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愛學分變必修? 陸學者:將「婚戀教育」納入大學課程
鼓勵戀愛生育,陸學者:大學要發揮婚戀教育主陣地作用。(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構建新型婚育文化是營造生育友好社會氛圍的重要內容。大陸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於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體系推動建設生育友好型社會的若干措施》在強調「大力倡導積極的婚戀觀、生育觀、家庭觀」的同時,首次提出「加強人口國情國策教育,將相關內容融入中小學、本專科教育」。
《中國人口報》2日刊登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楊華磊和李雙雙的文章稱,近期開展的調查研究發現,當代大學生作爲未來生育的主力軍,婚戀觀念發生了明顯變化。例如,56.9%的同學表示目前並不想談戀愛。值得注意的是,他們之所以不願意談戀愛,最主要的原因是不知道如何分配時間來平衡學習與戀愛的關係。這一結果表明,由於缺少系統、科學的婚戀教育,大學生對情感關係的認知較爲模糊。
正確對待婚戀是重要的人生課題之一,其與大學生的成長成才、人格完善息息相關。在婚戀問題上,倘若大學生能夠得到系統的回答,獲得科學的指導,不僅可以幫助他們獲取情感交流技巧等婚戀相關的科學知識,還可以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婚戀觀等,提升情感管理和溝通能力,爲將來享受親密關係和幸福人生打好基礎。
從大學生這個羣體的特點來說,引導其樹立正確婚戀觀,關鍵在於做好學校婚戀教育。但當前婚戀教育在學校場域明顯缺失。調查研究發現:82%的大學生反映其所在的學校沒有開設婚戀課;僅有2.51%的大學生上過婚戀課;65.99%的大學生希望所在高校開設婚戀課。
大學是大學生系統接受科學知識教育的主要場所,也是大學生談戀愛的一個重要場所,所以高校要充分發揮婚戀教育的橋頭堡和主陣地的作用,通過開設婚戀教育課程的方式,承擔起對大學生進行婚戀教育的責任。從調研彙總的大學生意見、建議來看,大學生期望高校婚戀教育課程最好採取選修課的形式,針對高年級的學生開展,課程採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混合教學方式,通過「分析案例」的形式講授知識,通過「自述故事」的形式結課。同時,他們最希望獲取兩性溝通方面的知識。
高校開設婚戀課程、做好大學生婚戀教育,可以加強對年輕人婚戀觀、生育觀、家庭觀的引導,進而培育新型婚育文化。就更好打造高校婚戀教育課程,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婚戀觀,筆者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第一,將婚戀教育課程納入大學選修課程體系。結合大學生對婚戀教育需求增加的實際情況,高校可根據實際需求設置婚戀教育課程,通過理論講解和案例分析相結合的形式,使學生能夠在「真實情境」中學習和反思,幫助其提升正確認識婚戀和經營戀愛關係的能力,從而更好地爲未來的戀愛和婚姻生活做準備。根據學生實際需求,分階段安排教學內容。比如,針對本專科低年級學生,重點講授人口國情、新型婚育觀念等內容;對於本專科高年級學生和研究生,通過案例分析和小組討論的方式,講授兩性溝通等親密關係維護方面的知識。
第二,採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混合教學方法,靈活利用非傳統形式開展婚戀教育。比如,藉助網路課程平臺,錄製婚戀相關課程,打造特色網路婚戀教育平臺,方便學生自由學習和與教師交流。再如,創新課程考覈方式,如課程結課方式探索採取分析現實案例的形式,從而增強課程的趣味性和實用性,讓學生能夠通過高校婚戀教育提升自身婚戀素養。
第三,建立課程反饋機制,讓學生匿名評價課程。高校教學管理部門和教師根據學生評價完善課程,確保課程的價值性,切實達到培養學生正確婚戀觀的目的。
第四,政府相關部門和高校應重視加大對婚戀教育師資的培養力度。比如,通過培訓、進修等方式提高教師專業水平和教學能力;設立專項基金,支持教師參加與婚戀教育相關的思政教育培訓和研究活動。
第五,高校、家庭、社會協同推動婚戀教育。由於大學生不只在校園生活,家庭和社會應與高校形成婚戀教育合力,系統傳授婚戀知識。家庭層面應注重傳遞正確的婚戀觀和當好表率,幫助大學生扣好「第一粒釦子」。社會層面要加強人口和生育政策宣傳解讀,注重營造健康、積極的婚育文化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