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川,電影工匠的傲慢與偏見"/> 主站 商城 論壇 自運營 登錄 註冊 陸川,電影工匠的傲慢與偏見 太空熊 2024-10-28 返回專欄首頁 作者:太...
陸川,電影工匠的傲慢與偏見
太空熊
2024-10-28
返回專欄首頁
作者:太空熊
原創投稿
評論:
商城特賣
索尼克×夏特 世代重啓
¥195.00
¥229
-15%
前往購買
三國志8 REMAKE
¥314.10
¥349
-10%
前往購買
七龍珠 電光炸裂!ZERO
¥229.46
¥298
-23%
前往購買
暗喻幻想:ReFantazio
¥248.90
¥298
-16%
前往購買
NBA 2K25
¥179.00
¥298
-40%
前往購買
平凡的王冠。
我至今不知道,網傳陸川導演用來吐槽《抓娃娃》的“低質強鹼性搞笑片”,到底是什麼意思。
不開玩笑,我甚至在谷歌學術的電影分類裡,搜過強鹼性、喜劇之類的英文關鍵詞,以爲又是哪個影評大拿造出來的新概念,或者是哪個偏門小衆標籤我沒聽過。
結果什麼都沒找到。
那這個“強鹼性”到底是什麼意思?是說這種電影對觀衆的眼睛和智商具有很強的腐蝕性?那爲什麼不叫強酸性?明顯更符合一般直覺。
我知道你們想說什麼,但我更傾向於陸川導演那天是真被人盜號了。哪怕平臺表示,發消息和刪消息用的是同一臺手機,我還是更願意相信盜號的說法。
這裡並不是想說,下三路的諧音梗是什麼不好的東西、不該說的東西。畢竟,我也不是什麼上流人士,罵幾句粗話太正常不過。問題在於,陸川導演是——我看他一輩子就沒下流過。“強鹼性”一類的粗鄙之語,你說是姜文說的,我還信一點。
也不是說姜文電影拍得好,他就有資格說這種話。而是他“直男癌”,他說這話比較合適。
很多影迷對陸川導演的第一印象,大概都是《可可西里》《南京!南京!》。這兩部作品的視角非常冷靜客觀,有着濃重的現實主義色彩,爲陸川打下了文藝片導演的基石。至於他的處女作《尋槍》,則有被主演越俎代庖的嫌疑。
大家都說這片子長得有點像姜文,疑似遭到了姜老師個人風格的“強鹼”——有點損了,說正經的。
陸川不算高產,他的導演生涯一共6部主要作品,以《南京!南京!》爲界,之後的3部作品都是商業類型片——雖說商業、類型的性質有待商榷。但能看得出來,轉型的陸川有很多放不下的包袱。這讓《王的盛宴》成爲了一部“涇渭分明”的作品。
《王的盛宴》是陸川第一次嘗試商業片,肯定有點水土不服。這倒不是陸川一個人的問題。千禧年前後,中國電影行業經歷過一段“大片尷尬期”。年初我們聊張藝謀的時候提過,大家都在找大明星,把電影弄得富麗堂皇。
這個時期的古裝大片喜歡改編舞臺劇。《滿城盡帶黃金甲》改的《雷雨》,《夜宴》改的《哈姆雷特》,身上都有黑澤明的影子。可見我們的導演志存高遠,都有一顆商業藝術兩手抓的大師夢。
可惜有人沒黑澤明的命,卻得了黑澤明的病。
陸川在採訪時說,如果大家覺得《王的盛宴》有點像《亂》,那應該是因爲它們都很像莎翁劇。大導很樂於把電影拍出戲劇感,用舒緩的節奏和藝術化的表達,讓電影的視聽語言變得更加“高級”。算是非常典型的科班手藝。
如果深扒視聽語言和藝術價值,這批電影的評分確實過低了,基本不超過6分。《王的盛宴》在豆瓣上只比《唐人街探案3》高0.5分,未免有失公允。
《王的盛宴》並不是一部粗製濫造的作品,它身上有很多從《可可西里》開始,就一路跟着陸川的標誌性手法。長鏡頭動不動10幾20秒,而且多是中全景的固定機位,這就不是“寸土寸金”的現代商業片能接受的拍法。
