萊豬快來了 管理竟有3大漏洞 婆媽怕爆

圖爲高巿府衛生局日前到大賣場宣導肉品產地標示。(資料照片 曹明正攝)

美國萊豬明年元旦開放進口國人卻對吃萊豬疑慮甚深,政府宣稱一定會負起責任,做好食安稽查工作,但政府真的已做好準備?有媒體實地走訪傳統市場攤商、大賣場發現,萊豬管理有3大漏洞買菜婆媽不想買到或吃到萊豬,顯然要自求多福了。

衛福部官網開放美豬問答集中提到,政府會依現有管理機制,強化源頭管理、邊境查驗、後市場稽查,確保國人食用安全。爲了區別國產及進口豬肉,會要求所有的大賣場、超市、傳統市場、餐廳、便當店、小吃攤、零售通路全面強制標示 豬肉原料原產地,讓消費者可以一眼辨識國產或進口的豬肉,不會對國內養豬產業造成任何影響。

萊豬明年元旦開放進口後,經濟部農委會和衛福部分管相關業務地方政府衛生局也是食安稽查的重要一環,但民衆真能在市場上買到想買的豬肉,而不被不肖商人混充欺瞞買到萊豬?

聯合報報導指出,在檢視肉品源頭追蹤到末端銷售供應鏈,發現有3大漏洞有待解決,「產地標示易造假、稽查人力不足、食藥食品登錄系統只能管百分之二業者」。

肉品從進口到銷售,其實都有動手腳造假的可能。資深稽查員透露,上游進口商到中游盤商,在分裝、供貨時拆A國補B國,混裝騙下游。下游食品業者通常也便宜行事,沒有向上遊索取、覈對產地證明習慣

現在地方政府多祭出萊豬零檢出的法規,但卻因食安管理人力不足,在稽查業者標示的工作恐力不從心。雲林縣政府衛生局副局長張翌君明白告訴聯合報,只能先從長青食堂學校風險場所開始把關,至於廣大的外食攤商,就只能再說了。

至於衛福部食藥署的食品追溯系統也問題百出,監察院報告指出,全臺登錄業者只有百分之二,只有1200家工廠納管,數十萬家中小型肉商、攤商全沒登錄,難怪監察委員田秋堇擔心,此係統無法發揮風險預測預警功用

對於萊豬可能出現的漏洞,網友紛紛哀嘆,「臺灣消費者可憐哪」、「政府要不要開放讓民衆自己養豬自己販售和食用」、「美國萊豬食安稽查流程,處處破口」、「東西進口後,再重新包裝,小攤商誰會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