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醒龍分享新作《如果來日方長》 20萬字記錄武漢抗疫故事
人民網北京5月31日電 (劉穎穎)湖北省文聯主席劉醒龍的長篇紀實散文《如果來日方長》新書分享會日前在京舉行。劉醒龍在活動現場講述了作品的創作歷程和思想感悟。
作家出版社總編輯張亞麗認爲,《如果來日方長》是真實而全面記錄武漢抗疫的文學精品力作,以動情而理性的文字,寫出了特殊時期武漢的點點滴滴。作家用理性的頭腦和客觀的分析來認識評價疫情期間的諸多問題,提出了許多令人深思的話題。
劉醒龍現場動情講述了疫情期間的生活片段。他坦言在時隔一年多的時間再次來到北京,看到熙熙攘攘的熱鬧場景時還是有不真實的感覺。談到武漢卓爾足球隊險勝,武漢球迷所說的“我們活下來了”這句話時,他一度哽咽淚下,直言現在的淚點比較低,特別容易感動。他還表示,即使是在武漢採訪的專業記者的所見所聞也不會比一個普通的武漢人所經歷的感觸更爲深刻,因爲疫情期間的真實情況,只有在武漢真正親身經歷才能感受到。他說起小孫女爲了出門,怎麼也找不到她自己的鞋子的經歷,感嘆道:“日常生活回來了。”他特別指出,寫作在面對未知時,要有科學精神。關於疫情,人們應有很多的反思。
評論家梁鴻鷹認爲,《如果來日方長》具有充分的真實性、豐富的文學性和高度的思想性。全書充滿着生活的質感,以強大的細節和語言的整合能力,達到了生活情感與藝術才華的統一。這部作品告訴人們要熱愛生活、有開放包容的心態,需要認真品味文字背後的思想。
劉醒龍用親身經歷和處於一線的在場感受,以二十萬字的長篇紀實散文《如果來日方長》抒寫那段驚心動魄、可歌可泣的武漢抗疫過程。他以理性客觀的視角,詳細描述親人、朋友、同事、鄰居,以及或熟悉或陌生的同城中人,與疫情決一死戰的具體細節,用大量事實和實際行動表現了武漢人民在抗擊疫情中的“拼命”精神,使人理解爲何武漢是座“英雄的城市”,武漢人民爲何是“英雄的人民”。書中既有個人日常平凡小事的描繪,也圍繞着疫情進行了深入思考和深度反思,既有未成年兒童在疫情之下令人動容的不一般表現,也有本地抗疫主力軍鮮爲人知的罕見手筆,具有相當高度的思想性和藝術性。以文學形式飽含深情地記錄了武漢人民的特殊經歷中一幕幕催人淚下的場景,以及國家、社會、醫護人員、志願者和患者等在抗擊疫情的表現所帶來的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