商業片觀衆只會覺得節奏溫暾,畫面缺乏直觀衝擊。這是一個很客觀的評價,你讓商業片觀衆來評價《可可西里》《南京!南京!》,或任何現實主義題材的電影,他們都會這麼說。黑澤明的商業片,放到今天一樣是大悶片。
太長了,錄不下
陸川電影的另一個特點,是喜歡用主視點和紀錄視角。他幾乎濫用長鏡頭和凝視鏡頭,同時對正反打嚴重過敏。人物如果要發生對話,就用中近景把說話的人包裹在一個畫幅裡,模仿一種旁觀者而非攝像機的視角。
《南京!南京》就是一部幾乎沒有正反打的電影,《可可西里》也一樣,拍得像紀錄片。
如果有正反打的必要,陸川會給到面部的局部大特寫,讓角色的情緒徹底把畫幅佔滿,有點類似庫布裡克凝視。《王的盛宴》裡也遺留了許多類似的鏡頭,散落在正常剪輯的畫面中間,讓整個電影的觀感變得五味雜陳。
對一些情節至上的觀衆來說,好像本來30分鐘能講完的事,硬是被陸川拖了2個多鐘頭。但陸川覺得,他是把寶貴的剪輯空間讓給了表演張力,讓給了表演背後的劇情立意。殊不知,商業片根本就不看重這些。
很多人抱怨王俊凱在《749局》裡的演技,覺得他的角色毫無發揮,輕浮又單薄。對陸川來說,這種批評其實完全不痛不癢。因爲他自己最清楚演員的重要性,如果按照以前的手法,他會給王俊凱10幾秒的懟臉長鏡頭。
但陸川根本沒給,他覺得商業片並不需要呈現這些。從《九層妖塔》開始,陸川的電影完全拋棄了“拖沓”的畫面剪輯:誰說話就把鏡頭打給誰,一鏡時長不超過3秒;哪個角色死了,就把面部特寫升格慢鏡頭留給死人和抱着死人的活人,伴着悲情音樂和華麗的背光鏡頭,企圖營造一種廉價的唯美氛圍——完全就是現代快節奏商業片的玩法。
這種拍法天然和表演空間互斥,演員很難發揮演技,觀衆又何從判斷演技?檔期相近的《刺蝟》也是王俊凱主演,他在裡面的表演並不像《749局》一樣單薄醜陋。有時候,觀衆討厭某個演員,更多是出於主觀厭惡的刻板印象。
《749局》的坍塌和這些外在的東西關係不大,當陸川決定染指商業類型片的時候,悲劇便已經註定。
文藝電影出身的導演,總有幾個人生階段,內心非常脆弱。尤其是市場化改制前後的新生代導演,陸川也是其中一個。
陸川的出身,用根正苗紅來形容,一點兒不爲過。他打小就有部隊背景,父親在業界頗有資歷,處女作就拉到了北影廠的頂級資源,人生順利而且體面。但也許,正是這份體面,反過來也限制住了陸川。
在心底,陸川遠不像他早年拍過的電影。他並不冷靜客觀,相反,他一直躁動不安。他很想證明自己,就像過去摔門而出的年輕人一樣——離開體制,然後開着自己努力奮鬥回來的進口小轎車,載着洋氣的老婆和白嫩的兒子,衣錦還鄉。
自負盈虧
但市場是殘酷的。這裡沒有人在乎你的過去,你的沉澱不重要,你的表達不重要,甚至連你自己都不重要。拍不好,導演是可以換的。
很多人都對電影行業有誤區,認爲能拍好文藝片,就一定能拍好商業片、類型片;從文藝片轉向商業片,是一種創作層面上的降維,是視聽語言、意象隱喻的刪繁就簡。而就陸川近期的種種言論來看,他本人多少已經陷入了這種誤區。
陸川說,他拍過《可可西里》《南京!南京》,他不是沒拍過好電影。最近兩部商業片口碑不佳,只不過是轉型期的陣痛,希望市場能給他一些時間。
但事實就是,商業片纔是一個導演的才華檢測器。如果一個文藝片導演拍不好商業片,那麼他一定是個缺乏靈魂和個性的導演。我的一個影迷朋友管這叫假文藝,我自己管這個叫類型化文藝。這種導演,能且只能定向“製造”文藝片。
《可可西里》的主題本身就具有正確性
有作者性的導演,拍商業片也會有強烈的個人印記,比如姜文和庫布裡克。類型片就像預製菜,工序非常固定,食材非常固定,食客非常固定。既然都大同小異,那麼食客能有什麼選品標準?如何突出一部類型片的優秀?
