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視APP“欠122億”,缺乏尊重

沉寂許久的樂視突然上了微博熱搜。2月6日,樂視視頻安卓版App迎來更新,圖標Logo也有變化,顯示“欠122億”,引發網友熱議。7日,樂視視頻迴應媒體稱:“樂視網欠款大家都知道,雖然有困難,但逆境時更要樂觀面對,樂視會努力做好用戶服務。”

此前相關報道:欠122億!

有網友評論指出,其實這裡的“欠122億”可能並非實際欠款金額,如果把今年互聯網大廠發的紅包全薅了羊毛,那就正好補樂視視頻“欠122億”的窟窿了。目前官方未對這一具體數字進行迴應,暫時無法得知這一說法的真實性。客觀來講,這種做法,確實給剛剛更新的樂視視頻APP帶來了關注度,也算得上是一個不花錢的廣告。

只是,樂視視頻這樣的“自嘲式營銷”,在筆者看來卻有不妥。此前,樂視網因涉嫌信披違法等問題,最終落得退市下場。而在此過程中,衆多投資機構、股東和債權人損失慘重。爲其辦理股票質押的東方證券、方正證券以及西部證券都受到牽連。其中,西部證券被迫計提4.394億元資產減值準備金,一舉吃掉了其2017年歸母淨利潤的30%。

同樣,包括財通基金、大成、廣發等持股股東以及數十萬股民,都付出了慘重的代價。可以說,樂視視頻“欠122億”所指向的沉重債務背後,是無數投資者的血和淚。樂視視頻對此缺乏應有的正確認知,反而將其作爲“自嘲式營銷”的噱頭,顯然是對股東、債權人缺乏應有的尊重。

這本質上可視爲契約精神的缺失。從傳統文化的角度看,誠信歷來被作爲道德品質的標準底線,要求個體在對人對事中都需秉持誠信原則。而在市場經濟時代,契約精神則演變爲企業與企業、個人與個人之間對於合約內容的尊重與踐行。著名法律史學家梅因說過:“迄今爲止,所有社會進步的運動,都是一個從身份到契約的運動”。當初作爲上市公司,樂視網應當按照相關法律法規,在信息披露、公司治理等方面做到對投資者和債權人負責,尤其不能以造假等方式欺瞞市場、損害投資者和債權人的知情權。

然而,樂視網千億市值最終灰飛煙滅,對此負有最大責任的賈躍亭則憑藉完成個人破產重組程序,擺脫了“老賴”身份。可是,衆多投資機構、股東和債權人的損失如何彌補?面對這一切,樂視方面如果還有契約精神,理應對所有受害的投資機構、股東和債權人道歉,並且採取各種舉措,盡最大可能彌補損失。目前,樂視視頻的運營,在某種程度上還是一種間接彌補舉措,希望能通過經營改善,獲得更多收入從而推動業績發展,逐步償還所欠債務。

但在這樣的背景下,樂視視頻將“欠122億”作爲APP標識進行自嘲式營銷,不僅戳到了受損股東、機構和債權人的痛處,也顯現出對於契約精神的淡漠。一家因爲嚴重失信而退市的企業,如果還沒有建立應有的契約意識底線,恐怕未來更不容樂觀。

來源:紅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