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時代洪流的朗格

表迷網消息:德國精密製表品牌朗格來自薩克森州——傳統工藝和精密科學的傳承之地。自1845年在薩克森州的格拉蘇蒂鎮這片土地上紮根成長,從首家懷錶工坊的建立,至1873年搬入Stammhaus大樓(如今的朗格總部大樓),而後歷經幾十年的斷層,在1994年成功復興後於2000年重獲總部大樓的所有權並將其轉變成現代化的行政與精密製表的生產場所,2015年全新錶廠正式啓用。每一枚別具一格的朗格腕錶,是秉承品牌逾176年的製表傳統,是薩克森錶廠經過層層繁複的工序和時間沉澱悉心打造,是整個朗格團隊同心協力共同付出的成果。

朗格錶廠的發展之路

1845年12月7日,品牌創始人費爾迪南多·阿道夫·朗格(Ferdinand Adolph Lange)在格拉蘇蒂鎮建立首家懷錶工坊,爲這個偏遠地區帶來新的機遇,不僅促進當地經濟發展,亦爲薩克森精密製表業的發展奠定基石。阿道夫·朗格聘請了15名學徒並訓練其成爲製表師,其傳承精神也爲日後朗格開展的學徒計劃埋下種子。自1868年,朗格公司在阿道夫·朗格兒子們理查·朗格(Richard Lange)和艾米·朗格(Emil Lange)的接管下,日益發展,進一步擴大規模。1873年,朗格總部大樓(Stammhaus)在原懷錶工坊附近落成(如今是以創始人名字命名的Ferdinand-Adolph-Lange廣場1號),將其作爲生產大樓、公司總部和家族居所。日後增設附屬建築,擴建生產區,設立基於電波信號的標準時間信號站、引入電力,更新現代化設備如自動鑽牀、自動車窗、擺輪螺絲機、紅寶石分揀機等。爲大樓打造的9米高擺鐘是其建築一大特色,設有精準至3秒的鐘擺,通過擺軸穿過三層樓層。

1990年代初的朗格錶廠(左);2000年前格拉蘇蒂鎮長與瓦爾特·朗格進行鑰匙交接儀式(右)

2000年代朗格總部大樓(左);2003年朗格科技與研發中心(右)

朗格的百年偉績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戛然而止,公司被政府徵用。直至1990年,創始人的曾孫瓦爾特·朗格(Walter Lange)與君特·布呂萊恩(Günter Blümlein)復興朗格,重新註冊朗格鐘錶有限公司(Lange Uhren GmbH),1994年發佈的新時代腕錶帶領朗格重返表壇,續寫輝煌,並於2000年成功從格拉蘇蒂鎮收購回了公司總部。經翻修後,總部大樓成爲現代化的行政和生產場所,再次用於精密製表。就在費爾迪南多·阿道夫·朗格創立首家制表工坊的156年後,全面翻新的總部大樓於2001年12月7日舉辦落成儀式。2003年朗格科技與研發中心開幕,進行研發與生產擺輪遊絲。

2015年朗格全新錶廠和製表工作室

隨着品牌的持續發展,朗格建造全新錶廠以實現未來新願景,經過三年的建設,於2015年正式啓用。全新錶廠佔地5,400平方米,全面引入環保概念,通過地熱取暖和生態電力來驅動熱泵,爲大樓提供碳中和能源,以減低對氣候影響。這一棟現代化、高效節能且環境優美的建築爲朗格員工提供更加理想的工作環境,完善的生產流程進一步提升產品的品質。

精細的製表工序塑造精密腕錶作品

每一枚朗格腕錶的非同凡響來自朗格錶廠背後歷經數日的默默深耕,從產品設計、測試、部件製作、修飾及雕刻、二次組裝,最後經由質檢通過才能面向市場。這其中的每一道繁複的製表工序,正是朗格精益求精的體現。

