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週刊/政策若錯誤 別全民買單

文 洪寶山

臺北市長柯文哲上任不到一個月,砲火猛開,屢屢提出前朝弊端,並對財團開戰。

事情的由來是出在BOT案,所謂BOT就是Build-Operate-Transfer,也就是興建、營運移轉,本來是政府企業民衆三贏的一個模式,例如雪梨過港隧道英法海峽隧道,都是國外非常成功的BOT案。

無奈到了臺灣,不知是否是入境隨俗,可以完全不理會國際準則,自己關起門來玩自己的,結果引起官商勾結的爭議,好幾起BOT案都訴諸公堂,對政府跟民衆來說都是得不償失。之所以委託民間企業經營,最主要是公共建設所需經費太高,政府無力支付,但政府有地、有資源,而企業有資金優勢、經營能力,兩相合作,可以爲民衆打造良好的公共建設。但仔細看看臺灣幾個BOT案,本是公共建設怎都變成了飯店商城,爲得標企業開啓了「賺錢」的方便之門,也是民衆質疑的弊端之所在。

而現在大家都在看的最大BOT案就非高鐵莫屬了,其實,對民衆來說,高鐵破不破產原本不關小老百姓的事,但一旦由政府接管,必須付出去的金錢就來自民脂民膏,這就關全臺民衆的事了。政策錯誤後果,卻是全民買單,是怎麼也說不過去的,因此後續發展值得大家密切關注。

柯市長強勢作風在臺灣政壇引起很大旋風,顛覆原本大家所以爲的政治人物形象作法,勇於衝擊,不怕得罪人。我常在想,臺灣這幾年競爭力下滑,其實來自我們引以爲傲的「與人爲善」,在臺灣經濟停滯的當下,如能多一點霸氣,不管是在學校職場國際舞臺,都能有更好的表現。俗話說:馬善被人騎,人善被人欺,現在的臺灣應該需要更多的俠士而非儒生,才能開疆闢土。

如果只是墨守成規蕭規曹隨,做起事來被許多框架給限制住,無法突破就會招致失敗。柯市長以急診醫師救命迫切態度投入市政掌聲多於噓聲,但接下來更是要展現實際的作爲。病人的命救回來了是一回事,未來如何讓病人活得更健康,更是一大考驗

【詳細內容請參閱最新一期《理財週刊》第752期www.moneyweekly.com.tw,尊重智慧財產權,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來源。】【提升理財力--理財課程資訊www.moneyedu.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