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港觀盤-展望大陸2022投資趨勢

根據瑞銀證券中國團隊的預測,大陸GDP年增率將從2021年的7.6%,放緩至2022年的5.4%。也因爲GDP放緩爲必然,爲了在穩定增長跟長期目標間取得平衡,政策可能朝向比較放鬆或溫和的方向。

其實大陸政策本來就有周期性,也就是會隨着當時的政經情勢及產業政策,時鬆時緊。例如2021年因反壟斷監管被打壓的電商跟互聯網,在2014年至2015年時卻是政策大力支持的當紅炸子雞,企業短短几年急速蓬勃壯大到幾乎壟斷市場,也埋下日後嚴格監管的起因。

所以說政策對於產業影響至巨,因此投資大陸的重點,一定要看政策方向。2021年比較獲得政策關愛及支持的行業,就是高端科技製造研發及新能源相關。主要因爲大陸政府希望加速實現科技自主,這些行業符合「製造升級」及「加速進口替代」的趨勢。

例如大陸鐵路設備目前有超過八成的核心零件必須仰賴進口,國產廠商若具備本土化零件的自制能力,且品質不輸海外公司,那麼取代進口零件的商機非常龐大。

軟體方面,大陸一向就使用本土軟體爲主,外國軟體空間不大,不過隨着官方對數據安全要求愈來愈高,包括工業軟體、網路安全、雲基礎設施等領域,都可望因此而加速增長。

除了產業政策外,財政政策也可望放鬆,例如提高地方政府專項債資金的使用效率,擴大基礎建設投資,以抵銷地產下滑的衝擊。最近地產融資及房貸抵押貸款政策,已見到有稍微放鬆的跡象,可望替市場情緒提供支撐。

這些財政跟產業政策的刺激力道,如果能放大,將會成爲股市上行的催化劑。多數外資法人對大陸股市的悲觀看法已經有所緩和,估計監管最嚴厲的時期已經過去,甚至開始轉向樂觀,10月以來北上資金強勢流入A股,似乎就是最佳證明。

至於消費板塊,2021年表現較大盤疲弱,可能因油價上漲的支撐,能源及原料等順週期板塊,獲利躍升幅度遠大於穩定溫和成長的消費,法人連續幾季積極加碼,至2021年Q3持倉原材料比重達到過去十年的歷史高位;但對消費板塊的超配比例,卻大幅降低到2020年中疫情仍嚴重時的水平。

不過若大陸在2022年3月後對疫情的行動管制有所放鬆,那麼消費就有望從Q2開始回升。且原物料一旦跟隨油價修正,原本停泊在原料板塊的資金,就會轉換至法人持倉比重偏低的消費,故2022年可以重新關注消費板塊,像是需求還是非常穩固的白酒。

雖然分析師預估2022年滬深300指數的EPS成長率,將較2021年的15%下滑至不到10%的個位數,不過獲利趨緩已反映於股市。目前A股滬深300指數本益比約13倍,低於五年平均值的13.2倍,代表估值吸引力仍在。

2021年外資對A股的產業配置,集中在電動車、新能源、家電及食品飲料。建議投資人亦可佈局具政策性支持的行業、或是獲利能見度跟穩定性較高,可以明顯受惠內需消費復甦的板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