平方米,公司前期投入巨大,拓展旅居養老後,卻被掌握流量的旅居養老品牌壓價。(取材自中國新聞週刊)

★重金投入 卻年年虧損

早在2020年,漢中就提出重點發展研學、醫養、旅居、創業。考慮到漢中本地的老齡化程度和作爲西安後花園的區位優勢,一批謀求從房地產、教育領域轉型的社會資本,進入漢中的養老產業。截至目前,漢中共有35家民辦養老機構,面臨重金投入,卻年年虧損困局。

「理論上,我們只要把養老院建好,老人就會源源不斷地入住,所以我們甚至都沒有成立銷售部門。」張勇是美康熙苑頤養事業部總經理,這是一家高端養老機構,漢中市政府持股51%,距離市中心的高鐵站只有十幾分鍾車程,總投資4.3億元人民幣(約5915萬美元);園區內,有漢中當地的三甲醫院設置的分院。手握三甲醫院和醫養結合的王牌,美康熙苑效仿泰康養老實行會員制,一張牀位要預存42萬元才能入住。

「按照當時的觀點,高端養老院都不是給漢中人住,而是給西安人、北京人用。」然而,張勇發現,2020年6月,美康熙苑開業,192張牀位,只住進30多位老人,牀位和房間空置嚴重。

張勇後來才知道,之所以無法將西安老人吸引到漢中來長期養老,直接原因是西安的養老機構都沒有住滿,「入住率高一點的也才50%,遠沒有到一牀難求的局面」。

張勇說,老人和子女選擇養老機構,首先考慮的是與原先生活環境的距離,以及是否方便探望,安置得太遠,老人會覺得自己被拋棄了。就算老人能接受,時間長了,不能與老朋友走動,氣候、生活習慣的差異,仍會成爲長居障礙。

另一家定位中高端的養老機構漢中褒國康樂園,也是政企合作建設。總經理方紀安指出,養老院投資1.7億元,背靠漢中本地的房企,共有668張牀位,從2019年10月投入運營,目前只住進200多位老人,4年累計虧損2000多萬元。

「我們的房間設施標準甚至高於三星級酒店,但剛需老人的付費能力決定了我們很難盈利。」方紀安說,養老院的費用由護理費和牀位費組成,活力老人的基礎護理費用是30元/天,牀位費是1700元/月。

「目前我們200多位老人,平均每月收入60萬元,而不包括財務費用,每個月的人工、水電等基本運營支出就要56萬元。做房地產,回報週期是三年,而養老院資金密集、人才密集、勞動力密集,盈利能力很差,五年之內不可能收回成本。」方紀安說。

同樣定位中高端的漢峰頤養中心自2019年投入運營,投資也超過1億元,自理老人3050元/月的收費在漢中算中等水平,但運營四年多,僅有68名老人入住,入住率僅爲21.5%。

投資少、定位略低一些的養老院,也同樣面臨入不敷出的尷尬。漢中市勉縣聚興陽光老年公寓最初的設計牀位爲345張,調改後降到200張以內,目前有68位老人入住,入住率勉強達到30%,每月要虧損10萬元。

美康熙苑定位高端養老,最初想吸引北京、西安的老人異地養老。但開業一年,公司就發現這種模式不接地氣。(取材自中國新聞週刊)

★拓寬客源 盼減虧自救

院長謝忠民早已盤算過其中的問題,他說,在勉縣,企業職工每月的退休金平均只有2600元左右,負擔不起養老院每月最低3000元的費用。此外,本地人還受養老觀念的束縛,不到萬不得已,老人們不會住進養老院。

本地市場開發受阻,養老機構紛紛試水旅居養老,以期減虧自救。

在方紀安看來,養老院想拓寬客源,讓退休後的活力老人住進來,只能想方設法滿足他們追求新鮮體驗的需求。相比酒店,養老院能更精準地提供老年人需要的保健、康復、照護服務以及文化娛樂設施,價格卻更低廉。

但問題在於,相比海南、雲南,陝西漢中不是知名的旅遊目的地,要從外地吸引老人來漢中旅居,難度不亞於扭轉本地老人的養老觀念,因此,他們紛紛選擇與成熟的旅居養老品牌、旅行社等合作。

低價,成了他們不得不使出的撒手鐗。

與短視頻平臺上最有名的旅居養老品牌合作後,今年6月,有254張牀位的漢峰頤養中心住進了50位旅居客人。

養老院提供三餐,住宿是50平方米兩張牀的標準間,一個月的費用是3920元。這些老人不需要什麼照護服務,收費標準卻比常住老人高30%,似乎是門好生意。

但62歲的董事長周榮高興不起來。這是一筆經不起細算的買賣。門口、前臺、院子裡的醒目處,都要貼上旅居養老品牌的標誌,方便直播時露出,養老院用自己的重資產投入爲其他品牌做了背書。

線上旅居品牌在漢峰頤養中心舉辦了一期主播培訓,學員以退休老人爲主,但也不乏對旅居養老生意感興趣的年輕人。(取材自中國新聞週刊)

★品牌合作 賠本賺吆喝

牢牢掌握客流的旅居養老品牌按照36%的比率抽傭,這意味着養老院要以不到84元/天的收費提供全部服務。不僅如此,與50位付費客人一起入住的,還有20名必須免費提供食宿的工作人員,算上這項成本,養老院註定要賠本賺吆喝。

