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保障學生每天校內2小時體育活動
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劉玉)“中小學課間延長至15分鐘,保障學生每天校內2小時體育活動。”遼寧省教育廳近日下發《關於加強學校體育與健康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從開齊開足上好體育與健康課程、深化體育教學改革、加強體育師資隊伍建設、推動校園足球高質量發展、推進校園冰雪運動、加強學生健康教育、實施學生體質健康提升行動等七個方面提出具體要求,全面提升學生體質健康水平,服務學生全面發展。
《通知》要求,各地各校嚴格執行國家規定,確保體育課時達標。小學一、二年級每週4課時,三至六年級和初中每週3課時,高中每週2課時。每兩週體育與健康課時內安排1節健康教育課,鼓勵有條件的學校每天開設1節體育課。無體育課日安排1節體活課,每天統一安排不少於30分鐘大課間體育活動,中小學課間延長至15分鐘,保障學生每天校內2小時體育活動。高校要將體育納入人才培養方案,提升學生體質健康達標率。
學校體育與健康工作離不開專業的師資隊伍建設。《通知》要求,各地各校結合實際,按照不高於班師比小學階段5:1、初中階段6:1、高中階段8:1的標準配備體育專任教師,採取多種形式,配足補齊校園足球、籃球、排球專(兼)職教師。科學確定體育教師招聘計劃,補齊中小學體育教師結構性缺口。
《通知》還提出完善體育教師考覈評價機制,確保體育教師在職稱(職務)評聘、福利待遇、評優表彰、晉級晉升等方面與其他學科教師享受同等待遇。在學科帶頭人、特級教師、教學名師、教學成果獎等遴選表彰中保證體育教師佔有一定比例。
爲持續推動校園足球高質量發展,《通知》強調,省內全國足球特色校要把足球作爲體育課必修內容,課時數不低於體育總課時數的三分之一,至少有一塊可供教學訓練的足球場地,每天安排體育大課間用於開展足球訓練活動,制定足球競賽制度,每個班級參與比賽場次每學期不少於5場。構建校園足球“四級聯賽”體系,各地“縣(區)長杯”每年組織不少於30場比賽,“市長盃”每年組織不少於40場比賽。優化升學佈局,完善招生政策,探索實施足球特長生“3+4”培養模式,加強高校足球運動專業建設。加大校園足球師資培訓力度,每年舉辦至少一期校園足球師資培訓班。
實施學生體質健康提升行動。《通知》明確,將學生體質健康管理作爲督導評估內容,將學生體質管理狀況納入學生體質健康監測和教育質量評價監測體系,將學生體質健康水平作爲相關評優評先的重要指標之一。開展動態監測和經常性督導評估,對學校體育健康政策落實不到位、學生體質健康達標率持續下降地區的教育行政部門分管領導和學校負責人進行通報、約談,督促整改提高。
作者:劉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