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繁花盛開的年代
圖╱中新社
兩岸30年來交流情況
前總統馬英九日前訪問大陸,並與習近平會面,兩岸緊張爲之和緩,兩岸自1949年分隔以來,很長一段時間處於軍事對抗,古寧頭戰役,八二三砲戰接連而至,兩岸彼時是以砲彈交流,直到1987年總統蔣經國開放國人赴大陸探親,纔出現善意的交流,昔日戰雲密佈的金門、馬祖也成了旅遊景點。
臺商西進 熱度超乎想像
兩岸交流,在投資、貿易這兩方面特別熱絡,1990年代臺灣對大陸出口沒什麼限制,但對於西進投資則分爲準許類、禁止類及灰色地帶(專案審查)三類,起初由於准許類較少,不少業者未經許可就赴大陸投資,對於廠商西進絡繹於途,經濟部於1993年實施「西進大赦」,昔日偷跑者只要補登記,無需受罰,結果補登記金額高達20億美元,是過去歷年登記投資的1.3倍,隨後1997年、2002年、2008年又實施了三次大赦,西進熱度超乎想像。
在政府「積極開放,有效管理」的政策下,對大陸投資進一步放寬,9成的產品皆允許赴大陸投資生產,2003年赴大陸投資升至77億美元,2008年一舉超過百億美元,彼時雖有金融海嘯,但西進投資不受影響,連年逾百億美元,直到2014年對外投資(含大陸)總額裡有6~8成集中在大陸,兩岸交流之熱絡,不言可喻。
在投資帶動貿易下,1990年代兩岸貿易同步上揚,觀察大陸海關統計,1992年自臺灣進口僅63億美元,2000年已達255億美元,隨着西進政策放寬,2007年已升破千億美元。以我國海關統計觀察,2004年對陸出口已超越對美出口,然而依國貿局估計,2002年大陸已成爲我最大出口地區,而我對陸、港出口佔全體出口比重自2007年已超過4成,直到2021年也還在4成以上,足見兩岸貿易交流的熱絡。
赴陸就業人口 逐年成長
非僅投資、貿易從1990年熱到2020年,臺灣赴大陸工作的人口也逐年成長,2000年還不到20萬人,2008年已超過40萬人,逾半數的海外就業地點都在大陸,這項數字也說明兩岸人力往來是熱絡的。值得注意的是,疫情期間由於兩年未返國即被除籍,不列入就業統計,因此2020~2022年海外就業嚴重低估,不足採信,待2023、2024年數字出來才能做爲判斷。
2016年以來,由於美中貿易紛擾,兩岸關係緊張,加以疫情蔓延,臺灣西進投資、出口漸緩,雖然如此,大陸仍居我出口最大地區,也是我海外就業最多的地方。去年出口至陸、港比重仍達35%,對大陸投資仍逾30億美元,顯示近八年兩岸交流雖受干擾,然而在市場那一隻看不見的手引導下,昔日兩岸繁花盛開的景況,並不會消失。
小檔案■2002年西進投資補登記之前,經濟部長林義夫與國內產業公會代表座談時宣讀一封公開信強調,對於本次前來補辦的臺商,政府將秉持既往不咎的精神,免予處分,對這些補登記的案子也將採「從新從優」的原則,儘速審理。投審會執秘蔡練生也呼籲業者:「沒報戶口的臺商,趕快來報戶口。」
小檔案■臺商赴大陸投資金額佔對外投資(含陸)比重2001年不及40%,隨着扁政府「積極開放,有效管理」,逾9成產品皆可西進投資,這個比率於2002~2014年高達6~8成,去年降至1成,歸納原因,除了西進投資漸緩,依投審會統計,臺積電赴美、德投資推升了對外投資規模,也是讓西進佔比降低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