朗格產品設計師和機芯工程師合作進行腕錶設計

產品設計:設計在朗格腕錶的研發過程中至關重要,從一個靈感的啓發,而後交由產品設計師和機芯工程師密切合作,發揮其專長,共同打造出優秀的外觀設計與內部機芯結構相得益彰的腕錶。外觀設計是品牌辨識度的體現,從錶殼形狀、材質組合,以及錶盤上各個顯示功能的佈局均通過設計師遵循朗格獨有的美學法則而設計;而機芯則是腕錶的靈魂,工程師們不斷尋找機械解決方案,尤其是那些創新的複雜功能,對工程師而言更是一項集結智慧與時間的挑戰。

朗格爲DATOGRAPH大日曆計時萬年曆腕錶進行壓力測試,爲SAXONIA薩克森腕錶進行切換測試

測試實驗室:根據設計圖,製作機芯的原尺寸運作模型,通過精密地分析輪件齧合的高度及深度、自動機芯的上鍊動作、日期調校鈕的耐久性等,再經過壓力測試(包括撞擊測試和墜落測試)及切換測試(用於腕錶壽命分析,包括運作期間的加速或立即摯停的部件與慣性有關的超調和抗候性能),確保功能的完整性、運作正常,一部分的原型腕錶需放置一段時間觀測表現。

在精密儀器的輔助下製作各項微小部件

部件製作:在先進的電腦控制機器的輔助之下,通過各種用以銑削、鑽孔、雕刻的工具,以及先進的電火花線切割加工機牀,製造各種極微細小的部件如棘爪、制輪爪、槓桿及夾板等,亦根據不同機芯定製不同尺寸的擺輪遊絲。金屬經銑削和鑽孔後會產生鋒利的邊緣,因此負責去刺的員工會以人手把所有邊緣及開孔削邊。在這個程序,沒有任何機器能夠比得上朗格製表大師的巧手。

每個微小部件需經由朗格工匠手工進行精細修飾與雕刻

修飾及雕刻工藝:朗格常見的九種修飾工藝:削邊、平面拋光、黑色平面拋光、啞色周圈處理、直紋、太陽紋、圓紋、鱗紋和格拉蘇蒂菱紋。朗格三種主要雕刻工藝:凹刻、浮雕和抖雕(Tremblage)。凹刻常用於擺輪夾板上的花卉雕刻圖案,浮雕和抖雕用於特別款腕錶的裝飾,例如“HANDWERKSKUNST”這一特殊系列、爲Concorso d'Eleganza Villa d'Este古董車展優勝者製作的Concorso特別款,以及週年紀念款腕錶。

每枚朗格腕錶需經過二次組裝

二次組裝:機芯的二次組裝是朗格很重要的工序之一,也是朗格的特色。首次組裝將機芯的數百枚部件整合至一起,確保各機械運行流暢,再將其拆解和清洗,進行修飾、雕刻和拋光等工藝整飾,確保機芯能於藍寶石水晶玻璃底蓋下完美展現,再進行第二次組裝和調校,之後將組裝好的機芯安置入錶殼中,安裝錶盤和指針。

朗格腕錶經過最後一道質檢工序方能出廠

質檢:朗格腕錶製作的最後一道工序,需通過爲期4至6周的測試程序和嚴謹檢查,確保所有功能正常運作以及外觀完美無瑕,便能出廠。

朗格致力培育新鮮血液 築未來之橋

朗格學徒計劃爲薩克森製表業注入新血,培養人才

美學與精準度兼具的朗格腕錶的誕生是出自每一位製表工匠的專業能力和心血,而朗格也致力於將這份專業能力傳授於下一代。從費爾迪南多·阿道夫·朗格創立朗格之時,便開啓了這一良好傳統。而帶領朗格迴歸表壇的瓦爾特·朗格亦繼承了祖輩的責任,於1997年重啓學徒計劃,爲學員提供爲期三年的培訓課程,不僅在於製表專業知識和工藝技能的傳授,更是對年輕一代的高品質教育支持。至今學徒計劃已走過25年,有244名學徒完成了培訓計劃,其中包括228名製表師,其他還有工具技師、切削技師和行政人員。朗格不僅爲後輩提供教育和職業的選擇,也爲製表行業培育精英,爲薩克森製表業不斷注入新血。在朗格致力追求非凡標準的路上,始終秉承創始人的優良傳統與美好品德,亦正是其持續發展至今並且能享譽全球的原因所在。