矛盾最終在三餐的品類設置上爆發。「他們早上起來就要吃肉,我堅決不同意。」周榮氣鼓鼓地說。

作爲直播和視頻推介時的出鏡亮點,品牌要求三餐自助,養老院要提供八葷八素,兩種水果,兩種主食。在周榮的堅持下,品牌將抽傭比率從36%降到30%,養老院保住了91.5元/天的收費標準。八葷八素的標準降爲四葷四素,周榮算過,按照目前的餐標,每位客人每頓飯的成本約爲22元。

與漢峰頤養中心合作的旅居養老品牌,在全國有36個家園,分佈在雲南、海南、廣西、浙江等九個省(區、市)。周榮沒想到,自家養老院3920元/月的售價,已經是全國最高。

更讓周榮震驚的是,品牌帶老人前往80公里外的黎坪縣遊覽黎坪國家森林公園後不久,就與當地一家知名酒店簽約。那家酒店旺季每晚440元,在當地是高價。這次,他們以3500元/月的售價做起了旅居養老業務,餐食標準比漢峰頤養中心更高,聽到消息,周榮想不通,只能用「瘋了」形容。

除了價格,當前的產品形態也遠遠達不到謝忠民的預期。諸葛亮葬在勉縣的定軍山腳,除了武侯墓,勉縣的武侯祠是4A級景區,當地還有豐富的地熱資源。然而,謝忠民接待的都是住一兩晚就走的遊客,旅行社貪圖便宜才安排他們住進養老院,晚上還要向老人推銷產品,完全稱不上旅居。「我們是在跟酒店搶生意」,謝忠民直言不諱。

周榮指出,線上旅居品牌一到漢中,就與當地的旅遊景區談好了合作,在直播間賣起了漢中的景區門票,「我們做了這麼多年,都沒有想到跟景區聯合起來吸引住客」。

更尷尬的是,經旅行社導入的客源流動性強,養老院還要臨時增加人手才能及時整理房間衛生和保障餐飲,不僅干擾常住老人的日常生活,也干擾機構的正常運行。

褒國康樂園的餐廳,老人用餐可以刷卡,老人每月的餐費在500元到600元。(取材自中國新聞週刊)

●政府牽頭背書 民辦養老機構盼打響品牌

政府牽頭、背書,打響漢中旅居養老的品牌,在生存線上掙扎的漢中市民辦養老機構對此期待已久。

今年2月底,在陝西全省民政工作會議的現場,西安市的主要領導要求在旅居上加強與漢中的合作。得到上級領導的支持,兩市民政部門決定先組織一個旅居團試水。

「西北地方,冬天寒冷,城市有霧霾,老人們通常選擇到南方城市旅居。」西安中旅一位不願具名的負責人說,「作爲西安的後花園,除了自然條件和氣候優越,漢中的優勢還在於近」。

4月中旬,旅居首發團抵達漢中。30多位老人多是西安事業單位與國企的退休員工,四天的行程,遊覽了當地著名景點,住在中高端的養老機構漢中褒國康樂園。

「從目前漢中能提供的旅遊產品來看,只能吸引短暫停留的過境遊客。」漢中市文旅體產業集團一名受訪者分析,漢中以南,廣元有5A景區劍門關,阿壩有5A景區九寨溝,而漢中的褒斜棧道雖有一定知名度,但觀賞性不夠強,「講歷史人文,也比不過西安」。

在他看來,漢中要發展旅居養老,首先需要精心打磨產品,「老年人希望能療養身體,我們漢中產當歸、天麻,又有中藥材批發市場,爲什麼不請營養師開發一些藥膳?有這些主題、特色,才能讓老人停留更久。」

更重要的是,老人的支付意願和能力有限。以這次的旅居團爲例,西安中旅負責人表示,儘管養老機構已在食宿上讓利,但綜合交通成本及景區門票,4天的行程價格還是超過1000元,推廣起來仍有難度。

不過,對於民辦養老機構而言,這個首發旅居團有着重要的意義。方紀安說,這次活動的最大價值,在於政府部門對民辦養老機構的認可和背書。張勇也說:「我們機構自己去推,是王婆賣瓜,老人可能很牴觸,政府出面,更令人信服。」

周榮受旅居團啓發,決定先與省內的養老機構聯合,讓旅居老人在省內機構間流動起來。

不過,衆人也都清楚,發展旅居養老只是權宜之計,在漢中這樣的西部非典型旅遊城市,養老機構仍應以服務本地老人爲主。

張勇估算,漢中81萬老齡人口中,重度失能老人約有8萬人,而漢中當前只有1萬6000多張機構牀位,「價格合理的情況下,只服務當地三分之一的80歲以上老人,牀位都不夠住的」。

事實上,從2022年起,漢中已經加大了對民辦養老機構的建設補助力度。符合條件的新建機構每張牀位一次性補助4000元,改擴建機構每張牀位補助3000元。此外,機構還能按照星級和入住人數,獲得每人每月50元到100元不等的營運補貼。

漢中市民政局局長蘇智剛指出,儘管當前養老機構入住率較低,但考慮到漢中老齡人口未來的需求,民政部門會繼續鼓勵新建、改建民辦養老機構。

周榮仍然看好這個產業,認爲眼前的虧損只是小城發展旅居養老要交的學費。

方紀安和張勇則期待政府能積極引導老人改變養老觀念。方紀安說:「等待觀念改變的時間,是我們最大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