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瑪麗蘇,給中文互聯網上了一課

老年瑪麗蘇,征服互聯網。

文|愛撈

編|園長

短劇的方法論總結了一大堆,最後才發現,“瑪麗蘇”纔是統治全世界的流量密碼,不分國界,不分性別,不分年齡。

本以爲短劇的製作邏輯就是單純的“爽”,然而當《閃婚老伴是豪門》這部老年瑪麗蘇橫空出世時,從業者才意識到,一味地複製爆款內容帶來的只是同質化,真正的爆款內容總是出其不意地抓住用戶需求和情緒點。

58歲的農村婦女石小秀勤勞堅韌,年輕時被貪慕富貴的前夫拋棄,還一不小心丟了女兒;年老時爲了照顧已婚的兒子,自己擺攤賣飯省吃儉用出一套首付的錢……和大多數偶像劇中的女主角一樣,善解人意的石小秀在慘遭命運捉弄的同時,卻遇上了62歲的霸道總裁雷志遠,從此走上了開掛的人生。這個曾經被親家、親戚看不上的透明角色,最後不僅找到了丟失的女兒,也收穫了美滿的愛情,妥妥的人生贏家。

截至9月25日,這部蘇爽兼具,還有淚點的老年瑪麗蘇在抖音專輯播放量已經達到5.3億,話題討論度超28億,在短劇行業一騎絕塵。

年齡50+的男女主角,這樣在國產劇中不敢想象的設定,竟然成爲2024年短劇行業天花板級別的流量擔當,當短劇一次又一次在設定、情緒、付費方面打破網友想象,我們也是時候重新審視精品短劇在行業中的“引領性”。

揭開老年羣體的“隱秘面紗”

《閃婚老伴是豪門》的爆紅,並不是空穴來風,其背後有夯實的數據調查。

在瞭解老年瑪麗蘇內容的可看性之前,我們不妨先來了解一組數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底,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已達到2.97億,佔比21.07%。市場調研數據顯示,我國50歲以上中老年網民規模達3.25億,月人均上網時長高達127.2小時,相當於每天有超過4小時在網上“衝浪”,娛樂生活富裕。

中老年的羣體佔比與娛樂需求超過大衆的想象,然而來到內容領域,卻鮮少有以中老年爲主角的內容敘事。在長視頻平臺,熟齡羣體是主流,創作者們關注中青年的生活情感、事業奮鬥,而中老年人在其中往往被忽視,扮演着邊緣化的角色。不得不承認,無論流媒體還是傳統電視臺,關於中老年人生活狀況的敘事單一且少見。

這種供需的不平衡,是《閃婚老伴是豪門》走紅的原因之一。當主流媒體將目光聚焦在龐大的中青年羣體時,這部短劇將目光聚焦到了同樣不容忽視的“中老年羣體”這個隱秘的角落。姨姨們打開手機,比起看年輕人如何奮鬥,她們更想看到與自己有關的故事,自然而然地也掉入短劇的“圈套”中。

短劇之所以不被一部分網友看好,往往是因爲其名字直白到一種庸俗的地步。《閃婚老伴是豪門》同樣如此,乍一看這部劇充滿瑪麗蘇的套路,彷彿是爲中老人打造的粉色城堡。實際上,它也反映了中老年女性對美好生活的嚮往,關照到這個羣體的生活困境。

近年來,互聯網世界總是散佈着這樣的女性漫談,比如六旬阿姨愛上抖音假靳東,再比如五十歲阿姨逃離家庭桎梏爲自己“自駕遊”,中老年女性的困境早已在互聯網浮出水面,越來越多的女性意識到,自己的家庭角色除了是媽媽、是老婆,也更應該是自己。

《中國婦女報》老年女性情感議題的媒介建構及反思一文中也指出:老年人對情感的渴求真實而迫切,老年女性更渴望浪漫與陪伴。儘管《閃婚老伴是豪門》講述了一個瑪麗蘇的故事,充滿着爽感與甜寵,但它卻觸達到了中老年女性的精神痛點,因此深入人心。

善良隱忍的農村婦女石小秀,不僅僅是一個角色,而是更多同齡人的投射,她們渴望擁有甜蜜的愛情,也渴望被子女看到。瑪麗蘇只是殼子,內裡是中老年女性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當大衆還在爲“爽劇又盯上我爸媽”而感到獵奇時,《閃婚老伴是豪門》已經聰明地用一招“瑪麗蘇”,揭開老年羣體需求的隱秘面紗,一手抓住全世界的瑪麗蘇愛好者,一手又牢牢抓住中老年女性的心。

《閃婚老伴是豪門》的爆紅,充滿技巧,也不乏羣體關照,在用戶羣體探索上,成功爲互聯網上了一課。

短劇,度過“暴利時代”

短劇的爆紅,不僅僅在於內容的停不下來,更在其產生的“數據神話”。在大衆眼裡,短劇行業動輒流傳着上億的流水收益,人人好像都可以在其中牟取暴利,以小博大彷彿成爲這個行業最大的投機。

然而,事實並非如此。短劇並沒有大衆想象中的那麼暴利,即便是《閃婚老伴是豪門》,目前收入也只有400萬+。據相關工作人員透露,加上後續紅果APP分賬等營收模式,總收入預計在600萬左右。

