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言榮院士:通識教育須堅持問題導向和未來導向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作爲高等教育培養“大寫的人”這一鏈條上的重要一環,“通識教育”自19世紀被提出以來,雖然內涵和外延一直在發生變化,但其作爲高等教育的“底色”作用卻日益顯現。可以說,通識教育是培養未來優秀公民和創新人才的根和本。正因如此,大學的通識教育要面向人的全面發展、面向學生創新能力和獨立思考能力的提高、面向學生視野尤其是國際視野的拓展、面向學生家國情懷和責任擔當的培養,真正讓學生能夠顏值與才華齊飛、氣質共涵養一色。

認識:通識教育應超越學科界限

第一,加強通識教育是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必然選擇。一般而言,本科階段的人才培養是以通識教育和專業基礎教育爲主進行的,主要目的是打開學生的視野,開闊學生的眼界,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爲他們打下人生成長和事業發展的底色。因此,本科階段的通識教育都應該使其多學一點科技史和人類文明史,多瞭解一點人類的起源以及人與自然的關係。因爲高品質的通識教育可以轉化爲學生的思維能力、思想格局和精神境界,進而轉化爲學生直面飛速發展的世界、應對變幻莫測未來的基本素質和本領。

第二,對於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而言,通識教育也是必然之選。培養的學生也要從過去習慣於模仿,向敢於質疑再到勇於創新轉變和跨越。因此,大學中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底層思維方式的訓練非常重要,學術上的質疑與反思都是創新能力的基本素養。正因如此,在大學本科階段學世界科技史,瞭解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關係,就會激發起學生創新創造的慾望、填補空白的衝動,就能有一種站在人類歷史的高度鳥瞰世界科技與人類文明變化的感覺。

第三,加強通識教育是培養學生走向舞臺中央引領能力的必然要求。只有對人類文明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髓有深邃的理解和領悟,並能吸收成爲自己的精神力量,才能支撐我們的學生自豪地面對世界、自信地面對未來,講好中國故事、體現中國實力、展示中國風采。要讓學生真正地瞭解世界、不孤陋寡聞,真正地瞭解中國、不妄自菲薄,真正地瞭解人類、不孤芳自賞,不僅熟悉中國國情、具備家國情懷,而且具備全球眼光和國際視野。不僅關注自我、關注社會、關注國家,還要關注世界、關注人類、關注未來。

第四,加強通識教育也是現代科學發展演進規律之必然。當今學科和專業劃分得越來越細,碎片化了人們的創新思想和創造能力,同時稀釋了科技資源和研究能力,這樣既不利於創新人才的培養,也不利於“從0到1”的重大原始創新成果的產生。然而,通識教育就是讓學生更多地瞭解和探索不同專業領域,同時向其他學科,尤其是相鄰學科學習借鑑。這對於未來科技複雜程度越來越高的趨勢下,多學科交叉融通解決大問題非常重要。

第五,加強通識教育也符合技術交叉融合的發展趨勢。特別是近年來,人類在技術領域的革新與進步日新月異,特別是藉助現代信息技術促進萬物互聯、萬物智能的蓬勃發展,信息技術與其他領域的交叉滲透打開了廣闊的應用場景。因此,“信息+”已經成爲當前技術突破和各學科發展的主要驅動力之一。從這個角度上看,通識教育中加強信息技術的普及化已經變得非常必要了。

問題:問題導向不突出、未來導向不明顯

關於問題導向不突出的問題,主要表現在目前的通識教育大多是按設計的知識結構來補充和完善的。當前,我國大學生存在的問題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學生人格健全方面的問題多。當今的大學生不同於以往,其羣體以獨生子女居多,同時又是在互聯網環境中成長起來的一代。他們在獲取知識的方式、學習方式、生活方式等方面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角色轉換與適應的障礙、溝通交際的困難、心理情感的困惑、學習就業的壓力等,給年輕一代的價值觀念、心理狀態等都帶來了深刻影響。二是學生的創新能力不足。過去中小學階段的應試教育實際上是一種有嚴重缺失的教育方式,更多強調的是對學生記憶能力、模仿能力的開發,無法充分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和想象力,而目前的通識教育仍然沒有很好地解決這兩個方面的問題。

關於未來導向不明顯的問題,主要表現在目前的通識教育還不能很好地適應全球未來發展,以及我國建設現代化強國對人才的需求,也很難真正培養出能夠迎接未來挑戰和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人才。一是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和深度思考能力不夠。從總體情況來看,我國當前的高校與世界一流大學相比,最大的差距就在於我們在獨立能力培養這方面,尤其是經過深度學習和深度思考之後,培養和訓練出來的獨立研究能力還不行,層層向下剝離的能力還不行。二是培養學生引領全國乃至引領世界的能力不夠。我們培養的學生肩負着未來二三十年代表中國走到世界舞臺中央去展示、去引領的使命,一方面需要會聽、會說、會讀、會寫,具有科學的思辨能力和良好的溝通交流能力,另一方面就是要具有人文藝術的鑑賞能力、自然和社科的豐富知識以及寬廣的國際視野和良好的國際交往能力。

探索:讓通識教育成爲一罈“泡菜水”

決定一罈泡菜味道的關鍵因素,不僅僅包括各種食材,更重要的其實是泡菜水的配方以及發酵的工藝和環境。如果以之類比,四川大學的通識教育就是要提供一罈既富含“複合維生素”又富含“豐富乳酸菌”的“泡菜水”,讓學生身上有一股川大的特殊“味道”。

在“十四五”期間,學校將圍繞人才培養的目標和定位,充分發揮自身文理工醫多學科優勢和特色,在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基礎上,更加聚焦和強化“厚通識、寬視野、多交叉”。這其中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我們將“厚通識”放在了第一位,並充分整合學校優質教學資源,制定實施通識教育的“川大方案”。其核心就是以“涵養人文底蘊、培育家國情懷、弘揚科學精神、促進融合創新”爲目標,以“兩條主線、三大先導課程、五大模塊、百門金課”爲主體構建起川大的通識教育體系。

此外,學校還計劃通過 3-5年的時間,打造出100門通識教育的“金課”,配套“一課一書”,出版 100 本教材,以及人文大講堂、史學大講堂、未來大講堂等第二課堂,以跨學科交叉融合爲特色,以培養學生多學科視野和思維方式、訓練深度思考和獨立研究能力爲核心,以院士、傑出教授等名師大家領銜擔任課程模塊首席專家爲基礎,以“探究式—小班化”的智慧教學環境爲保障,在文理兼修、學科交融中,培養學生多學科的知識面和探索未來的潛質和能力。

總之,通過通識教育的不斷滲透,希望能夠讓文科生不再怕“公式”,理工醫科生不再怕“文字”,讓川大培養的學生有顏值、更有氣質,努力成爲堪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作者:中國工程院院士、四川大學校長、成都市科學技術顧問團顧問

來源:《中國科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