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週刊/寶島債來勢洶洶 風險評估在哪裡?
專訪立法委員 李俊俋、吳秉叡、李應元聯合採訪‧姜統掌、秦振家 策劃執筆‧金麗萍 攝影‧鄭暐琪、秦振家
文/理財週刊
臺灣正值轉型的重要時刻,而國會在經濟發展新架構建立的過程中,更扮演關鍵性的角色。爲此,《理財週刊》特開闢本專欄,將邀請立法院內具清新、專業問政形象的立委,針對其關注領域,發表精闢觀點,藉此匯聚創新問政的積極力量,成爲推升國家進步的動能。
兩岸金融業務2013年啓動重要交流合作。對立法院而言,從兩岸服貿協議到後續牽動的一連串市場開放動作,都讓身負保護全民利益之責的立委們,個個提高警覺,不敢掉以輕心。
繼年初開放銀行開辦境內人民存款後,十二月中國大陸四家銀行再透過香港分行來臺發行寶島債,兩岸愈見頻繁的金融業務往來,看在立委眼裡,輕鬆不得。包括李應元、李俊俋及吳秉叡等三位委員均表示,在兩岸金融業務進一步開放之前,政府必須趕緊提出風險評估分析,而非被迫倉皇上路。據立法院財政委員會委員李應元指出,基本上,金管會目前規劃中資銀行來臺發行寶島債,設有人民幣一百億的上限,同時,僅專業機構投資人獲准購買,因限制金額上限及購買對象,大致還在管理範圍內。只是,在第一階段試辦完成後,金管會若有進一步開放的想法,如取消發行金額上限規定,或不再限制其他金融機構買賣,事前即應嚴加進行風險控管,如建立信評等。
對等地位 不可放棄
李應元認爲,畢竟,中國大陸並非是一民主國家,資訊透明化不足,對於中資來臺,仍宜持謹慎保守的態度。李應元也強調,兩岸間的對等地位,也不可忽視。在開放寶島債來臺發行一案上,臺灣並不能前往中國大陸發行債券,雙方並未建立在對等的關係上。
證諸TDR 錢進大陸回不來
而李俊俋委員對政府資金管理政策前後矛盾,深不以爲然。李俊俋表示,從服貿協議看來,政府似乎是希望吸引中資進入臺灣;但TDR、寶島債開放,又讓臺灣遊資大量外移至中國大陸。證諸TDR的經驗,這些流入中國大陸的錢,是回不來的。李俊俋表示,他理解政府在金融業的催逼下,開放中資銀行來臺發行寶島債,好解金融業者久旱之渴;但若進一步開放的想法前,務要提出風險評估。除了開放寶島債,對於吸引外資來臺,政府也欠缺積極作爲。李俊俋強調,在兩岸一中的政策導引下,政府過度倚賴中國大陸市場,對於發展多元的國際合作關係和吸引外資方面,都欠缺積極作爲。 吳秉叡也提醒,兩岸金融業務往來小心爲要。特別是臺灣的金融業者,你想要賺別人的利,人家卻是要你的本。畢竟,中國大陸仍充滿人治色彩,收放並非依據自由市場法則。臺灣一旦貿然廣開大門,接下來,能做的事就極爲有限了,不論是資訊揭露等,都不足以確保民衆的投資安全。因此,在受訪的當下,吳秉叡強調,他不贊成寶島債開放民衆購買,因爲,涉及的風險實在太大了。
政府失能 全民買單
吳秉叡表示,他並不反對自由化,只是,落實推動前,相關政策必須完整配套。 目前,政府的行政效能,實在無法取信於人,幾乎所有重大的財金產業政策,都看不到完整規劃,自經區也是一顯例。出了問題,大財團賠錢不算,更嚴重的是:少不得又要全民買單。(文未完)
【更多精采內容,請見《理財週刊》697期,便利商店及各大書店均有販售】【掌握理財力 投資更順利!更多理財課程詳見www.moneyedu.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