這個行業固然存在充值億級神話,比如同樣是聽花島出品的《厲總你找錯夫人了》充值高達1.2億,位列2024年度短劇充值第一名,緊隨其後的是《裴總每天都想父憑子貴》,充值高達1億,但實際上聽花島所分得的收入均在幾百萬。在小程序付費投流的模式中,充值的80%是平臺投流成本,出品方最多隻能拿到5-7個點的分成。而且從各大媒體的爭相報道中,我們也可以看到,充值神話只屬於少數,熱潮退去後,才知道多少從業者在“裸泳”。

《每經影視》曾報道,有從業者2024年向多個平臺提供共計10個劇本,都被斃掉,曾經吃香的套路在如今開始失靈;還有從業者平均每月收到近200個劇本,但淘汰率卻高達98%。

據dataeye數據顯示,2024年上半年平均每天有七十多部新短劇上線,然而真正能被觀衆看到、聽說的又有幾部呢?高額投流產出、內容同質化,都是短劇從業者的內心隱疾,在這條道路上,賺到錢的永遠都是少數。

儘管《閃婚老伴是豪門》並沒有創造大衆想象中的上億付費,但端原生收入達200萬+,仍舊創造了抖音端原生收入的新門檻。

《閃婚老伴是豪門》的爆紅爲互聯網帶來的另一重啓發則是:複製爆款方法論並不能一勞永逸,賺錢的短劇,永遠在追求精品和創新。

在《閃婚老伴是豪門》之前,就有一小批針對中老年羣體的短劇吃到紅利,但《閃婚老伴是豪門》之所以能成爲最大贏家,還在於其在影視質感上的突破以及內容的創新。

豎屏短劇往往給大衆一種粗製濫造的感覺,但《閃婚老伴是豪門》在光影構圖和服化道上取得了一定的進步,溫暖明亮的光線奠定了故事治癒的主基調,主角演技也在線,女主角石小秀的飾演者鄔倩不僅長相有路人緣,實際上也一直在影視行業飾演小角色磨鍊演技,因此其生活化的演出,引發了衆多女性的共鳴,真正做到了讓用戶先入戲,再沉浸,最終陷入這對中老年人的熱戀。

《閃婚老伴是豪門》的爆火,一方面帶動原端劇場團圓劇場的走紅,爲同一劇場的類型短劇引流,減少創作者在投流、宣發方面的壓力,形成更加健康的商業模式。另一方面,演員鄔倩漲粉十萬,也在漸漸形成自身的流量效應,爲其出演的短劇形成“保障”,爲短劇的投入產出帶來更多確定性。

短劇市場,也應該要有自己的“長期主義”。

短劇,要爽也要價值

看短劇圖“爽感”是很多網友對短劇的刻板印象。每當我們打開一部短劇,往往會驚訝其劇情推進之快,角色好壞之分到了極致,無論是復仇還是逆襲,總能將網友的情緒體驗拉滿,除此之外,再無其它。

但這個發展迅速的品類早已度過了粗製濫造的時期,有追求的創作者們也不滿足於停留在只“爽”但沒有“價值”的層面。《閃婚老伴是豪門》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主創在調研的過程中按秒去學習老年人愛看的電視劇,一個個進行採訪和研究,最終得出“中老年人的一級痛點是子女,二級痛點是愛與被愛”的結論。

其中固然有爽元素持續吸引姨姨們入局,但石小秀收穫愛情找回女兒的圓滿結局,也寫下了大多數女性對溫暖治癒向內容的樸素嚮往。從此以後,當我們在提到這個羣體時,是尊重是正視,而非是“絕經女性”的調侃。

《閃婚老伴是豪門》對於互聯網的第三重精神啓示是,網友並不滿足於單一的情緒供給,而需要更多元的情緒價值,甚至產生對社會、對個體的話題討論,讓無法言說的情感被世界看見。

從《我在八零年代當後媽》《夜色將明》《引她入室》再到《閃婚老伴是豪門》,聽花島便印證了這一點。

《我在八零年代當後媽》給予網友的不僅僅是單一的甜寵,也塑造了一個敢愛敢恨,有勇有謀的女性形象。大家喜歡看女主角被愛,更樂於看到女主角自己愛自己。

同樣是聽花島出品的短劇,《夜色將明》在豆瓣獲得了8分的高口碑評價,有網友感慨這部短劇爲“婦仇者聯盟”,有網友評價這部短劇進攻懸疑品類的前瞻性,但最熱門的豆友評價卻是:“很努力地展現了所有熱議的女性困境。”外行人圖爽感,內行人始終在找痛點,踩中痛點纔是情感迸發的根源。

這些故事的類型雖然各有差異,但卻有着聽花島廠牌生活流、治癒感的特點——故事的最後,善良美好的主角都能披荊斬棘找到心之所向。現實生活或許不會如短劇主角這樣大開金手指,但以爽開始,以愛和溫暖結束的故事,卻也可以點亮很多隱秘的角落,給予我們更多前進的勇氣。

賴聲川說,讓觀衆爲我們的內容笑和哭,之後不會爲自己的笑和哭感到羞恥。短劇對於觀衆的價值,不只在於爽感,還有一種精神的解壓和鬆綁。普通人需要雞湯,只是短劇給的劑量更猛,讓積壓在心底的情感都得以徹底宣泄。

媒介合作聯繫微信號|ciweimeijiejun

如需和我們交流可後臺回覆“進羣”加社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