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崑曲王子”走進“名家藝術季”,是美好的邂逅還是新的開始?

讓AI給“如花美眷,似水流年”的崑曲唱詞譜一段曲子,會是什麼效果?你聽過張軍用崑曲的唸白讀英文嗎?6月20日,由徐彙區文化和旅遊局、徐彙區文化館傾力打造的2024年度“名家藝術季”文化品牌系列活動又迎來一位藝術家——“崑曲王子”張軍,一場關於崑曲的時間旅行就此在徐家彙書院開啓。

“小生有禮了。”在一句韻味十足的崑曲道白過後,張軍開始了講演。他從讓AI給崑曲唱詞譜曲開始,以豐富的圖片和視頻資料,以及精彩的現場表演,讓觀衆瞭解崑曲的前世、今生與未來。

素來熱衷於創新、跨界,探索崑曲各種可能的張軍,先是給觀衆聽了三段AI爲《牡丹亭》“則爲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是答兒閒尋遍。在幽閨自憐。”所譜的曲子。有悠揚的古風,有勁爆的搖滾,還有適合在夜店播放的風格。“這來自於我某一天的突發奇想,當時就是想試一試AI到底有多強大。結果令人歎爲觀止,每一段音樂甚至只用了30秒!”

張軍感嘆AI的強大,同時也慶幸AI還沒有學會崑曲的板眼和腔調,自信還可以和機器人拼一下。但作爲一個充滿好奇心的崑曲傳承者,他也很想知道,如果讓機器人把崑曲的那些經典劇目都學一遍,會發生什麼?“也許經過不斷地學習之後,機器人也可以按照傳統崑曲的方式,唱出這段文字。”

從“未來已來”的AI再回到有600年曆史的崑曲。在接下來的講演中,張軍爲觀衆詳解崑曲的曲牌、伴奏特點、唱詞的意義。崑曲的歷史與奧妙在他的娓娓道來中,如同一幅徐徐展開的畫卷,美輪美奐,引人入勝。

在長笛和古琴的伴奏下,張軍現場表演了《玉簪記·琴挑·懶畫眉》,搭配多媒體投屏所呈現的青花、水墨、山水、青松、亭臺樓榭等國風元素,讓作爲百戲之祖的古老崑曲魅力盡顯。一曲唱畢,全場爆發出熱烈掌聲。

作爲一名致力於崑曲推廣的藝術家,張軍不僅注重傳統技藝的精益求精,也勇於探索現代化的演繹方式,使崑曲在新時代背景下繼續綻放光彩。

從演繹實景園林版《牡丹亭》、原創新劇《春江花月夜》,到一人分飾四角的《我,哈姆雷特》、“水磨新調”新崑曲萬人演唱會,再到剛剛在臺灣結束巡演的京昆新歌劇《凱撒》,張軍在創新突破的路上做出了諸多探索。他甚至在阿姆斯特丹的舞臺上,用崑曲的方式念英文,“to be or not to be, that's a question! ”驚豔一衆國外觀衆。而當他在講演現場將這一段表演重現時,同樣讓現場觀衆驚喜不已。

“我原本在圖書館自習,被張軍老師的唸白所吸引,進來看了就捨不得離開了。”剛剛高中畢業的王同學告訴記者,看了張軍老師的演講,才知道原來崑曲可以如此美妙而富有魅力!“對於我們這些‘Z世代’的人來說,可能不大會主動走進劇院去欣賞一場崑曲傳統劇目,但是對於跨界的、創新的,或許會願意去感受。”

“作爲一名藝術工作者,除了在舞臺上要更好地呈現藝術作品,也應該回到滋養我們的觀衆當中。”張軍表示,此次講演是自己近400場藝術普及講座中的一場。從上世紀末開始,崑曲就開啓了進社區、進高校之路,經過20多年的堅持,這個最古老的藝術如今擁有了最年輕的觀衆羣體。“我們昆三班這代傳人用自己的藝術生命證明,只要我們願意踏實地一場一場地去付出,觀衆就會給予我們最好的回報。就像今天一樣,讓一次美好的邂逅成爲一次美好的新開始。”

據瞭解,“名家藝術季”自2015年起推出,至今已舉辦了近70場名家講演活動。一系列精品藝術講演被送進園區、樓宇、大院大所,讓民衆接近高雅藝術,深切感受高雅藝術,在提高自我藝術修養的同時,也爲高雅藝術的普及打下基礎。2024年的“名家藝術季”迄今已舉辦了5場,接下來還有5場精彩活動在等着大家,包括《史姐姐的京劇課》《舞者背後的故事》等。

來源:上海徐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