到頭來還是作者性。
陸川的電影就缺乏一種作者性,而這種缺乏作者性的表徵,就是他早期最擅長的紀錄片手法。
《可可西里》曾被紀錄片導演劉宇軍控告,涉嫌抄襲紀錄片《我和藏羚羊——冰河在這裡流過》。抄襲是否屬實,本身其實並不重要,更多的是佐證了《可可西里》個人特徵的缺失——對電影導演來說,電影拍得像紀錄片,並不是一種稱讚。
冷靜客觀的紀錄視角,本身只是一種源自新現實主義的拍攝技法,而非個人風格。如果一部電影的亮點只有這些,那麼形式就大於內容。《王的盛宴》不是一部現實主義電影,它是一部政治驚悚片,但陸川似乎並沒有那麼在意。
而當陸川徹底放棄他的文藝範式後,你會發現:《王的盛宴》變成了《九層妖塔》——一部俗不可耐的商業類型片。
這是一件無比悲哀的事。就像文字只能堆砌辭藻,照片只能參數公式。有些人努力一生,不過換來一聲“匠氣”;有些人輕描淡寫,結果放個響屁都有“靈氣”。對文藝工作者來說,天賦纔是這個世界上最殘忍的東西。
陸川是個可悲的創作者,出道就被人壓在身下。身邊的同輩開始挑戰商業片,他又後知後覺。甯浩至少有蓋·裡奇,而陸川一無所有,他只有自己那頂已經褪了色的塑料光環。
當然,甯浩是另一種悲哀的創作者——他的光環能發亮,但和別人的是同款。編輯部有老師非常痛恨甯浩,責備他是個拙劣的模仿者。但甯浩至少承認自己像蓋·裡奇。他說這種電影拍到後面,總有一種最優解,最終都會殊途同歸的。
這證明,至少甯浩懂類型片是什麼東西。不僅懂,而且還尊重這種創作形式。
甯浩選擇讓《瘋狂的石頭》和《兩杆大煙槍》殊途同歸,他知道這是在放棄自己的作者性,但這樣的電影至少更好看。我覺得,這未必不是一種犧牲,商業片往往需要這種犧牲。它的使命就是滿足觀影需求,動機、意義、表達,都是狗屁。
這也是爲什麼,《749局》會讓人出離憤怒。
因爲陸川非常自私。他明明不懂什麼是商業片,不懂什麼是類型片,但卻不願意去妥協,而是試圖用自己的科班手段,去做一些公式化到極點的東西,來試探商業片觀衆的味覺。其態度之傲慢,令人咋舌。
其實《749局》的質量遠沒有那麼糟糕,至少它不該和《奪命六頭鯊》一個水平。3.8的豆瓣分,更像是網友跟陸川的私人恩怨。很多文藝導演無法接受這種刺耳的噪聲,但這種非理性的報復性評分,本身也是商業電影的一部分。
學院派有學院派的運作機制,哪怕最嚴苛的電影節評委,在點評電影時,都有一套藝術鑑賞和行業規範的基本原則。但商業片沒有,觀衆不需要任何計量標準,打1分可能只是因爲今天心情不好。衆口難調,張藝謀懂,所以他始終對惡評保持沉默。
而《749局》專門辦了一場專家研討會,將自發性的觀衆評論建制化,並且把整體的輿情當成了假想敵。這簡直就是本末倒置。
連批評都不敢面對的人,根本就不配當商業片導演。
好萊塢繁榮的商業片市場,靠的又不是豆瓣排行榜250部人生必看電影。這些優中選優的電影,只不過是整個行業的勝利果實。它們的背後是成千上萬倍的爛片、屎片,是電影節和行業協會眼裡,排山倒海的下三濫。
沒有人記得這些過目即忘的庸作,哪怕這些代價都是必然的過程。試問,《749局》又有什麼特殊之處?
因爲它的導演叫陸川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